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采矿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向着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方向迈进。矿山机械设备在采矿企业日常运行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矿山机械设备故障分析与状态检 测。接下来,本文将结合 笔者相关工作经验,详细论述矿山机械设备故障 分析 与 状态检测 研究。

  • 标签: 机械设备 状态检 测 诊断研究  
  • 简介:摘要老年人及衰老相关性疾病、糖尿病等患病人群中植入材料周围的形成往往是受限的,而氧化应激是这类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近年来,生物材料在氧化应激微环境中的应用逐步受到关注,本文对氧化应激状态生物材料成能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了生物材料与氧化应激微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加深对各病理状态生物材料成机制的认识,同时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植入材料及设计新型的普适的生物材料提供依据和参考。

  • 标签: 氧化应激 骨生物材料 成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粒径大小对γ辐照中脱钙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中胶原结构的影响以及辐照保护剂的有效性。方法取同一供体的冻干皮质,依据Urist改良法制备不同粒径的(0.5~1.0 mm、1.2~2.8 mm、3.3~4.7 mm及5.7~7.0 mm)DBM样品,按照不同剂量分为:0 kGy、15 kGy、25 kGy及25 kGy(辐照保护剂),真空密封后储存于-80℃冰箱待用。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胶原表面形态,大体观察胶原表面结构损伤的程度;将样品按照0.2 g/ml生理盐水比例在50℃条件下72 h,利用浸提液颜色深度观察胶原被辐照损伤的程度;使用2,4-二硝基苯肼(吸光光度计法)测定样品中羰基含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钠凝胶电泳法(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测定样品中胶原分子量的变化;利用差示热量扫描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检测样品热变性温度以观察胶原热稳定性。结果样品浸提液颜色与γ辐照剂量相关度较高,未辐照样品浸提液颜色清亮,而在同粒径下随辐照剂量加大浸提液黄色逐渐加深,5.7~7.0 mm粒径组颜色相对较浅;25 kGy组相比于25 kGy+保护剂组浸提液颜色加深。扫描电镜观察到γ辐照导致胶原结构紊乱,纤维断裂,随着辐照剂量增大损伤区域增多,当粒径增大时,损伤区域有减少的趋势;相比于25 kGy组,25 kGy+保护剂组胶原结构性破坏减少。差示热量扫描法得出样品热交换曲线,随着粒径增大,热变性温度有增高的趋势,粒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F=189.4,P<0.001);同粒径间差异不明显。SDS-PAGE发现同粒径下γ辐照剂量愈大,胶原分子量愈小;同辐照条件下随粒径较小,高分子量胶原含量减少明显;225 kGy+保护剂组相比于25 kGy组,高分子量增多。羰基含量结果显示在同一粒径下,γ辐照使羰基含量增多,0.5~1.0 mm组(F=13.631,P=0.002),1.2~2.8 mm组(F=6.390,P=0.016),3.3~4.7 mm组(F=5.630,P=0.023),5.7~7.0 mm组(F=4.150,P=0.048)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粒径间随着粒径增大羰基含量逐渐减小但差异统计学意义(F=0.560,P=0.650)。结论γ辐照与胶原的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随着γ辐照剂量的增加,胶原损伤程度逐渐增加;DBM的粒径大小影响着胶原对γ辐照的敏感度,随着粒径的减小,DBM颗粒更易被γ辐照损伤;辐照保护剂在辐照过程中对胶原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 标签: 骨基质 胶原 辐射 γ射线
  • 作者: 华军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12-23
  • 出处:《建筑细部》2020年26期
  • 机构:陕西黄陵二号煤矿有限公司 陕西省延安市 727307
  • 简介:摘要:为掌握黄陵二2#煤层顶板临空侧上覆岩层顶板破断状态及最终形成的结构形态,分别利用钻孔窥视仪和高频电磁波CT系统对临空侧顶板破断状态进行测试,为黄陵二深埋特厚顶板工作面及巷道顶板灾害机理防治提供依据。

