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标题上的“、粘、沾”三个字,右边都有个“占”字,意思也有某些关联.所以常易用错。如果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可以避免错用。

  • 标签: 小学 语文教学 阅读 《黏·粘·沾》
  • 简介:(nian):是指像糨糊或胶水等具有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个物体上的性质,常作名词性词素。如黏土、黏性(黏性土)、黏米、黏膜、黏液、黏稠、黏度(动力或运动黏度)、滞、黏着(黏着力。黏着系数)、发黏、黏附、黏合(黏合剂)、黏结(黏结力)、黏糊。

  • 标签: “粘” 黏合剂 物体 黏性 黏度 黏结
  • 简介:《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粘”以音别义实行分立,是一件好事。但因为留了一个“粘”字读nián同“”的尾巴,以致语用中两字发生牵混,时下“黏附”等复合词之第一语素作“”即属误用,换为读zhān、作动词用的“粘”字才对。

  • 标签: 语素同一性 汉字同一性
  • 简介:蓝朵朵推荐:唠叨的小少女风是鲨鲨的一向风格,甜蜜任性或者有小脾气,都是每一个女孩该有的情绪。直到她们碰到某一个人,然后,悄悄地、迅速地长大。像我,一直都是一边讨厌你,一边却又很喜欢你。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高度丰富的地区之一,蕴藏着丰富的菌资源.根据作者的研究、复核和考证,作者汇录了目前已知的分属于6目10科33属的云南菌135种10变种,其中27种为云南省首次记录,团孢发网菌(StemonitisuviferaT.Macbr.)为中国新记录种.

  • 标签: 黏菌 云南 新记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82岁,面部、躯干浸润性红斑伴痒1月余来院就诊.组织病理示:真皮毛囊上皮水肿,黏液池形成,毛囊内及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阿新蓝染色(+).免疫组化示:CD3(+)、CD4(+)及UCHL-1(+).诊断为毛囊粘蛋白病向嗜毛囊性蕈样肉芽肿转化.

  • 标签: 毛囊黏蛋白
  • 简介:"与"粘"在使用中容易混淆,是常有的事。根据第5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注解,这2个字是有区别的。这2个字不仅读音不同、字形不同,用法也有差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将"粘"标为动词,

  • 标签: 使用规范 “粘” 词典 汉语
  • 简介:太极枪身长、锋利、使用灵便,取胜之法精微独到,杀伤力大,为其他兵器难以匹敌,故称之为“百兵之王”。太极拳吸收枪技形成太极枪,有的人称之为太极杆,或称粘枪。据传杨露禅(1799—1872)曾传有太极粘十三枪,其中包括四散枪、掷摔枪和缠枪之一路。用十三个宇表示太极杆的技法,也就是“太极杆十三宇诀”:开、合、崩、点、劈、扎、拨、撩、缠、带、滑、截、挑。太极粘十三枪,即“太极十三枪”。据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的记载四散枪、粘四枪、掷摔四枪、缠枪一路。

  • 标签: 太极拳 简介 杀伤力
  • 简介:"与"粘"在使用中容易混淆,是常有的事。根据第5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注解,这2个字是有区别的。这2个字不仅读音不同、字形不同,用法也有差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将"粘"标为动词,

  • 标签: 使用规范 “粘” 词典 汉语
  • 简介:”与“粘”在使用中容易混淆,是常有的事。根据第5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注解,这2个字是有区别的。这2个字不仅渎音不同、字形不同,用法也有差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将“粘”标为动词,

  • 标签: “粘” 使用规范 词典 汉语
  • 简介:"与"粘"在使用中容易混淆,是常有的事。根据第5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注解,这2个字是有区别的。这2个字不仅读音不同、字形不同,用法也有差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将"粘"标为动词,""标为形容词。

  • 标签: 使用规范 “粘” 词典 汉语
  • 简介:<正>一百多年前的大西洋上,有一艘渔船正在捕鱼。船员们撒下了渔网,便开船拖网前进。突然,船开足马力也无法前进了,就像被胶水粘住了一样。船员们大吃一惊,船长立刻下令:"收网,全速前进!"可是,刚才明明是撒开的

  • 标签: 收网 密度跃层 南森 喀拉海 海洋学家 速度比
  • 简介:"与"粘"在使用中容易混淆,是常有的事。根据第5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注解,这2个字是有区别的。这2个字不仅读音不同、字形不同,用法也有差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将"粘"标为动词,

  • 标签: 使用规范 “粘” 词典 汉语
  • 简介:”与“粘”在使用中容易混淆,是常有的事。根据第5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注解,这2个字是有区别的。这2个字不仅读音不同、字形不同,用法也有差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将“粘”标为动词,“”标为形容词。表示动作,用“”的东西使物体连接起来,应选择“粘”,如粘信封、粘连、粘附;像糨糊或胶水等所具有的、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物体上的性质,用“”,如黏附分子,这胶水很,麦芽糖黏在一块儿了。

  • 标签: “粘” 使用规范 黏附分子 物体 麦芽糖 词典
  • 简介:菌的外观类似霉菌,非常微小,种类很多。菌的身份很特殊,它们的分类归属一直是菌物学家争论的话题。它们的生活史中有一个黏黏的“原质团”阶段,因此,才被称为“菌”。

  • 标签: 黏菌 菌物学家 原质团 生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