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鸦胆子是中国南方传统的木本药源植物。其以干燥果实入药。果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杀虫解毒、止痢截疟等功效,内治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还广泛应用于生产各种抗癌药物及消毒产品。广西是鸦胆子的主产区之一,桂西南、桂东南各地均有分布。近年来,野生鸦胆子资源逐年枯竭,鸦胆子果市场价格持续攀高。百色市右江区林下人工种植鸦胆子形成了特色产业。

  • 标签: 鸦胆子属 药源植物 苦参子 清热燥湿 杀虫解毒 截疟
  • 简介:摘要:中医药抗肿瘤历史悠久,在古代就对癌症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近年来,鸦胆子被发现具有广谱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发现,不但鸦胆子油性提取物油酸和亚油酸具有明显抗癌效果,多种水溶性成分也具有抗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优势,阐述了鸦胆子抗肿瘤活性成分,综述了鸦胆子抗肿瘤的作用机理、对肿瘤细胞的影响及其在化疗中的应用。

  • 标签: 鸦胆子 抗肿瘤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研究复方鸦胆子油脂质体冻干粉的性质,建立其质量评价方法。方法考察复方鸦胆子油脂质体的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采用TLC法对其定性鉴别,并采用溶剂萃取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同时,通过uv和GC的方法测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复方鸦胆子油脂质体冻干粉色泽均匀,质地细腻,形态饱满,其平均粒径为170.3nm,多分散系数(PDI)为0.258,Zeta电位为-32.1mV,带负电,脂质体pH为5.05。TLC鉴别中检出蟾酥、鸦胆子油斑点清晰可见。脂质体冻干粉的平均包封率为91.90%,吲哚类生物碱的平均质量分数为5.19mg/g,油酸的平均质量分数为79.08mg/g,亚油酸的平均质量分数50.41mg/g。脂质体的平均过氧化值为0.0305。结论上述方法适用于复方鸦胆子油脂质体冻干粉的质量评价,可有效反映其各方面的性质。

  • 标签: 鸦胆子油 蟾酥 脂质体 质量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鸦胆子油乳剂是一种从中药鸦胆子提取的抗癌药品,作者通过微量元素分析,认为其抗癌机理与纠正癌症患者Cu/Zn的比值失衡,以及含有丰富的Ge有关。

  • 标签: 鸦胆子 油乳剂 癌症 微量元素
  • 简介:目的比较鸦胆子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测定鸦胆子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的小鼠口服半数致死量,观察其急性毒性症状谱,记录累积死亡数及小鼠体重变化。结果鸦胆子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的小鼠口服LD50分别为3.14g·kg^-1,4.023g·kg^-1、3.320g·kg^-1,分别相当于临床日用量的110倍、140.8倍、116倍。腹泻、尾部紫绀是主要的急性毒性症状。结论鸦胆子不同组分急性毒性大小顺序依次是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其毒性成分与中毒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鸦胆子 全组分 水提组分 醇提组分 急性毒性
  • 简介:目的为进行鸦胆子功效和物质基础与毒性的相关性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对鸦胆子历代文献古籍及近十几年来国内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结果历代文献古籍对鸦胆子功效的认识基本一致,对其毒性的认知却不尽相同。鸦胆子在临床使用中可产生多种不良反应,水溶性苦木内酯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毒性物质基础。结论目前鸦胆子针对功效、物质基础和毒性的研究都是孤立的,彼此之间缺少关联性。应该在功效表达和物质基础分离过程中进行毒性研究,并对其毒性物质基础进行合理控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鸦胆子 功效 物质基础 毒性
  • 简介:摘要: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是苦木科植物鸦胆子成熟果实干燥后所得,其性寒味苦,气味微弱,且有小毒,归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止痢,截疟;外用可治腐朽赘疣的功效。又名老鸦胆、苦榛子、鸦蛋子等[1]。鸦胆子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苦木苦味素类,鸦胆子碱等生物碱类,鸦胆灵等苷类等等,因而发挥治疗肿瘤、炎症、寄生虫病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主要针对鸦胆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望为更好地研究鸦胆子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提供帮助。