  • 标签: 黄陵二矿 211工作面 侧向顶板 破断状态 现场实测
  • 简介:摘要:由于当前我国的铝土品位不断地下降,笔者将结合物料平衡计算的方法,以及热平衡计算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同时会比较铝硅比为 3.5——6六个类型的铝土品位一水硬铝土,通过选矿拜耳法,以及串联法等生产氧化铝的物料能耗与消耗。且会针对选矿拜耳法和串联法进行相应的论证与推广,以求后续我国的低品位铝土作业能够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 老厂白龙井段 是老厂竹叶山坑的主要生产区域。近年来,先后在该区域探获多个锡铜多金属硫化矿体。本文 通过对其 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成矿规律及找标志的分析,进一步提出找方向,确保矿山生产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储量。

  • 标签: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成矿规律 找矿标志 找矿方向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明胶/海藻酸钠/硅酸镁锂水凝胶膜板,研究其体外化性能及体内异位成能力。方法从2周龄SD大鼠(SD大鼠均购自空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骨髓中提取BMSCs并用流式细胞术鉴定,设置实验组T1、T2、T3水凝胶分别混合P3代BMSCs,终细胞浓度分别为1×108/L、1×109/L、1×1010/L,对照组C不混合细胞。在1、3、7 d用钙黄绿素-AM/碘化丙锭染色检测细胞的存活率,7、14、21 d茜素红染色观察各组的化以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体内实验将4组水凝胶分别植入18只8周龄SD大鼠臀后侧肌袋内,术后1、2、4周取材,组织学观察成效果。两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流式鉴定细胞是BMSCs,并且在水凝胶中7 d存活率可达(92.43±0.73)%。体外培养14 d后实验组化结节的数量逐渐增多且T3[(211.33±17.16)个]高于T2[(56.67±7.64)个]和T1[(28.33±3.5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9.234,P<0.05),而对照组并无化结节的生成;7 d各组较高表达成骨相关转录因子基因而14 d高表达碱性磷酸酶(ALP)和钙素(OCN)基因。体内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2周开始形成软骨细胞囊泡、成骨细胞等,而对照组无成分化倾向。结论明胶/海藻酸钠/硅酸镁锂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BMSCs三维培养的载体材料,复合水凝胶混合的BMSCs具有良好的化能力,在体内具有较好的异位成能力。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三维培养 复合水凝胶 成骨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踝双平面截加自体软骨移植治疗内侧距软骨损伤合并距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行双平面截加自体软骨移植治疗的25例内侧距软骨损伤合并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4例,年龄36.5岁(范围:21~47岁)。所有患者于关节镜下评估软骨损伤范围及深度,Outerbridge分级为Ⅱ~Ⅳ度。手术经内踝前内侧切口,行内踝双平面截,下翻截块显露软骨损伤部位,完整切除异常软骨,使用刮勺彻底切除硬化囊壁,将来自同侧膝关节健康软骨移植至距软骨损伤区。收集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AH)、Karlsson-Peterson踝关节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记录并发症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数据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6个月(范围:12~36个月)。患者术后踝关节疼痛及功能情况明显改善,VAS由术前的(6.5±1.3)分降至术后的(1.9±1.3)分(t=8.13,P=0.00);AOFAS-AH评分由术前的(62.4±3.3)分升至术后的(88.0±2.4)分(t=-31.51,P=0.00);Karlsson-Peterson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59.8±2.7)分升至术后的(85.2±3.5)分(t=-25.50,P=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术前为(92.5±1.3)分,术后为(92.0±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P=0.065)。随访中无感染、移植软骨坏死、囊肿残留、截端不愈合、供区持续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双平面截加同侧膝关节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软骨损伤合并距囊肿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缓解患者踝关节疼痛并改善踝关节功能。

