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差异性重成形术对裂不对称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这段期间内,选择来我院进行裂不对称脸治疗的21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裂不对称患者,其手术前将患者分成三种类型(1)上皮肤松弛下垂量不等7例;(2)裂宽度不等8例;(3)上皮肤松弛垂量不等并裂宽度不相等6例。以患者双眼睑部特点为基础,应用差异性重成形术方式对患者不对称患者进行矫正。结果三种裂不对称类型患者术后复发率较低,闭合率较高,无明显差异(P>0.05),这说明差异性重成形术治疗患者复发率低,患者闭合效果良好。术后6、12个月后患者双眼睑裂宽度与术前比较具有较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裂不对称患者应用差异性重成形术治疗,其有助于缩小患者部差异性,减少患者复发率,提升闭合率。因此,差异性重成形术适合在裂不对称中借鉴与推广应用。

  • 标签: 差异性重睑成形术 对睑裂不对称单睑 临床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作者设计的重切口延长并横"V"成形术治疗"伴内眦赘皮"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对310例(620眼)合并内眦赘皮采用作者设计的重切口延长并横"V"成形术矫治。随访3个月~2年,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术后内眦赘皮有效矫正,重形态美观自然,无明显瘢痕形成,患者满意。结论作者设计的重切口延长并横"V"成形术治疗伴内眦赘皮,方法简便,手术效果好。

  • 标签: 单睑 内眦赘皮 切口 重睑 V形,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提肌前徙在修复重术后宽重伴上下垂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及长沙美莱医疗美容医院的重术后宽重伴上下垂患者,在矫正宽重手术中,解剖复位各组织结构,并应用上提肌前徙矫正宽重患者的上下垂畸形。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分别让医生、患者和第三方对比术前和术后6个月以上照片,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三方都满意为显著有效,两方满意为有效,一方满意为一般,都不满意为差。结果共纳入98例患者,女性95例,男性3例;年龄18~49岁,平均24.5岁。双侧宽重同时矫正68例,侧宽重矫正30例,共行166侧上眼睑手术,其中轻度上下垂102侧,中度上下垂64侧。术后效果评价:显著有效90例,有效5例,一般3例,无效果差患者,疗效满意度为96.9%(95/98)。结论在宽重修复手术中,上提肌前徙是宽重修复中的重要步骤,可以有效矫正宽重患者的上下垂畸形。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宽重睑 上睑下垂 上睑提肌前徙
  • 简介:背景上退缩是指上上提超过正常的覆盖角膜上缘1~2mm的位置,多见于上下垂的过度矫止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以往多采用提上肌-Muller肌延长术进行矫正,但存在难操控性及矫正不全。采用板前组织形成隔离瓣来延长提肌、矫正回缩的创新方法,矫正更加精密彻底。

  • 标签: 矫正术后 上睑退缩 上睑下垂 上睑提肌 延长法 甲状腺功能亢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双侧伴内眦赘皮患者经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重成形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5月本院64双侧伴内眦赘皮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倒L成形法分别联合重成形术与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重成形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眼裂角、眼裂长度、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干预后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给予双侧伴内眦赘皮患者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术结合重建成形术可改善患者眼裂状况,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采纳。

  • 标签: 重睑成形术 双侧单睑伴内眦赘皮 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术致重过宽的修复要点与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佛山市顺德贝尔美美容医院美容外科对28例女性患者(年龄27~48岁,平均35岁)不满意重术后过宽的重宽度进行测量,宽度6.5~12.0 mm,平均8.59 mm。单纯性重过宽的修复方法主要是粘连松解,降低宽度。复杂性重过宽的修复方法包块粘连松解降低宽度,同时行脂肪移植填充或眶隔脂肪转移或上提肌缩短或上提肌腱膜前徙固定术或上退缩矫正术等。结果28例重过宽修复后,重宽度明显变窄,重自然度、对称性、上凹陷、角膜暴露率明显改善。26例效果满意,1例皮肤薄、弹性差、效果欠佳;1例自觉重偏窄,要求调宽。结论明确重过宽临床特征对确定手术方案、手术项目、术前与患者沟通以及咨询有参考意义。

  • 标签: 修复外科手术 重睑术 重睑过宽 重睑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单切口扇形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的中重度上下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切口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的中重度上下垂191例(223眼)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29例,女62例,年龄3~15岁。术后6个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术前弱视49眼,术后11眼弱视治愈。201眼(90.13%)效果良好,8眼(3.59%)过矫,14眼(6.28%)欠矫。上内翻6眼,结膜脱垂者3眼,暴露性角膜炎12眼,眉眶部血肿4眼。结论切口扇形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的中重度上下垂效果良好。

