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建立测定脂质体的粒度及其分布方法。方法 采用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通过改变测量过程中的遮光度、泵速、循环时间、超声强度及分散介质等参数,比较不同测量参数下对粒径的影响。结果 测量条件的变化会对产品粒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测量时应当合理地选择测量参数。本产品在测量过程中的遮光度不能高于30%,适宜的泵速范围是1000~2000r/min,测试样品的循环时间为30s,选用纯化水作为分散介质,不需要使用超声进行分散。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脂质体的粒度测定。

  • 标签: 布比卡因脂质体 激光粒度仪 粒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罗哌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麻醉,观察组给予罗哌麻醉,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效果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与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均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罗哌可靠性更强,运动恢复时间更快,更有助于产妇运动功能恢复。

  • 标签: 罗哌卡因 剖宫产 腰麻 布比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0.5%重比重罗哌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效果的异同点。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4月进行剖宫产手术产妇6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两组均为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注入麻药为0.5%重比重液罗哌2ml,对照组注入0.5%重比重液2.0ml。研究分析两组病例在注射完麻醉药后麻醉效果的异同点。结果 两组病例在给药后5min(T1)、15min(T2)时间点上的HR、MAP存在差异(P

  • 标签: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剖宫产术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等浓度剂量罗哌对蛛网膜下腔麻醉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将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前来我院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共计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布、罗哌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9.2-2020.9期间选出94例剖宫产产妇,均使用腰-硬联合麻醉。采取奇偶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参照组,观察组选择罗哌药物,而参照组选择药物。然后对比两组剖宫产产妇麻醉效果。结果 麻醉后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高于参照组,且观察组产妇运动、感觉等阻滞维持时间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布、罗哌等药物均能起到明显的麻醉效果,但罗哌药物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且运动与感觉等阻滞维持时间比较短,有利于产妇的身体康复。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羟萘酸用于大鼠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300~4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8),双羟萘酸辅料组(VE组)、盐酸组(BH组)、脂质体组(BL组)、低浓度双羟萘酸组(HL组)、中浓度双羟萘酸组(HM组)和高浓度双羟萘酸组(HH组),于左侧坐骨神经处分别注射双羟萘酸辅料0.4 ml,盐酸溶液0.4 ml,脂质体混悬液0.4 ml,1、3和10 mg/ml双羟萘酸混悬液各0.4 ml。分别于给药前1 d(T0)和给药后0.5、1.5、3、5、8、12、16、24、48 h(T1~9)时测定热缩足潜伏期,计算热缩足潜伏期的最大效应百分(MPE),同时行运动功能评分,以评价感觉神经阻滞和运动神经阻滞效果。于给药后2和7 d(T9,10)时,每组分别处死5和3只大鼠,取注射部位坐骨神经及周围肌肉组织,行Luxol fast blue染色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并行神经损伤评分和炎症反应评分,以评价神经毒性作用。结果与VE组比较,HL组T1~4时、HM组T1~8时、HH组T1~8时MPE升高,HL组T1~4时、HM组T1~5时、HH组T1~7时运动功能评分降低(P<0.05),HL组、HM组、HH组各时点坐骨神经及其周围肌肉的炎症反应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H组比较,HM组T3~8时MPE升高,T3~5时运动功能评分降低,T9时神经周围肌肉炎症反应评分降低(P<0.05);与BL组比较,HM组T3~7时MPE升高,T4,5时运动功能评分降低,T9时坐骨神经及其周围肌肉的炎症反应评分降低(P<0.05)。6组神经损伤评分均为0分。结论双羟萘酸可对大鼠坐骨神经产生阻滞作用,浓度越高阻滞时间越长,且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不长于感觉神经阻滞时间;与等浓度等容量盐酸和脂质体相比,双羟萘酸坐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更长,且神经毒性作用更小。

