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次数与Rh系统抗体的检出之间的关系。方法:提取不同妊娠次数的妇女标本,进行抗体筛选和抗体鉴定,分析抗体性质。结果:Rh系统的抗体检出分别为:初次妊娠0.09%;2次0.28%;3次1.63%;4次3.96%;5次及以上6.86%。结论:Rh系统的抗体检出妊娠次数的增长而增长。

  • 标签: Rh系统的抗体 妊娠次数 抗体筛选 检出率
  • 简介:摘要加强营养指导和保健服务是加强高危妊娠管理的重要环节,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从高危妊娠的营养指导和保健服务等方面进行探讨,其目的在于提高孕产妇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

  • 标签: 高危妊娠 孕妇 营养指导 保健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妊娠产妇的高危因素,加强高危妊娠的追踪服务和管理,从而更好的指导高危妊娠产妇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72例高危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高危因素居前6位的依次是轻度贫血、人工流产≥2次、年龄≥35岁、胎位不正、疤痕子宫、子宫畸形、史、骨盆异常、肝病(肝内胆汁淤积症及急慢性肝炎)。结论应加强孕前保健、孕期保健,对高危妊娠产妇进行专项管理,及时追踪,为提高母婴安全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高危 妊娠产妇 临床治疗 高危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妊娠产妇的高危因素,加强高危妊娠的产妇的管理和追踪服务,用于指导高危妊娠产妇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156例高危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56例正常孕妇作比较,比较两组孕妇分娩后胎儿窒息、死亡情况。结果高危因素排在前7位的是宫内窘迫、妊娠期高血压、胎位异常、骨盆异常、年龄≥35岁、人工流产≥2次、轻度贫血。156例高危孕妇新生儿窒息率12.2%,围产儿死亡7.69%,较正常孕妇(分别为1.92%、1.28%)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高危妊娠产妇的高危因素,应加强孕前保健、孕期保健,对高危妊娠产妇进行专项管理,及时追踪,为提高母婴安全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高危妊娠 高危因素 孕期保健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分析高危妊娠产妇的高危因素,对孕妇及胎儿的孕期进行监护和保健,及早发现并治疗并发症,以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10月收治的120例高危妊娠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高危因素的原因有年龄<18岁或>35岁、有异常孕产史、孕期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位异常、疤痕子宫、骨盆异常、肝病等。结论妊娠期间做好孕妇及胎儿的监护,加强对高危产妇的专项管理,及早发现并及时给予处理,对降低围生期死亡及围产儿的病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危妊娠产妇 高危因素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下观察白带中不同视野数目霉菌的检出情况。方法采用湿片法对614名患者的白带分别进行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十个及以上视野的观察,同时留取各个标本进行革兰染色检查。结果在614例标本中,两个视野阳性检出113例;三个视野阳性检出121例;四个视野阳性检出128例;五个视野阳性检出130例;十个及以上视野阳性检出131例,与染色结果相符。结论霉菌检出随观察视野数目的增多而增高,至少观察五个视野对霉菌的检出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白带 湿片 视野数目 霉菌
  • 简介:目的利用累加的大样本数,综合分析男女泌尿生殖系统沙眼衣原体检出、影响检出的因素及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医药类期刊的相关内容,遴选近五年来临床报道的实验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结果一般门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检出,女性为6.5%,男性为6.0%,男女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6,P〉0.05)。而性病门诊、非淋病性尿道炎就诊者,检测方法差异等不相匹配的差异较大。沙眼衣原体药敏结果显示:克拉霉素、米诺环素、莫西沙星有较高的体外抗沙眼衣原体活性,多西环素、阿奇霉素、红霉素抗沙眼衣原体活性降低。红霉素表现为耐药。结论一般门诊泌尿生殖系统沙眼衣原体感染就诊者的检出男女存在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性病门诊就诊者、非淋病性尿道炎就诊者、检测方法差异等不相匹配的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差异较大,值得临床重视。在抗沙眼衣原体感染临床治疗中应尽量选用克拉霉素、米诺环素、莫西沙星等有效药物。

  • 标签: 沙眼衣原体 检测 药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危妊娠产妇住院期间的护理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8月我院97例住院高危妊娠产妇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97例高危妊娠产妇的顺利渡过了危险期,安全分娩,无1例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结论对高危妊娠产妇住院期间给予有效地护理措施,能明显降低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

  • 标签: 产妇 高危妊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妊娠高危原因,降低高危妊娠发生,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方法我市范围所辖内的2008年10月1日-2010年9月30日的14112例高危妊娠高危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高危妊娠的筛选为42.58%,高危原因前10位依次是异常孕产史、≥2次人流史、妊娠合并内科疾病、胎位不正、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35岁、早产、巨大胎儿、妊娠高血压疾病、双胎、过期妊娠。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对高危妊娠及早干预、追踪并进行分级管理,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

  • 标签: 高危妊娠 高危原因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高危妊娠产妇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高危妊娠产妇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住院期间的护理体会。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健康教育和维产期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等护理措施。40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均顺利分娩,其中顺产有25例,剖宫产15例,无新生儿窒息和死亡情况出现。结论对高危妊娠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围产期护理,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应加强高危妊娠患者的围产期护理。