  • 标签: 悬吊术,额肌瓣,扇形,单切口 上睑下垂,先天性,中重度,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下内翻手术对板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与我院门诊就诊的老年性下内翻患者,共计40例48眼,行下眼睑皮肤轮匝肌瓣切除术矫正,观察记录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板腺脂质分泌情况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功能测定(Schirmer试验)、眼表症状及体征评分。结果:术后一周与术前相比BU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观察指标未见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为P>0.05) 。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板腺脂质分泌情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功能测定、眼表症状及体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下内翻矫正术后,板腺酯情况术后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术后1个月眼部症状会明显缓解。

  • 标签: 老年性下睑内翻 眼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术 睑酯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合并内眦赘皮患者采用

  • 标签:
  • 作者: 杜岩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4-08
  • 出处:《家庭心里医生》2014年 第10卷 第8期
  • 机构: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164300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缘切口重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推广价值。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 70例行重成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5例。对照组行常规切开法重成形术,观察组行缘切口重成形术,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患者非常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非常满意率为 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2.9%,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缘切口重成形术的切痕更隐蔽,重持久、可靠、牢固,适应范围广,美容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睑缘切口 美容 重睑成形术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缘切口内固定重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美容整形门诊行双侧缘内切口重成形术患者47例,男5例,女42例,年龄17~32(25±4)岁。于缘上1~2 mm处切开皮肤,向上剥离并去除重线下眼轮匝肌、疏松组织、眶隔脂肪等,在重线上做真皮与板内固定缝合,并无张力间断缝合切缘皮肤。结果47例患者手术均达到一期愈合,术后上肿胀轻微,重弧度自然流畅,术后未出现感染、血肿、上下垂等并发症,且切口线未见明显瘢痕增生,重高度左右对称,患者较满意。结论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瘢痕不明显、重形态自然、美观等优点,可作为重成形术的补充术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重睑成形术 睑缘切口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提上肌缩短治疗重症上下垂。方法37例43眼均为先天性重症上下垂,行改良式提上肌缩短术,术后随访2月-2年3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43眼均上闭合自如,上缘可达正常位置,术后可获双重。结论改良式提上肌缩短术治疗重症上下垂疗效良好。

  • 标签: 提上睑肌 治疗 上睑下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板腺按摩在板腺阻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因板腺阻塞性干眼症于我院就诊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则联合板腺按摩,4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泪液分泌量大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则更长,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差异显著(P<0.05)。结论板腺按摩在板腺阻塞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睑板腺阻塞 睑板腺按摩 泪液分泌量 泪膜破裂时间
  • 简介:摘 要  以上筋膜组织的解剖结构为基础, 研究上筋膜组织在重成形术中的意义,。部分上松垂的筋膜组织是阻碍形成人为的重皱襞的关键因素, 切除部分上筋膜组织尤为必要。以此做法, 自2010至2018年, 共行重成形术803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重睑成形术  上睑筋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脱细胞牛心包补片联合板缩短术治疗下麻痹性外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下麻痹性外翻手术30例(30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脱细胞牛心包补片的内侧于内眦韧带和缘内侧进行固定,补片的外侧于缘外侧进行固定,并且均联合应用板缩短术。随访6~24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术后存在2 mm或以上裂闭合不全者4例(13.33%)。巩膜暴露程度术前为(3.12±1.23)mm,术后减少至(-0.05±0.74)mm(t=13.54,P=0.001);裂闭合不全术前为(6.18±1.86)mm,术后减少至(1.96±2.16)mm(t=11.68,P=0.002)。结论脱细胞牛心包补片联合板缩短术治疗下麻痹性外翻安全有效。

  • 标签: 睑外翻,麻痹性,下睑 缩短术,睑板 补片,心包,牛,脱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三点式重与传统重治疗上皮肤松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上皮肤松弛患者共74例,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入院给予传统重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三点式重术治疗,对比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对比中,观察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期愈合率(100%)及并发症发生率(0%)虽较高于对照组(91.9%/8.1%),但二者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100.0%)高于对照组(78.4%),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行上皮肤松弛治疗时采用改良三点式重术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上皮肤松弛,减少并发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三点式重睑 传统重睑 上睑皮肤松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动感重术与传统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98例行重术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传统组和动感组,每组49例。传统组给予传统重术,动感组给予动感重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动感组治疗有效率为95.92%,高于传统组的81.63%;动感组满意率为93.88%,高于传统组的77.5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动感重术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率,使术后重的线条更加完美与自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动感重睑术 传统重睑术 临床效果 比较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