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心力衰竭(heartfailure)指在有适量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上以心排血量不足,组织的血液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为特征。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仿。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左室功能障碍 诊疗
  • 简介:目的分析≥80岁慢性心力衰竭(CHF)住院患者病因分布和药物治疗现状,为CHF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1日~2011年6月31日住院CHF患者22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CHF病因分布前3位为冠心病、老年性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药物应用情况为利尿药76.8%、硝酸酯类70.5%、β受体阻滞剂67.9%、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30.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37.5%、醛固酮受体阻滞剂18.8%、洋地黄类0.9%。结论CHF病因变化与生活水平、医疗条件的改善有关。在CHF治疗指南指导下,β受体阻滞剂、ACEI、ARB应用比例明显增加。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流行病学 冠心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心力衰竭(heartfailure)指在有适量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目的讨论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和心源性水肿的特点,以及无创和(或)有创辅助检查及心功能的测定,一般不难做出诊断。临床诊断应包括心脏病的病因(基本病因和诱因)、病理解剖、生理、心率及心功能分级等诊断。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诊断
  • 简介:摘要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所有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随着生活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逐渐进入人口老年化阶段,慢性心衰在临床日益多见。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本文结合临床经验,论述临床慢性心衰的诊断及药物治疗。

  • 标签: 心力衰竭,诊断,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逐年上升,众多医学工作者对该疾病的治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从药物治疗、机械治疗、外科治疗、肝细胞治疗以及基因治疗等方面就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通过研究剖析了不同治疗手段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在本文中就各种治疗方法的内容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进行综合论述。借助于本文的研究将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为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工作提供重要的帮助。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是指在有适量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上以心排血量不足,组织的血液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为特征。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仿。

  • 标签: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结合多年临床实践,阐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新方法,以供同仁商榷。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肌重塑;治疗;新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除3例无效外,其余62均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的急、慢性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起重要作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收集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3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综合护理模式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远期预后与生活治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预后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作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危害性不容小觑。而高龄老年患者因为环境、基础疾病、精神、生活习性等多种因素,其患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要明显高于年轻人乃至中老年人,甚至因病情加重而导致死亡。鉴于心力衰竭临床症状不典型,对于高龄老人而言容易出现误漏诊的情况出现,耽误治疗进度。基于此,本文将在结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高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病理机制与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具体梳理了当下诊断以及治疗方法,以期提供交流借鉴。

  • 标签: 高龄 心力衰竭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60例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2016年7月-2017年6月),依据电脑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比2组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综合护理 高龄慢性心力衰竭 预后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观察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结果。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莫鹏,张立峰,马丽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08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35期
  • 机构: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甘肃 定西743000
  • 简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当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铁缺乏(iron deficiency,ID)是CHF普遍存在的合并症,与其不良预后独立相关,应用铁剂治疗可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以及预防再住院,进而降低心衰死亡率。2016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指南建议在所有新出现的CHF病例中测量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AT)"。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铁缺乏;贫血;铁调素
  • 简介:摘要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目的讨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根据左心衰竭、肺淤血引起的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和右心衰竭体循环静脉瘀血引起的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症状和体征做出诊断。在诊断时要对心功能进行分级。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