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血细胞分析仪全血细胞参数检测结果的可比性,为不同血细胞分析仪全血细胞检测规范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系统性能验证及比对实验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5月于本院门诊、急诊及病房患者采集全血细胞分析样本2100例,分别应用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和BC-3000血细胞分析仪对EDTA-K2抗凝血液样本进行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的测定。结果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各项参数的平均CV%分别为WBC为1.13%、RBC为0.8%、HGB为0.9%、HCT为0.65%、PLT为1.93%;BC-3000血细胞分析仪各项参数的平均CV%分别为WBC为1.77%、RBC为0.85%、HGB为0.94%、HCT为1.37%、PLT为2.45%。两种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差异均在允许范围之内,两种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全血细胞参数结果一致。结论在进行全血细胞参数检测时存在性能差异,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在一定程度上性能优于BC-3000血细胞分析仪,结果具有可比性,可为临床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全血细胞参数 比对
  • 简介:摘要造血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能够发育为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造血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贫血、恶性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选方案。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在体外对造血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增作用,本文对基质细胞促进造血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做一综述。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基质细胞 共培养 体外扩增
  • 简介:摘要噬血细胞综合症是一组较为罕见的疾病,它在儿童中发病远高于成人。本研究着重对噬血细胞综合症(hemophagocyticsyndrome,HPS)患者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标签: 噬血细胞综合征 儿童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syndrome,HPS),是一组组织细胞增生活化伴有吞噬血细胞现象的一类综合征,该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为了解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lymphohistiocytosis,HLH)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状态,明确在HPS发生过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增生及活化情况。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对29例HP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面标记和T细胞活化后表面分子的表达进行分析,并以健康儿童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PS患者CD4+细胞活化不明显,CD8+细胞明显活化。存活患者CD4+HLA-DR+表达较死亡患者明显偏低,CD8+CD25+细胞比例高。结论HPS患者CD8+T细胞异常升高、活化,CD4+T细胞增生程度减低免疫反应失控在HPS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状态有助于了解HPS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 标签: 噬血细胞综合征 淋巴细胞亚群 T淋巴细胞 活化
  • 简介:摘要目的噬血细胞淋巴组织增生症是一组较为罕见的疾病,它在儿童中发病远高于成人。本研究为了解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lymphohistiocytosis,HLH)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状态,明确在HLH发生过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增生及活化情况及其在诊断及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对29例HLH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面标记和T细胞活化后表面分子的表达进行分析,并以健康儿童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LH患者CD4+T细胞明显下降,CD8+T细胞明显升高,CD4+/CD8+T细胞比值降低,NK细胞明显减低。结论HLH患者CD8+T细胞异常升高,CD4+T细胞增生程度减低,NK细胞功能受损,免疫反应失控在HLH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状态有助于了解HLH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 标签: 噬血细胞综合征 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血细胞减少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5例肝硬化合并血细胞减少病人进行血常规、网织红细胞、骨髓像分析、贫血三项检查。结果缺铁性贫血29例、脾功能亢进25例、巨幼细胞贫血19例、溶血性贫血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结论肝硬化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不同,预后也不同。

  • 标签: 肝硬化 血细胞减少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造血细胞移植患者实施口腔护理的方法,确保治疗的顺利实施。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诊治的84例造血细胞移植的患者,其中72例出现口腔黏膜炎,对其每次实施口腔护理前后的黏膜情况进行正确评估,认真填写。结果所选的患者中,7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炎,出现几率为85.71%,对黏膜炎进行微生物检测是可发现均为常居菌,通过实施有效的治疗患者均痊愈。结论造血细胞移植患者实施口腔黏膜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口腔并发症出现,通过有效的护理以及认真的观察能够很好的降低其发生几率以及发病严重程度。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移植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血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56例造血细胞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总发生率为3例,10.71%,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2例,42.86%,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总满意率为26例,92.86%,对照组总满意率为21例,75.00%,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造血细胞移植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临床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未检出白细胞五分类的标本进行原因分析,为临床实验室分析血细胞结果制定复检依据,提供准确数据。方法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未检出白细胞五分类的标本,采用与临床沟通,多次上机复查涂片观察细胞的大小、数量、聚集等,对该标本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在100例未检出白细胞五分类的标本中,24例(24%)是由于采血量少,多见于婴幼儿及老年病人,43例(43%)可见于标本凝固,18例(18%)见于白细胞形态及分类异常,15例(15%)无明显原因。对各类原因的标本重新采血并复检,80%的标本检验出结果,结果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未检出白细胞五分类的原因有标本凝固、血量偏少与抗凝剂比例不当、产生气泡、白细胞形态异常、聚集等,应进行复检,为临床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白细胞 五分类 凝固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骨髓细胞学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8例拟为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对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本组88例患者中,造血系统引发者65例,其中恶性血液病有再生障碍性贫血19例,急性白血病1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非造血系统疾病引发者23例,其中主要是以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为主18例,骨髓增生减低者5例。结论骨髓细胞学检查用于诊断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诊断价值较高,能够明确显示骨髓增生的情况及骨髓形态变化情况,值得应用。

  • 标签: 骨髓细胞学检查 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血液肿瘤患者实施造血细胞移植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9月~2016年09月收治的血液肿瘤患者100例作为本次实验观察对象;针对所有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所有血液肿瘤患者完成造血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的移植总计成功率达到了93.00%;预计患者2年总生存率达到了61.00%;根据移植干细胞来源的不同,对2年生存率加以统计发现,同胞全合组达到了72.00%;亲缘间单倍体相合组达到了58.00%;自体造血细胞移植组达到了39.00%;根据移植病种的不同对2年生存率进行统计,最终发现,表现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患者84.00%;表现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76.00%;表现出CML进展期的患者67.00%;表现出急性系白血病的患者67.00%;表现出恶性淋巴瘤的患者51.00%;表现出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51.00%;表现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29.00%;未表现出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结论对于血液肿瘤患者,需要对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分析,之后选择对应的移植适应证以及具体的移植手术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最终显著提高造血细胞移植效果。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血细胞移植患者深静脉导管的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本移植中心深静脉导管的8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置管后并发症。结果84例本组病例中,有2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其余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顺利完成造血细胞移植。结论深静脉导管对于血液科恶性肿瘤造血细胞移植患者意义重大,应加强深静脉导管的护理,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率,利于治疗。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深静脉导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骨髓内钉开点取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采取胫骨髓内钉开点取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时间(30.0±1.0)周,治疗前后ROM评分、HSS评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髓内钉开点取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胫骨骨折 不愈合 髓内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