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滑膜炎、痤疮、脓疱病、肥厚、骨髓炎综合征(synovitis—acne-pustulosis-hyperostosis-osteomyelitissyndrome,SAPHOS)是主要累及皮肤、骨骼和关节的一种慢性疾病.发展缓慢,预后良好。其诊断需结合临床特点及检查进行综合判断。本次研究旨在探讨SAPHOS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滑膜炎 脓疱病 骨肥厚 骨髓炎 文献复习 痤疮
  • 简介:1资料与方法1995年1月~1999年1月初诊的HCM住院病人32例,皆无高血压病史,且经超声、~(99)Tc心肌显像明确诊断,IVST/LVPW>1.3。男21例、女11例,年龄54.8±11.6岁。梗阻型15例,非梗阻型17例。根据Holter结果分为:Lown’s3级以上(含3级)VR组18例,Lown’s2级以下(含2级)VR组14例。同期入院的EH-LVH患者30例,LVH标准: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125g/m~2(男)或>120g/m~2(女)。男19例、女

  • 标签: 心肌病 心肌肥厚 QT间期 离散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TOLF)住院患者弥漫性特发性肥厚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连续收治的132例TOLF患者的病历资料,男80例,女52例;年龄25~75岁。根据患者术前X线片及CT影像,确定DISH的患病率,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及不同骨化类型TOLF患者间的DISH患病率;观察DISH的节段分布特征,比较上胸椎(T1~T4)、中胸椎(T5~T8)和下胸椎(T9~T12)骨化区域的分布差异;根据Meta分级系统分析DISH的骨化程度。将TOLF患者分为DISH组和非DIS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等)。结果132例TOLF患者中49例合并DISH,DISH患病率为37.1%,男性患病率(46.3%)约为女性(23.1%)的2倍(χ2=8.806,P=0.003)。<40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和≥70岁组患者DISH患病率分别为20.0%、28.0%、34.4%、44.0%、66.7%,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长节段型TOLF患者DISH患病率为45.1%,明显高于短节段型TOLF的24.0%(χ2=5.937,P=0.015)。DISH最常累及T8,9水平(91.8%)。49例DISH患者共365个骨化节段,骨化节段数平均为7.4个,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分布于上、中和下胸椎的骨化节段分别占26.03%、40.54%和33.15%;Ⅰ级骨化78个(21.4%),Ⅱ级骨化104个(28.5%),Ⅲ级骨化183个(50.1%)。DISH组患者年龄平均为57.96岁,大于非DISH组的53.87岁(t=2.024,P=0.045);DISH组男性占73.47%,明显高于非DISH组的46.99%(χ2=8.806,P=0.003);DISH组患者平均身高(t=2.564,P=0.012)和体重(t=2.191,P=0.030)明显高于非DISH组,而体质指数及合并基础疾病构成(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OLF患者DISH的患病率为37.1%,男性、高龄及长节段型TOLF患者DISH患病率更高;DISH韧带骨化常发生于中、下胸椎,T8,9为最常累及的节段;骨化物长度可能随年龄增长而增加;TOLF患者中DISH组与非DISH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有一定的差异性。

  • 标签: 胸椎 黄韧带 骨化,异位性 骨肥厚 弥漫性特发性骨骼 患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左心室肥大包括左心室扩大及左心室室壁增厚。左心室肥大是诸多心脏病的共同表现,通过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心室肥大是心血管病发生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时至今日,有关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不少于几十条,但一般认为既往沿用的单项标准敏感性高者特异性低,而特异性高者敏感性低。现对我院收治的左心室肥大患者心电图诊断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如下。