  • 标签: 移植,自体 距骨 骨囊肿 骨软骨损伤 截骨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即刻种植后组织引导再生(GBR)术对缺损再生的成能力。方法选取山西煤炭中心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单颗上前牙拔除后即刻种植合并唇侧缺损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使用Bio-Oss骨粉和海奥生物膜进行GBR术,对照组34例,自然愈合。使用锥形束CT于种植即刻、种植后6个月、种植后12个月测量种植体颈部肩台上方1、4、7、10 mm点处唇侧壁的厚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种植即刻至种植后6个月,两组种植体颈部肩台上方1、4、7、10 mm点处唇侧壁的厚度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后6~12个月,观察组种植体颈部肩台上方1、4、7、10 mm点处唇侧壁的厚度变化量分别为(0.12±0.08)mm、(0.11±0.06)mm、(0.10±0.08)mm、(0.08±0.06)mm,对照组分别为(0.51±0.15)mm、(0.40±0.10)mm、(0.39±0.07)mm、(0.25±0.07)m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18、4.647、4.007、3.507,均P<0.05)。两组种植后6个月种植体唇侧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后12个月,观察组种植体唇侧厚度为(2.87±0.49)mm,对照组为(1.51±0.41)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79,P<0.05)。结论GBR术能够保证成性细胞的优先迁移生长空间,以良好的成能力提供足够量完成缺损的结构性重建。

  • 标签: 牙种植,骨内 骨重建 骨再生 骨生成 生长面 牙骨质 骨代用品 外科,口腔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地质找技术也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但我国地质找技术依然比较单一化,无法满足当今矿业发展的需求且在地质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先进的找技术是地质矿业能够快速发展的前提,所以在原有地质找技术进行优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地质找更加的精准、有效,成为了广大地质找技术人员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就此分析地质找中一些基本常见的地质找技术手段,并提出在地质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标签: 地质找矿 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通过以往的研究和文献资料,本文对于银矿说处的地层和地理构造还有周边岩石的特点对于我国的银矿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于我国银矿的的相关找前景和未来的找方向进行了分析,以便于我国后续对于银矿勘测和开采进行相关研究。在后续工作中需要重点对于含有荧石矿区和火山岩地区的银矿进行重点勘测,并且在寻找银矿的研究下增加其他矿种的勘测。

  • 标签: 银矿 大型矿床 控矿规律 矿床类型 找矿方向
  • 简介:摘要 : 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对我国银矿 产出和分布的控制特点和 规 律:银矿赋 地层以泥盆系最多,其次是中元古界、石炭系等,按赋岩性则以碳酸盐岩最多,变质岩次之;古老地块边缘裂陷槽和增生带、区域性深大断裂及多组构造汇聚部位及陆相断陷盆地是我国银矿 产出和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海相火山岩、陆相火山岩、侵入岩控制着我国不同地区和类型的银矿 产出。分析了我国 大型、超大型银矿的找前景和方向,提出川大型、超大型银矿的重要找矿区,继续加强我国陆相火山岩型大型、超大型银矿的寻找和研究;重视在萤石矿床分布区、黑色岩系分布区找银矿及火山岩地区找银锰型矿床;充分利用银矿找钨、锡等其他矿种。

  • 标签: 银矿 大型矿床 控矿规律 矿床类型 找矿方向
  • 简介:摘要: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就需要适当的加快金属矿物的开采。首先我们需要做的是提高金属矿物勘探的水平,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找的速率。下文将具体分析一些金属矿物勘查中所常用的技术,并且分析其优缺点,帮助相关部门进行合理运用。

