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黄瓜霉病黄瓜温室大棚栽培中的一种常见病害,由于果实受害后会腐烂,菜农常称之为烂果病、霉烂病。1危害症状黄瓜霉病多从开败的雌花开始侵入,初始在花蒂上产生水浸状病斑,逐渐长出灰褐色霉层,引起花器变软、萎缩和腐烂,并逐步向幼瓜扩展。瓜条病部先发黄,后期产生白霉并逐渐变为淡灰色,导致病瓜生长停止,变软、腐烂和萎缩,最后腐烂脱落。叶片染病,病斑初为水浸状,后变为不规则形的淡褐色病斑,边缘明显,有时病斑长出少量灰褐色霉层。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形成直径15~20mm的大型病斑。茎蔓染病后,茎部腐烂,瓜蔓折断,引起烂秧。

  • 标签: 黄瓜灰霉病 综合防控 设施 西安 温室大棚栽培 常见病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使国民经济能够不断的增高,国家对于粮食的种植和培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小麦作为我国种植面积广、产量大的一种主要粮食,为了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就必须对其生长中的额各类病害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理。赤霉病是小麦生长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害,其具有流行频率高,危害重等特点,非常不利于治理。由于近些年来小麦赤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多菌灵及其复配剂已产生明显抗性,所以我们需要明确哪些药剂可以防治小麦赤霉病。基于此,我们将对不同的药剂进行用药次数和时期、不同施药器械及水量等进行研究,分析对比出这些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从而为小麦生长安全以及提升增产效果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小麦 赤霉病 药剂 防治技术
  • 简介:摘要科技发展促进了我国农业迅速发展,大棚种植是最显著的科技成果。黄瓜可以清热解渴、利水消肿,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是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蔬菜品种。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需要对黄瓜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进行研究,以提高绿色黄瓜的供应量。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大棚黄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情况,以供参阅。

  • 标签: 大棚黄瓜 种植技术 病虫害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免滴灌无土栽培技术是为降低无土栽培的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操作技术难度而设计的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创新技术。此技术突破了无土栽培的发展瓶颈,根据毛细管原理,采用再生棉气流纺纱制作低成本义根连接液层与基质层,作为植物生长的肥水供应通道,免去了常规无土栽培技术中的滴灌系统,解决了常规无土栽培中因滴灌带的出水孔堵塞导致出水不均从而影响肥水均衡供给的问题,使植物生长过程中对肥水按需所取,减少浪费,提高肥水利用率并且降低投资成本。同时,由于供水槽中的水面与栽培基质之间存在空气层,为根系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空气和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促进植物根系的健康生长。由于省去了滴灌系统,免滴灌无土栽培技术打破了从前无土栽培必须使用设施的常规,在没有建温室或大棚的场所,如露地或水面(漂浮),同样可以利用该套技术生产蔬菜。若将此栽培系统小型化,就可以在家庭的阳台、露台以及大楼屋顶上进行蔬菜、花卉的无土栽培,将大大拓展其应用范围。

  • 标签: 免滴灌 无土栽培 基质
  • 简介:一、小麦赤霉病的防控现状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被称为小麦“癌症”,是我国小麦产区常发性重大病害之一。近年来,小麦霉病的发病频率、面积和危害程度有上升趋势,年均减产达到2000多万吨,直接损失达千亿以上。如果防治不当会造成小麦减产,严重的会造成绝收。

  • 标签: 小麦赤霉病 杀菌剂 危害程度 直接损失 常发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研究2016-2018年在我科诊断为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3例临床病例。结果3例ABPA患者表现为咳嗽、咳痰、气急表现,影像学上均有支气管扩张、黏液栓表现,有血嗜酸性粒细胞、血IgE升高,部分患者GM试验、烟曲霉IgG升高,经激素或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临床上对于不伴支气管哮喘的ABPA患者容易误诊、漏诊,同时对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ABPA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 简介:建立了黄瓜中氟啶虫酰胺、丁苯吗啉、氟吡菌酰胺、氟啶虫胺腈、环酰菌胺、氟吡菌胺、唑嘧菌胺、氟吗啉、烯肟菌酯和烯肟菌胺10种农药残留的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采用QuEChERS方法,经乙腈涡旋振荡提取,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盐析后,取5mL提取液,加入含125mgPSA、900mg无水MgSO4和25mgGCB的组合净化剂进行净化,采用AgilentHP-5MSUltraInert色谱柱分离,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检测浓度范围内,10种农药的质量浓度与其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线性关系,决定系数均大于0.99;10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在76%~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0%~12%之间,定量限在0.001~0.05mg/kg之间。该方法简便、快速、可靠,适用于黄瓜中10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和分析确证。

  • 标签: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黄瓜 农药残留 QUECHERS 烯肟菌胺 烯肟菌酯
  • 作者: 李艳利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 呼吸内科 安徽阜阳 236000)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IPA(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中GM(半乳甘露聚糖)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50例IPA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血清GM水平均采用ELISA(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结果:研究中50例患者中,确诊患者共有3例,构成比为6%,临床诊断患者共有9例,构成比为18%,拟诊患者共有20例,构成比为40%,还有18例患者被排除IPA感染,构成比为36%;将确诊、临床诊断与拟诊患者归为观察组,共有32例患者,构成比为64%,将排除IPA感染的患者归为对照组,共有18例,构成比为36%;GM试验敏感性高于G试验,利用两种联合检测时,诊断敏感性明显提高。结论:IPA诊断中GM试验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联合G试验利于提高诊断敏感性,但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基础情况、影像学检查结果等,最大程度上将临床诊断率提高,降低假阳性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