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一在小学教材中,有些文本颇为特殊。比如,袁枚的《所见》。它不仅出现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也出现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同一个文本,却被放在不同年级,分属于不同主题的单元,编者意图的差别为什么如此之大?在我讲时,有学生提到这首小诗。他问:为什么中国有大量的咏诗,却没有的科学文本?为什么西方有法布尔的研究却没有咏的诗?这两个疑问指向不同,但都引起了我的语文教学认知冲突。那时,我正在研究重读经典的课题,里面有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我小时候学到的有些现代名家名篇始终没有淡出教材视野。

  • 标签: 咏蝉 小学教材 认知冲突 名家名篇 苏教版 科学文本
  • 简介:夏日悄悄来到了,蝉儿爬上柳树梢头,自我感觉良好地唱起了歌儿:“嘶啦——嘶啦——”在树下的蟋蟀听到了,讽刺道:“,你的叫声不但不讨人喜欢,还令人厌恶,建议你去学学声乐再回来唱歌吧。瞧瞧我,虽说叫声不好听,但我小提琴拉得是一级棒!”

  • 标签: 蟋蟀 自我感觉 小提琴
  • 简介:火热的夏如期而至,它带来了滚滚热浪,带来了淋漓汗水,带来了倾盆暴雨……而最令我铭记的,是它带来的那嘹亮声。窗外,形形色色的人总是匆忙地奔波,汽车响亮的鸣笛总是显得格外焦躁不安。就连这空气,似乎也沉闷着,让人觉得透不过气儿来。伫立在烈日下等待的人们,总是皱着眉,嘟着嘴,五官扭曲成一团。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人们就是在相互容忍、相互磨合的过程里,凝结出被叫做生活的露珠。书法家萧宽先后接到两位大姐电话,都跟他要字。先说孟大姐,她要的是"山溪听"四个字。萧宽知道她住的那个楼盘内外并无河渠溪流,夏天虽有蝉鸣,在她那15层的高度恐怕也难听见。因为欠缺,所以向往,乃人之常情。再说邝大姐,要的是"在于争取"

  • 标签: 听蝉 山溪 萧宽 被叫 邝家 学校操场
  • 简介:如果从听觉上找一种声音来代表夏天,那就非蝉鸣莫属了,又叫知了,在一些寓言和童话故事里,它被批评为是一个不虚心的家伙,因为它总是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知道了”。可这真是冤枉了它!其实,在昆虫界可是不简单的,我们现在一起来认识认识它吧。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炎热的夏天,大树枝繁叶茂,声四起。爸爸听着屋外四起的声,突然童心大发,说他小时候暑假没事做就爱捕,问我想不想也去体验一番。这么好的事岂有不去之理?我们父女二人扛上一根竹竿——爸爸用铁丝环在顶端扎了一个塑料袋,就往河边出发了。河边柳树上的大声歌唱着,整个世界

  • 标签: 薄如蝉翼 树汁 细节描写 树才 翻过来 上拱
  • 简介:袁广的镜头世界,既是真实的再现,又超越真实。他的钢缆直线拍摄方法,呈现非日常生活观看环境的方式。《能量的风景》,以高空航拍般穿梭于烂尾的住宅工地、空置的小学校园、荒废的游乐场、满是游人嬉戏的海滩,及海滩附近的核电厂。

  • 标签: 袁广鸣 艺术创作 摄影艺术 艺术欣赏
  • 简介:当人们正沉浸在“8·12”天津灾难的悲伤气氛中时,2015年8月13日22时30分,鞍山市银马铸钢有限责任公司在铸造一大型铝件的过程中,因铸型问题导致铝液流出,遇到可燃物发生了火灾,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 标签: 生命 人员伤亡 鞍山市 可燃物 铝件 铸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推拿疗法在头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录的15例头患者资料,对其临床推拿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对病人采取推、拿、提、捏、揉等手法治疗,治疗1个月后回访调查,统计治疗后头症状恢复情况。结果持续推拿治疗1个月后,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10例症状治愈,4例效果显著,仅1例病况严重,延迟1个月治疗后恢复。结论中医疗法用于头治疗效果优越,值得推广。