  • 标签: 鸦胆子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化疗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鸦胆子油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明显低于对照组42.8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消化道肿瘤患者而言,应用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共同进行治疗,可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临床并发症发生明显较低,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消化道肿瘤 鸦胆子油乳 化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鸦胆子注射液联合阿片类药物改善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癌痛患者40例。对照组单用阿片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鸦胆子注射液,用NRS评分评价癌痛缓解的情况,用KPS评分评价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总缓解率为55.0%,治疗组总缓解率为85.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鸦胆子注射液联合阿片类药物通过减轻癌痛,最终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鸦胆子 阿片类药物 癌痛
  • 简介:应用超临界C02萃取法(SCFE)和溶剂法提取鸦胆子油,对两种提取方法制备的鸦胆子油进行了得率、制备工艺、外观评价和化学组成等方面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CFE方法萃取的鸦胆子油得率为18.26%,溶剂法的得率为20.25%,两种萃取方法所得鸦胆子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体外试验表明鸦胆子油对肝癌和鼻咽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 标签: 鸦胆子油 超临界CO2萃取 气相色谱
  • 简介:目的:建立复方鸦胆子油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观察复方鸦胆子油软胶囊制剂对S180肿瘤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鸦胆子油软胶囊中的鸦胆子和蟾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复方鸦胆子油软胶囊中的油酸进行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鸦胆子油软胶囊中脂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总含量进行测定;通过S180腹水型肿瘤细胞建立肿瘤模型,以抑瘤率、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为考察指标,观察复方鸦胆子油软胶囊对肿瘤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TLC鉴别方法分离度良好、斑点清晰;油酸在0.2704mg/mL~1.6224mg/m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5%~105%;脂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在0.0056mg/mL~0.0616mg/m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5%~105%;用S180腹水型肿瘤可以成功地制备小鼠肿瘤模型,复方鸦胆子油软胶囊具有治疗作用。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耐用性好,可很好地控制复方鸦胆子油软胶囊的质量,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 标签: 鸦胆子油 质量标准 药效
  • 简介:目的研究鸦胆子油乳联用顺铂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选择66例患有恶性胸水的住院患者,分别胸腔内注射鸦胆子油乳、顺铂与单用鸦胆子油乳、顺铂,每周2次。结果鸦胆子油乳联用顺铂组治疗有效率82.60%,鸦胆子油乳组57.14%,顺铂组59.09%(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联用顺铂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鸦胆子油乳、顺铂。

  • 标签: 鸦胆子油乳 顺铂 恶性胸水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鸦胆子油乳(Fructusbruceaeemulsion,FBE)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细胞的毒性作用,并探讨其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鸦胆子油乳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鸦胆子油乳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凋亡和ROS生成的影响,最后通过CCK8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活力的恢复。结果CCK8结果显示鸦胆子油可显著降低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的活力,并且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在12小时其半数抑制率(IC50浓度)为382μg/ml,24小时其IC50浓度为296μg/ml,48小时其IC50浓度为198μg/ml。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鸦胆子油乳能够增加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OS的生成,并诱导其凋亡。最后用ROS清除剂预处理RPMI-8226细胞发现可以有效的恢复鸦胆子油乳诱导的细胞死亡。结论鸦胆子油乳在体外可以有效的激活ROS生成,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从而激活细胞凋亡。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鸦胆子油 凋亡 氧化应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穿刺并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使用鸦胆子油乳治疗老年恶性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86例经病理证实的老年恶性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均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并全程护理,研究组腹腔内注射鸦胆子油乳,对照组注射顺铂。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近期的疗效分别为848%和725%,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195,P>005);生活质量改善对比分别为893%和55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05,P<005);两组均未出现出血,无穿刺点和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但对照组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联合腹腔置管配合全程护理治疗老年恶性腹腔积液有效、安全。

  • 标签: 鸦胆子油 恶性腹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鸦胆子油乳剂对肺癌化疗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肺癌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3),对照组行单纯的化疗治疗,观察组行化疗联合鸦胆子油乳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疗效总有效率为74.2%,观察组患者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3.9%,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x2=4.72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8+、CD5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剂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的治疗中,治疗效果好,提高了患者的免疫功能。

  • 标签: 鸦胆子油乳剂 肺癌 化疗 疗效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鸦胆子油乳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如下方案治疗(1)卡培他滨单药组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2次/d,第1-14天,21d为1个周期。(2)卡培他滨联合鸦胆子油乳剂组卡培他滨1000mg/㎡,口服,2次/d,第1-14天21d为1个周期;鸦胆子油乳剂30mlqd1个月为一个疗程。2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43例患者总客观有效率为20.6%,中位生存时间为8.5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2个月,客观有效率为40.0%,疾病控制率为76.7%。卡培他滨联合鸦胆子油乳剂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2.88个月。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卡培他滨联合组较单药治疗组的患者生存时间略长,有生存优势,而不良反应未增加,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晚期胃癌 中药鸦胆子油乳剂 卡培他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