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中行脾静脉近端结扎对脾静脉源性门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9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脾切除联合经脾静脉冠肾静脉分流术的患者采取紧贴门静脉结扎脾静脉的方法,58例未行脾静脉结扎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均经胃网膜右静脉置入的导管滴注肝素,并于术后第7~14天行CT检查。结果脾静脉结扎组的36例患者均无门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发生门静脉血栓22例(38%),脾静脉血栓58例(100%),两组门静脉血栓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比38%,χ2=17.828, P<0.05)。结论在脾切除术中结扎脾静脉近端可有效预防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发生脾静脉源性门静脉血栓。

  • 标签: 高血压,门静脉 脾静脉 结扎术 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的常见并发症。药物和内窥镜治疗是静脉曲张的基础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被推荐用于处理难治性或复发性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当患者存在危及生命的出血风险,而传统治疗风险较高、存在禁忌或效果不理想时,应选择肝移植治疗。传统治疗可以获得短期疗效,甚至可以较长时间稳定病情,但如果这些治疗导致门静脉血栓、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则可能危及后期肝移植手术的安全。门静脉压力升高对全身循环存在多种不利影响,可引起肝肺综合征、门脉性肺动脉高压、难治性腹水等,且传统治疗效果不佳,这些问题需要尽早行肝移植治疗。此外在传统治疗实施后,患者身体虚弱仍可能进行性加重,这将明显增加肝移植的风险。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升高后供肝体积需求增加,也影响活体肝移植实施。一部分门静脉高压患者可能存在生命质量不佳,也可能成为肝移植的原因。在实施传统治疗时,应该评估这些肝移植相关问题。改善患者情况、延缓或者控制并发症为目的传统治疗,不应影响后期肝移植的实施。提高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远期总体生存率和生命质量是全部治疗的最终标准。

  • 标签: 肝移植 门静脉高压 内镜下套扎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 适应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左侧移植物的儿童肝移植手术中,使用间置血管重建门静脉对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3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行肝移植的儿童受者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原发病、Child评分、腹部手术史,是否跨血型移植、术前门静脉口径、门静脉血流方向、供肝来源、移植手术日期、供肝冷缺血时间、移植物类型、门静脉重建方式、使用间置血管类型、手术时间、门静脉阻断时间、术中失血、术后门静脉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资料。研究共纳入297例儿童受者,中位年龄12个月,男性153例(51.5%),女性144例(48.5%),原发病以胆道闭锁为主(222例,74.7%)。门静脉直径中位数5 mm。单因素分析后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中是否使用间置血管;再按照是否使用间置血管分组,分析使用间置血管重建门静脉对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发生是否存在影响。结果使用间置血管重建门静脉19例(6.4%),其中尸体冷保存血管16例,儿童受者自身门静脉3例;供者门静脉与受者门静脉主干、分叉部或汇合部等直接吻合等未使用间置血管儿童受者278例(93.6%)。随访中位时间3.1年,共有20例儿童受者术后发生门静脉并发症,其中门静脉狭窄17例(5.7%),门静脉血栓3例(1.0%)。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受者门静脉直径是门静脉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间置血管并非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选取门静脉直径≤4 mm儿童受者90例统计分析,使用间置血管与否,对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发生率并无影响(χ2=3.061,P=0.080)。结论门静脉直径是影响儿童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影响是否使用间置血管的重要因素。在门静脉直径≤4 mm时,使用间置血管不会增加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肝移植 门静脉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对腹腔内出血和门静脉系统血栓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门奇静脉断流术,术后,随机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应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及腹腔内出血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现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及腹腔内出血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及腹腔内出血发生率25.00%(P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腹腔内出血 门静脉系统血栓 循证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是针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儿,分析利用rex术后护理的具体策略。方法是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儿一例,采用rex治疗的方式,分析在治疗之后的具体护理对策和效果。主要是生命体征监测、消化道出血护理和管道护理以及饮食护理和营养护理,加强患儿和家属的出院指导。结果是在护理之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并且顺利出院。结论是针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儿,在rex手术之后采用有效的护理对策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患儿 rex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社区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2年5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按护理管理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血压社区管理 高血压患者 血压控制效果 分析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一2020年2月徐家汇社区高血压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门诊随访,观察组在时照组的基础上施加社区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管理 血压 收缩压 舒张压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胎儿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行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存在胎儿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孕妇42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3月-2021年3月;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常规组21例(于孕早期接受超声诊断)和实验组21例(于孕晚期接受超声诊断),对两组胎儿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诊断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经统计和对比,实验组孕妇胎儿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超声诊断率(85.71%)明显高于常规组(47.62%),组间差异明显,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儿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行产前超声诊断有着积极意义,尤其是对于孕晚期胎儿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病例诊断,可有效诊断胎儿血流动力学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产前 超声诊断 胎儿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
  • 简介:摘要内镜治疗作为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控制出血与预防再出血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的诊疗不断地走向个体化、精准、全程管理模式。通过病史、体检、实验室和影像学等检查可以准确判断门脉高压病因与临床特点,重视门脉高压的病因诊断与处理可以更有效控制静脉曲张的进展。静脉曲张分型复杂,依据内镜、增强CT门脉重建、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等检查结果进行个体化分层分级评估选择方案,结合改良组织胶治疗技术精准治疗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关注门脉高压其他并发症与患者合并疾病,联合多学科诊疗管理,及时综合处理,是改善门脉高压患者内镜治疗疗效和预后的关键。

  • 标签: 高血压,门静脉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内窥镜检查
  • 简介:摘要内镜治疗作为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控制出血与预防再出血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的诊疗不断地走向个体化、精准、全程管理模式。通过病史、体检、实验室和影像学等检查可以准确判断门脉高压病因与临床特点,重视门脉高压的病因诊断与处理可以更有效控制静脉曲张的进展。静脉曲张分型复杂,依据内镜、增强CT门脉重建、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等检查结果进行个体化分层分级评估选择方案,结合改良组织胶治疗技术精准治疗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关注门脉高压其他并发症与患者合并疾病,联合多学科诊疗管理,及时综合处理,是改善门脉高压患者内镜治疗疗效和预后的关键。

  • 标签: 高血压,门静脉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内窥镜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