  • 标签: 布比卡因 坐骨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运用罗哌的麻醉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1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比重腰麻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手术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麻醉方案。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5min时的HR、MAP无明显差异(P>0.05),且麻醉前与麻醉后5min相比,两组患者HR均有所提高,MAP均有所下降,组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麻醉后10min,观察组患者HR水平稳定,MAP水平下降,而对照组患者HR、MAP水平均有所提高,组间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手术中,轻比重腰麻的麻醉效果要优于重比重,且对患者心率和血压没有显著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布比卡因 腰麻 老年下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剂量芬太尼复合等比重腰麻对肛肠手术患者术后排尿时间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均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9年03月--2019年09月间,在腰麻下行肛肠类短小手术的患者,运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四组,B组:15mg+脑脊液=3ml;BF1组:15mg+芬太尼12.5μg+脑脊液=3ml;BF2组:15mg+芬太尼25μg+脑脊液=3ml;BF3组:15mg+芬太尼50μg+脑脊液=3ml。并对四组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的芬太尼复合,对比患者各平面感觉阻滞消退时间及术毕超声下膀胱残余尿量及术后第一次排尿时间。结果 B组的各平面感觉阻滞消退时间及术后第一次排尿时间明显低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芬太尼 布比卡因 术后排尿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注药速度0.5%罗哌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9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通过掷骰子方法分为甲组、乙组与丙组,每组31例。三组患者均接受0.5%罗哌腰硬联合麻醉,甲组、乙组、丙组分别于10、15、20s内完成注药。对比三组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乙组麻醉优良率略高于甲组和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与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3%、6.45%,均低于甲组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罗哌腰硬联合麻醉时,注药速度为15s与20s的麻醉效果更加理想,安全性更高,因此注药速度应调整为15~20s。

  • 标签: 注药速度 0.5%罗哌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盐酸奥凝胶在手术室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时效性。方法:选择了2020年1月至4月在某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为了保证本次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将实验组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A组、实验B组和实验C组,每组患者30人分别在静脉穿刺留置针的30分钟、45分钟和60分钟之前对患者手背处涂抹了大小为2.5cm2,厚度为1mm的盐酸奥凝胶,而对照组则不作任何处理,对比患者视觉模拟疼痛分法进行评分。结果:实验A组、实验B组和实验C组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则都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奥凝胶在手术室静脉穿刺中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满意度,其中在实验组中以B组和C组的效果较为明显,由此可见盐酸奥凝胶在手术室应用中需要提前45分钟涂抹。

  • 标签: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 手术室 静脉穿刺 留置针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超声引导0.5%罗哌股神经阻滞时,按股神经横截面积用药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择拟行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髌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BMI 20~30 kg/m2,年龄18~64岁,性别不限。超声引导下定位股神经,测量股神经横截面积,根据面积注射0.5%罗哌,采用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起始剂量为0.22 ml/mm2,相邻剂量差值0.02 ml/mm2。阻滞有效标准:神经阻滞30 min内膝关节前面皮肤、小腿内侧面和足背内侧缘皮肤均无痛觉和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法为1~3级。若以上神经分布区有1处存在痛觉即认为神经阻滞无效。出现7个有效和无效交替波终止研究。采用Probit法计算ED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27例患者纳入研究,股神经横截面积(75±5) mm2。超声引导下0.5%罗哌股神经阻滞ED50为0.106 ml/mm2,95%可信区间为0.069~0.125 ml/mm2。结论超声引导0.5%罗哌股神经阻滞时,按股神经横截面积用药的ED50为0.106 ml/mm2。

  • 标签: 酰胺类 股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剂量效应关系,药物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痔疮手术后患者将面临巨大痛楚,而最有效的缓解方式便是使用纳啡复合罗哌,本次实验将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择近些年我院收治的重度痔疮手术患者参与实验,共计99例,按照AsA分级标准将其划为A、B、C三组,每组人数都为33例。在手术结束后需通过行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方式,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A组使用的药物包括:罗哌、舒芬太尼;B组为罗哌加纳啡;C组药剂与B组相同,但纳啡用量不同。需注意,药物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标准,以免出现意外状况。另外,应对三组患者术后2天内不同时段首次排便的VAS评分进行记录,同时仔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通过了解发现,B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VAS评分都明显高于其余两组,而A、B两组患者首次排便的VAS评分更具优势,相较之下,A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最高。结论:在减轻痔疮患者术后疼痛方面,一定量纳啡复合罗哌的效果往往最好。