  • 标签: 金属矿勘察 地质找矿技术 创新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层皮质片夹层植技术对恢复美学区三维缺损患者的安全性及长期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第四门诊部,并使用双层皮质片夹层植技术完成上前牙区三维重建患者24例,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37.8±13.4)岁(20~54岁)。将取自患者下颌外斜线的自体块片切成2块皮质片,分别固定于唇、腭侧恢复缺损壁,两片间充填自体碎,整个植区域覆盖异体胶原或骨粉和胶原膜。测量增量前缺损大小及增量后的重建尺寸,种植体植入时植区域的体积变化,统计块成活率、种植体存留率及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24例患者(35个位点),随访(7.1±1.9)年。自体的成活率100%(24/24),种植体存留率100%(35/35)。水平向和垂直向的增量分别为(6.47±2.46)和(5.01±1.12) mm,吸收率分别为9.0%和10.9%。其中1例在随访9年时发生植体周黏膜炎,其余种植修复体唇侧龈缘稳定。共12牙位修复后5年后锥形束CT显示,种植体唇侧板厚度>1.5 mm。结论应用双层皮质片夹层植技术重建三维缺损安全有效,联合使用异体骨胶原或骨粉和胶原膜可进一步减少吸收。

  • 标签: 骨移植 自体骨 骨缺损 引导性骨再生
  • 简介:摘要:“晶与艺术”是珠宝、玉石类艺术设计专业的新型话题,是人们了解晶与艺术的一个台阶。晶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法割裂。当今新观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手段日新月异,不断改变正在前进和发展中的晶事业,只有建立丰富的晶审美意识、技术意识、人文意识,才能打造良好的晶艺术之路,促进晶艺术向更广更深的层次推进。

  • 标签: 矿物晶体 艺术 设计 文化
  • 简介:摘 要 :在广西贵港 -平南多金属成矿带中,铅锌是多金属矿床的主要有机组成部分。笔者针对矿床的类型和规模的问题,综合考量了控因素、地质条件等因素特征,结合野外地质工作的实践经验,并归纳梳理了相关的资料,最终得出结论,依据矿床成因其归属于中一高温热液裂隙充填型,规模上看属于中型矿床。从贵港 -平南田实际的情况出发,以各大中型矿床化类型为前提,综合考虑实际的地质条件,阐述未来找的发展目标,以及其未来的远景发展。

  • 标签: 铅锌多 金属矿,贵港 - 平南矿岩 ,找矿远景
  • 简介:摘要:广西兴业县旺冲矿区稀土位于 华南板块华夏陆块钦州褶皱系的六万大山凸起带(Ⅲ 12)上,勘查区大部分被 晚二叠世至中三叠世的花岗岩所占据。离子吸附型稀土赋矿层位主要为天井冲单元( P1T)中粗粒斑状含褐帘、角闪黑云钾长(二长)花岗岩风化壳,经过初步普查发现和圈定了 1个稀土工业矿体,矿体严格受花岗岩母岩和花岗岩风化壳发育和保留程度(地形条件)控制,矿床类型为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

  • 标签: 稀土矿 普查 兴业县旺冲 矿床成因 找矿标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单边外固定支架行搬运技术治疗肱骨大段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骨关节科治疗的9例肱骨大段缺损患者资料。男5例,女4例;年龄21~41岁,平均29岁。缺损原因:外伤导致缺损2例,慢性骨髓炎6例,骨肿瘤1例。缺损长度4.2~9.0 cm,平均5.9 cm。手术安置单边外固定支架,术后7~10 d定期调整外固定支架行搬运,逐步恢复肱骨长度,复查X线片见有3~4层皮质后,可拆除外固定支架。记录肱骨延长长度、延长率、骨折愈合时间、外固定支架携带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同时记录并比较术前与术后15个月上肢功能评分(DASH)。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5~36个月(平均19个月)随访。延长长度平均5.9 cm,延长率平均26%,平均愈合指数为31 d/cm。愈合时间平均8.3个月,外固定支架携带时间平均10.8个月。DASH评分从术前的(25.0±2.4)分改善至术后15个月的(12.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肱骨大段缺损均得到良好的矫治,除1例暂时性的桡神经麻痹外,其他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肩肘关节功能基本正常。结论采用单边外固定支架行搬运治疗肱骨大段缺损可较快治疗缺损,恢复患者的上肢功能。

  • 标签: 肱骨 骨延长术 外固定器 大段缺损 Ilizarov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