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考虑预应力混凝土梁产生裂纹的因素,结合湖北省谷竹高速公路土建第五合同段高速公路土T梁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梁产生裂纹的原因与防治。

  • 标签: 混凝土 裂纹 原材料 质量控制 施工工艺
  • 简介:本文作者依据自己在公路桥梁建设中施工及监理经验对预应力混凝土施加应力前产生裂缝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简单的阐述,梁体表面的混凝土要进行水泥的水化和硬化反应,  (四)施工工艺   1、混凝土在拌和过程中有不均匀现象

  • 标签: 产生裂缝 分析处理 前产生
  • 简介:摘要铁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其重要性也越来越高,甚至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几年来,我国铁路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各等级铁路工程也因此不断地开工建设,其中时速160km/h等级的铁路的桥梁设计多采用T型梁。T梁的预制与架设质量,与铁路桥梁使用年限及后期养护息息相关,所以在铁路工程中一定要做好T梁的预制与架设工作。本文就铁路工程中T梁的预制与架设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介绍了T梁施工的相关准备工作,随后对T梁预制、架设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后张法T梁 预制 架设 施工工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周血结核杆菌细胞斑点试验(-SPOT.TB)对菌阴肺结核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研究对象分为四组菌阴肺结核组53例,菌阳肺结核组56例,肺部其他疾病组64例,健康对照组有42例。对所有入选者进行-SPOT.TB、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及结核抗体(TB-Ab)检测,比较其检出阳性率及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菌阴肺结核组与菌阳肺结核组的-SPOT.TB阳性率分别为906%、9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T.TB、TST、TB-Ab在菌阴肺结核组阳性率为906%、453%、547%,在菌阳肺结核组阳性率为911%、571%、536%,各指标在组内差距明显(P<001)。-SPOTTB、TST、TB-Ab在肺结核患者中灵敏度为908%、514%、541%,-SPOTTB灵敏度明显高于另两种方法(P<005)。-SPOTTB、TST在非结核人群(肺部其他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特异度分别为877%、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TTB在非结核人群(877%)特异度小于TST(8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SPOTTB试验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鉴别诊断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以指导帮助临床实践。

  • 标签: 菌阴肺结核 T-SPOTTB试验 TST TB-Ab 诊断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050-02
  • 作者: 滕达1王婷2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4-10-20
  • 出处:《医药界》 2014年第10期
  • 机构:滕达1王婷2(1.江苏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221116)(2.徐州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0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癌3.0磁共振DWI超高b值的运用价值并与Gleason评分对比分析。方法常规采用3.0磁共振采用b值为800,1500,3000s/mm2检查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筛选28例前列腺癌确诊患者,通过不同b值下对比度的对比,作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将超高b值扩散加权ADC值与临床Gleason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b=800,1500,3000s/mm2对应的对比度相应增加,通过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F=14.842,P=0.000,P<0.05),各组对比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在b=3000时,所测得癌区的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线性负相关(r=-0.871,P=0.000,P<0.05)结论在DWI多b值扫描中,超高b值可以获得更高的对比度,对微小病灶有明显的优势,ADC值可以用来预测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

  • 标签: 前列腺癌超高b值对比度ADC值Gleason评分
  • 简介:【摘要】  总结1例CAR-T 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淋巴瘤继发细胞因子风暴的护理。护理方法包括:分析护理难点,移植前根据CRS、TLS及移植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制定《重点病情观察表》及《每日护理观察表》;CRS管理。经有效地应对措施,患者于10月24日出百级层流病房。

  • 标签:  CAR-T细胞  细胞因子风暴   淋巴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祁阳县2014-2018年新发现HIV/AIDS首次CD4+淋巴细胞检测情况,为完善HIV/AIDS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系统收集祁阳县2014-2018年新发现HIV/AIDS首次CD4+淋巴细胞检检测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近5年新发现HIV/AIDS595例,检测528例,检测率88.74%,5年CD4+淋巴细胞检测平均值为(305.12±111.17个/ul),区间分布以200—350个/ul最多35.61%,其次是50-200个/ul35.23%,其他依次是350—500个/ul14.01%,500个/ul以上12.50%,50个/ul以下2.65%。结论祁阳县近5年新发现HIV/AIDSCD4+淋巴细胞受损严重,应加大HIV/AIDS早期发现力度。

  • 标签: HIV/AIDS CD4+T淋巴细胞 早期发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伏波交替作为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心脏猝死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伴室性心律失常80例患者,按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疾病的常规治疗、护理和检查,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和检查的基础上加用微伏波交替监测技术观察患者病情并根据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的有18例占45%,对照组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的有26例占65%;观察组从发现心脏猝死到抢救平均用时2.1±0.4分钟,对照组从发现心脏猝死到抢救平均用时4.2±0.6分钟,观察组用时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伏波交替作为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心脏猝死预测的具有显著价值,可以有效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的发生,同时可以缩短心脏猝死发生到抢救的时间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微伏T波交替 缺血性心脏病 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猝死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行嵌合抗原受体 T细胞( CAR-T)免疫治疗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护理要点。 方法 选取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月我院接诊的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 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嵌合抗原受体( CAR-T)治疗,根据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针对性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 6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評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 SAS和 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实验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中 12例患者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12例患者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为 40.0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 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嵌合抗原受体 T细胞( CAR-T)免疫治疗后,应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肿瘤溶解综合征和细胞因素释放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该种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 ] 嵌合抗原 受体 T细胞 免疫治疗 难治性 淋巴细胞 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