  • 标签: 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弥漫性特发性肥厚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骨化CT分型系统,并分析脊柱前外侧骨化部位及程度与脊柱矢状位形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受全脊柱CT扫描检查109例60岁以上患者的病历资料,男70例,女39例;年龄(68.4±6.9)岁(范围60~88岁)。采用高分辨率CT密度容积重建图像分析各椎间隙水平脊柱前外侧骨化程度,并建立CT分型系统。矢状位测量参数包括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颈椎前凸角(cervical lordosis,C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胸腰段后凸角(thoracolumbar junction angle,TLJ)。采用改良Abelin-Genevois(AG)矢状面分型将不同脊柱矢状面形态分为:AG1型,脊柱后凸顶点位于中、下胸段(T4~T11);AG2型,胸椎无明显后凸;AG3型,后凸顶点位于胸腰段(T12~L2);AG4型,后凸顶点位于上胸段(T1~T3)。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计算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信度。统计分析矢状位参数、AG分型与DISH骨化位置、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建立的DISH骨化CT分型系统根据脊柱各节段前外侧骨化的严重程度,将DISH骨化分为0~3级。分型系统观察者内ICC值为0.871,观察者间ICC值为0.874。结合Resnick的DISH诊断标准,97例(89.0%)患者存在连续4个骨化等级1级以上的脊柱节段。AG1型患者T4~T11节段骨化等级为(1.24±0.69)级,大于AG2型(0.84±0.71)级和AG3型(1.00±0.70)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101,P<0.001);AG3型患者T12~L2节段骨化等级为(1.44±0.87)级,大于AG1型(1.06±0.84)级和AG2型(0.72±0.63)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008,P<0.001);未发现AG4型患者。AG1~3型患者在T1~T3节段骨化等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03,P=0.738);在整个胸椎和腰椎(T1~L5)总骨化等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74,P<0.001),AG1型和AG3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4),但均高于AG2型(P<0.001)。结论新建立的DISH骨化CT分型系统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以用于DISH的精细化形态学研究,且证实DISH患者脊柱后凸顶点所在的区域更容易发生脊柱前外侧骨化。

  • 标签: 骨肥厚,弥漫性特发性骨骼 脊柱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 简介:摘要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药物治疗一般效果不佳。多数依靠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方法简单,但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改良手术即功能性手术充分发挥了新设备优势,术野照明好,切除位精确,损伤小,出血少,达到微创手术要求。术中术后患者痛苦轻、愈合好。同时因为保留了正常的组织结构,保留了止常的鼻腔生理功能,因而就避免了许多不良并发症,如医源性萎缩性鼻炎、干燥性鼻炎等。

  • 标签: 鼻炎 肥厚性 手术改进
  • 简介:病例报告患者男,59岁,间断性头痛1年余。无明显恶心、呕吐及其他自觉症状。近1月来四肢麻木、无力,以双下肢明显,行走费力。神经系统检查:颈2水平以下深、浅感觉减退,四肢肌力减退,以下肢明显。肌张力增高。双下肢腱反射亢进。双侧Hoffmann征、Babinski征(+)。血常规、血沉检查均正常。腰穿压力、脑脊液常

  • 标签: 肥厚性硬脊膜炎 病例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Chaer基因是诱发心肌肥厚的早期关键分子开关。国际顶尖杂志《自然?医学》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李红良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黄韧带位于椎板间,参与构成椎管后方边界。与其他脊往韧带相比,黄韧带寓含弹性纤维,可辅助椎旁肌控制椎体间运动、保持椎管及椎间孔后壁光滑、保证坐位及站立位时的脊柱稳定。Elsberg于1913年首先报道腰椎管黄韧带肥厚可导致腰痛及坐骨神经痛。由于骨化或增厚的黄韧带可以压迫脊髓或马尾产生一系列症状或体征,因此也是腰椎管狭窄症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

  • 标签: 腰椎 黄韧带 肥大 椎管狭窄 综述文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心室肥厚的诊断及心电特点。方法记录和分析5000例常规单导心电图,分别统计左心室肥厚及右心室肥厚的心电图特点及诊断要点。结果检出左室肥厚47例占0.94%,右室肥厚30例占0.6%。结论小儿左室肥厚比小儿右室肥厚发生率多见,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大通常伴有相应心房的肥大,故心房肥大时常提示可能有心室肥大。

  • 标签: 小儿左心室和右心室肥厚
  • 简介:摘要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是以心肌具有非对称性的,不均匀的肥厚为特征的,原因不明的心脏病。典型者室间隔肥厚远较游离壁明显,引起左室流出道狭窄,所以又名为原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IHSS)。偶尔可呈南心性肥厚,不伴梗阻;亦可心尖部肥厚,称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为本病的亚型。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家族发病较多,常可发生心律失常及早年猝死。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药物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