  • 标签: 痔疮 纳布啡 术后镇痛
  • 作者: 张金鹏 陈光洪(通讯作者) 罗来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创建时间:2021-04-01
  • 出处:《航空军医》 2021年第02期
  • 机构:复发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都是扁桃体切除术的适应症。术中咽部刺激性较强, 手术时间短,术后患儿的咽痛导致烦躁不会因咽痛而产生躁动、喉痉挛等不良反应,这些都是围术期潜在的手术危险[1]。因此术前麻醉效果对于手术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过往接收的共 60 例接受扁桃体切除术患儿作为研究样本,探析对上述患儿施以舒芬太尼对其早期疼痛的缓解作用以及实际用药的安全性。探究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施以盐酸奥布卡因凝胶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分析。研究内容归纳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 60 例在本院接受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均为我院于 2018 年 08 月至2019 年 08 月接收,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 30 例。观察组 30 例中男孩 18 例,女 12 例,年龄都介于 3-9 岁之间,平均(6.1±1.4)岁;对照组 30 例中男 19 例,女 11 例,年龄都介于 3-10 岁之间,平均(6.3±3.5)岁。组间相关基线资料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术前患儿不服用药物,持续心电图监测。对照组患儿给予静脉注射芬太尼0.5ug/kg,维库溴铵 0.1mg/kg 和丙泊酚 1.5mg/kg。观察组用 0.3%盐酸奥布卡因凝胶 2mL 施行局部麻醉,插入涂有奥布卡因凝胶的气管导管[2]。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病人术后检各体征指标状况和不良反应。体征指标包括手术用时、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术后 MAP、HR 以及 SpO2 等;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躁动和喉痉挛等[3]。 1.4 统计学方法分析 实验测验数据经整理后均在 SPSS22.0 中依次录入并展开统计处理,组间计量资料术后体征指标采用(x±S)表示,施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 表示,施以卡方检验,P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罗哌复合托啡诺麻醉的使用成效,探讨剖宫产患者的最佳麻醉方式。方法 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产科接受的剖宫产90名孕妇。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9.3±6.5)岁。随机分为研究组、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罗哌复合托啡诺腰麻,研究组采用罗哌复合托啡诺腰硬联合麻醉,对比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11.1%;参照组不良反应率为42.2%;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参照组,P<0.05。由此可见,研究组用药安全性更好。参照组,用药剂量153.1±85.1mg,麻醉起效时间73.1±32.3s,阻滞完全时间5.8±1.4min。研究组,用药剂量160.6±70.4mg,麻醉起效时间81.3.1±39.3s,阻滞完全时间6.9±2.1min。两组比较各项数据无显著差异,t=0.14,0.35,0.22,P>0.05。结论 罗哌复合托啡诺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相比于罗哌复合托啡诺腰麻具有同等的麻醉效果,但是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推荐临床使用。

  • 标签: 罗哌卡因 布托啡诺 麻醉 手术 中枢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地奈德与利多联合应用对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论述并研究上肢手术中罗哌与利多联合应用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接受上肢手术治疗的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3组行不同麻醉方案,A组27例使用利多麻醉,B组27例使用罗哌麻醉,C组27例使用利多联合罗哌麻醉,比较3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3组麻醉起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手术术中应用罗哌联合利多麻醉,麻醉维持时间更长,麻醉效果更理想,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上肢手术 罗哌卡因 利多卡因 临床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混合右美托咪定时0.5%罗哌用于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按股神经横截面积用药的ED50 。方法选择行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髌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BMI 20~30 kg/m2,年龄18~64岁,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罗哌组(DR组)和罗哌组(R组)。DR组注射0.5%罗哌+右美托咪定0.5 μg/kg,R组注射0.5%罗哌。超声引导下定位股神经,测量股神经横截面积,根据股神经横截面积注入0.5%罗哌,采用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起始剂量为0.22 ml/mm2,相邻剂量差值为0.02 ml/mm2。阻滞有效标准:神经阻滞30 min内膝关节前侧皮肤、小腿内侧面和足背内侧缘皮肤均无痛觉和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法为1~3期。若以上神经分布区有1处存在痛觉即认为神经阻滞无效。出现7个有效和无效交替波终止研究。采用Probit法计算ED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R组27例患者纳入研究,0.5%罗哌股神经阻滞ED50为0.106 ml/mm2,95%CI为0.069~0.125 ml/mm2。DR组23例患者纳入研究,0.5%罗哌股神经阻滞ED50为0.038 ml/mm2,95%CI为0.011~0.059 ml/mm2。与R组比较,DR组0.5%罗哌股神经阻滞ED50降低(P<0.05)。结论混合右美托咪定0.5 μg/kg时,0.5%罗哌用于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的按股神经横截面积用药ED50为0.038 ml/mm2。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酰胺类 神经传导阻滞 剂量效应关系,药物 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