  • 标签: 推拿 头鸣 治疗效果 分析
  • 简介:像机器一样向外界讲述和解释自己,始终是件让张一先生挠头的差事。请别因此得出错误的印象,认为他是寡言少语之人。他太理性也太可靠,总是试图说服人,而非感染人。他说话时语调和语速几乎没有情绪起伏,高兴和沮丧都不轻易示人。一些跟随他多年的下属和同事甚至认为,这位32岁的年轻CEO多少有些"缺乏情趣"。

  • 标签: 张一 进化论 说服人 CEO 同事
  • 简介:我们的课堂需要“高效”,更需要“常态”、“简单”。“学生已经会的坚决不教”、“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我们只有树立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的宗旨,只有在追求课堂教学高效率思想的指引下设计教学,才能在平常的课堂中收获“非常”的成果。一、高年级语文学习强调预习预习,顾名思义就是“预先学习”,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对课文进行预先学习,

  • 标签: 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 课堂需要 常态课 教学反馈 反馈形式
  • 简介:目的:研究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住院治疗的32例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体针疗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头针结合体针的疗法,每天一次,十天一疗程.四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7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患者实施头针结合体针的治疗方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脑症状,缓解患者痛苦.

  • 标签: 头针 体针 脑鸣
  • 简介:《嘤集》是刘再生先生第三本文集。"嘤"之语出自《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文集以此而名,意在表达"与人以文相交,你来我往"之声,比喻朋友同气相求。因此,以文说人,以文论乐,以文会友,实为该文集核心所在。

  • 标签: 中国音乐史 音乐批评 重写音乐史
  • 简介:屈百,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现任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药技术协会心电学分会常委、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委心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房颤工作组成员、国家卫计委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治浙江省

  • 标签: 心电生理 心脏起搏 心血管病专业 中国医药技术 浙江省医学会 心电学
  • 简介:目的:选择健康人为受试者,从安全的初始剂量开始,考察人体对试验药物的初步耐受性和安全性,为制定花菌丝体粉胶囊Ⅱ期临床试验给药方案提供安全的剂量范围。方法:依据动物实验结果推算初始及最大剂量,从安全的初始剂量开始,顺序开展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和累积性耐受性试验。试验共纳入46例受试者,其中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34例,6个剂量组分别为3、6、12、18、24、30粒(330mg/粒);累积性(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12例,2个剂量组,分别为8粒/次和10粒/次。每天3次,连续给药7d。观察指标为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和理化检查指标等,采用SAS9.1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6例受试者共有6人发生6例次不良事件,其中2例次判断与试验药物的关系为不可能,4例次判断与试验药物的关系为可疑;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大便隐血弱阳性、尿红细胞相位差(MDI)红细胞计数轻度升高、尿常规红细胞计数轻度升高、面颊部红色丘疹。结论:花菌丝体粉胶囊单次给药最大耐受剂量是30粒/天;多次给药为每次10粒,一天3次。推荐Ⅱ期临床试验的安全剂量范围为每天24~30粒,建议在Ⅱ、Ⅲ期临床试验中注意对不良反应的观察。

  • 标签: 蝉花菌丝体粉胶囊 Ⅰ期临床试验 耐受性 蝉花菌丝体粉胶囊 Ⅰ期临床试验 耐受性
  • 简介:<正>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晚清诗词名家张珂《秋风红豆楼诗钞》一册,稿本,毛装,存卷一,九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双边,书口题"秋风红豆楼诗钞"。是书卷首有"玉珊诗画"白文篆印、"秋风红豆楼"朱文篆印。开卷有众人评语题词,皆同时诸贤手迹,如褚二梅、陈鸿诰、赵铭、周朗亭、孙仁渊、雷葆廉、石中玉等人。该集是张氏早年

  • 标签: 篆印 陈鸿诰 九行 蓉村 孙仁 寒松阁
  • 简介:我注意姚京,在上个世纪90年代。那时,他已经在画坛崛起,所画山水,境界奇异,如梦如幻,现实与梦境交融,压抑与挣脱同在。他用传统的理法,结合西方现代艺术,构筑着荒诞的幻境。幻境中的景观,似乎不处于一个时空,而是若干场景的衔接,从中可见远离尘世的林路郊野、荒村老树、木屋板桥、佛龛塔影。不同景象的切换与衔接,则是不知何处飘来的雾气、断续凄迷的云水,

  • 标签: 山水画 幻境 西方现代艺术 90年代 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