  • 标签: 高危妊娠 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临床检出以及手术显微镜在提高上颌磨牙临床检出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进行常规根管治疗的63颗上颌第一磨牙,27颗上颌第二磨牙,以及进行显微根管治疗的55颗上颌第一磨牙,20颗上颌第二磨牙,2颗上颌第三磨牙,分别拍摄术前X线片,探查根管,记录根管数目。结果进行常规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一磨牙和上颌第二磨牙,MB2检出分别为28.6%和3.7%;进行显微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一磨牙和上颌第二磨牙,MB2检出分别是61.8%和25%;对上颌第一磨牙常规根管治疗和显微根管治疗的MB2临床检出进行卡方检验,χ2=1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上颌第二磨牙常规根管治疗和显微根管治疗的MB2临床检出进行Fisher确切概率值检测,单侧比较值为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显微镜有助于提高上颌磨牙MB2的临床检出,选择显微根管治疗有助于提升上颌磨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 标签: 上颌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手术显微镜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妊娠妇女产前定期检查的意义和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328例高危妊娠妇女,根据是否进行定期产检将其分为观察组即定期产检组184例及对照组即非定期产检组144例,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子痫发生,子宫、产道情况及死亡,以及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低体重儿发生、畸形、黄疸、死亡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前子痫、产前出血、产道损伤、先兆子宫破裂方面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产后出血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新生儿窒息率、低体重儿出现、畸形、黄疸发生均显著降低,P<0.01,P<0.05。死亡观察组为0例,对照组1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高危妊娠孕产妇,定期进行产前体检,可有效减少孕产妇的临床并发症,提高围产儿的生存质量,应在临床普及推广。

  • 标签: 高危妊娠 定期体检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剖宫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高危妊娠剖宫产妇病例资料中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98例高危妊娠剖宫术产妇经护理干预后,出血量<200ml者66例,出血量在200~550ml者29例,出现并发症3例,有效率67.35%。结论对高危妊娠剖宫产后出血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并加强生活、心理护理可以减少产后出血及并发症发生。

  • 标签: 高危 妊娠 剖宫产 出血 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护士对高危妊娠识别能力的方法。方法根据高危妊娠的分类,设计标准问题表并对护士进行培训,要求护士在接诊产科患者时按照标准问题表收集患者产科资料,识别出高危妊娠并协同医生及时进行处理。比较本法实施前后护士对高危妊娠的识别高危妊娠患者从入院到接受医疗护理处置的平均等待时间。结果实施标准问题法后护士对高危妊娠的识别增高,患者从入院到接受医疗护理处置的平均等待时间缩短,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问题法可提高护士对高危妊娠的识别能力,有利于及时对住院高危妊娠患者进行处置,降低医护团队风险。通过标准问题法的实施还可提高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促进护理队伍的发展。

  • 标签: 高危妊娠 护士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者孕妇实施药物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11月到2011年11月收治的17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者孕妇进行药物干预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85例药物治疗组和85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者孕妇实施药物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通过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治疗组患者通过对妊娠期的高血压疾病高危者孕妇进行药物干预,孕妇治疗后的产科并发症较少,孕妇选择剖宫产低,新生婴儿的窒息率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药物干预治疗对妊娠期的高血压高危者孕妇,能够让妊娠期的高血压发生得到降低,实施药物干预改善了患者的妊娠结局,保证了母婴良好的健康状况,取得的治疗效果显著,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高危者孕妇 药物干预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病院近年来大肠埃希菌检出的变化及耐药特点,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菌株,利用MIC法对其检出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检出大肠埃希菌84株(占9.59%),2009年检出90株(占7.21%),2011年检出94株(占6.31%),呈逐年下降趋势。亚安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及头孢西丁对大肠埃希菌保持较高的敏感度,耐药低于20%。对氟喹诺酮类及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较高,高于60%。结论结核病院大肠埃希菌检出呈逐年下降趋势,部分抗生素耐药表现为逐年升高,治疗上以碳青酶烯类为最有效的抗生素,临床上应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标签: 结核 大肠埃希菌 抗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延迟增强扫描提高脑转移瘤的检出。方法对我院100例疑似脑转移瘤的病例进行平扫、早期增强(25s)、延迟增强(60-90s),对比三组扫描检出病例的阳性。结果平扫发现转移瘤43例,早期增强62例,延迟增强77例,三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延迟增强优于其它两组。结论16排螺旋CT延迟增强扫描提高脑转移瘤检出

  • 标签: 脑转移瘤 放射线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痰标本的最佳采集方式,提高临床病原学检出。方法将临床214例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采集痰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按标本采集方式的不同分为自主咳痰组70例、雾化诱导排痰组68例、拍背吸痰组76例,比较各组标本合格及微生物检出。结果自主咳痰组、雾化诱导排痰组和拍背吸痰组标本合格分别为70.12%、77.53%和79.74%;三组致病微生物检出分别为20.87%、32.16%和35.79%。结论自主咳痰法和雾化诱导排痰法采集痰标本易操作,但标本合格低,病原微生物检出也受影响,拍背吸痰管采集痰标本可提高标本合格,采集过程中应注意吸痰管头端污染导致假阳性情况。临床检验工作中应规范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提高送检标本合格,确保痰标本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准确性。

  • 标签: 痰标本 采集方式 标本合格率 微生物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妊娠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了2011年3月15日~7月15日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产妇资料424例。其中含一种高危因素的产妇171例,为观察1组;含二种及以上高危因素的产妇125例,为观察2组;无高危因素产妇128例,为对照组,同时追踪其新生儿的情况,对高危妊娠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2组新生儿高疸红素血症发生情况明显高于观察1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1.29%、47.95%、41.41%),三组新生儿高疸红素血症发生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891,Р<0.01)。结论新生儿高疸红素血症的发生不仅与高危妊娠有关,而且还与合并高危因素种类的多少有关。

  • 标签: 高危妊娠 新生儿 高疸红素血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