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裂孔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X线可见食管粘膜增粗、毛糙,少数患者食管下段出现多发性毛刺状浅龛影,食管下段多见痉挛,食管排空功能减低,钡剂滞留,囊形成。B环形成,贲门切迹改变。胃镜检查食管腔内可见胃底粘膜,贲门切迹改变,有时可见囊。粘膜充血水肿,齿状线不清晰或增厚发白,贲门口扩大。结论数字胃肠机检查对食管及其病变整体表现占优势。可获得腔内形态结构及其细节更多信息。结合食管运动功能进行研究,使诊断更加客观全面和准确。

  • 标签: 数字胃肠DR CT 胃镜食管裂孔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裂孔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对20例食管裂孔的临床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早期症状完全缓解率可高达80%~90%,少数为47%,仅5%完全失败,约10%复发反流。结论食管裂孔同时存在幽门梗阻,十二指肠淤滞;食管裂孔和巨大裂孔食管裂孔怀疑有癌变采取手术治疗。

  • 标签: 食管裂孔疝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食管裂孔诊疗体会。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内科治疗目的在于减少和防止胃食管反流,尽量避免胃底入胸腔。治疗主要靠生活调理。

  • 标签: 食管裂孔疝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食管裂孔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室2008年至2012年10例运用腹腔镜治疗管裂孔的临床资料,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结果成功率100%。结论腹腔镜治疗食管裂孔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食管裂孔疝 腹腔镜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份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分为外源性支气管哮喘,内源性支气管哮喘。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并引起气道狭窄及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加而反复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痰白有气泡不易咳出,并在后半夜和清晨发作居多。食管裂孔为最常见的一种膈,当一部分胃经膈肌上扩大的食管裂孔向上进入胸腔即形成食管裂孔,降低了抑制胃液反流功能,胃液反流至食管内,致使气管酸化,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而哮喘的发作时呼吸困难肺部下压横隔使食管裂孔增宽,同时氨茶碱的应用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又可加剧胃-食管反流。所以,治疗时要两病同时治疗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食管裂孔疝 抑制胃-食管反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食管裂孔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32例食管裂孔患者的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食管裂孔表现为心影后方大小不等软组织囊影,通过食管裂孔与膈下胃相延续,囊影内见高密度对比剂,不同形态“葫芦征”,膈肌食管裂孔增宽。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可为食管裂孔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食管裂孔疝
  • 简介: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修补联合抗返流术的手术后护理要点。方法总结潍坊市人民医院2008年5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8例食管裂孔患者行完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修补联合胃底270°部分折叠术(Toupet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1.5~3.0h,术中出血量50~150ml,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4~48h,进食时间36~72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6d;无胃食管穿孔、大出血、气胸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随访时间1~50个月,42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6例临床症状部分缓解,无明确复发患者。结论完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修补联合抗返流术是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个体化的修补方式,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食管裂孔 腹腔镜 外科手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80岁,因右侧腹股沟可复性肿块1周于2012年8月22日入院。入院查体: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5cm×4cm大小包块,质软,边界清,不入阴囊,平卧可回纳,回纳后压住内环体表投影处包块不再突出,外环口扩大明显。右侧腹股沟韧带外下方可触及3cm×3cm大小包块,质软,无压痛,平卧后不能完全回纳。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股疝 入院查体 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区 体表投影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常州三联星海公司生产的整套锥形网塞和成形补片对68例老年腹股沟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术。结果本组68例全部手术治愈,无手术死亡及复发病例。结论此术式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特别适合老年腹股沟底部较宽阔的生理特点,术后可减少复发率和并发症。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老年人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在我院接受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患者24例给予手术护理,密切观察术后治疗效果。结果24例老年腹股沟患者接受手术护理后,存在有轻微疼痛感,23例患者在手术后1-2天可以下床活动,患者出院后4个月至1年半内均无复发。结论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术前术后全面并正确的护理配合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恢复有很大的影响。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老年腹股沟疝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使用普理灵装置行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修补术中的经验。方法总结2007年1月~2010年1月用普理灵装置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52例患者;观察手术时间、术后自主能力的恢复、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与传统修补手术相比,普理灵装置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符合人体的生理解剖,操作简单,环充填物设计合理,术后疼痛轻,修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裂孔(Ⅰ期)的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有特发性黄斑裂孔(Ⅰ期)的白内障患者30例(3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观察分析术前和术后视力、黄斑裂孔的变化。结果术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裂孔无明显变化。结论选择对合适的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裂孔(Ⅰ期)的患者施行白内障手术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白内障 特发性黄斑裂孔 超声乳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平片无张力修补与环充填式修补治疗腹股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股沟患者21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采取环充填式修补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慢性疼痛率、异物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之间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复发情况等基本一致,但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可降低患者的慢性疼痛率及异物感率,治疗费用较低,减轻其经济损失。

  • 标签: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疝环充填式修补术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传统补术的比较,探讨腹腔镜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0例腹股沟患儿,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组,各3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复发率和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腹腔镜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小儿腹股沟较为理想的选择。

  • 标签: 小儿腹股沟疝 腹腔镜疝补术 传统疝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无张力修补术对患有腹股沟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76例患有腹股沟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临床传统修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无张力修补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腹股沟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修术操作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共计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术期出现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无张力修补术对患有腹股沟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人工补片(巴德补片)行无张力修补术在基层的应用,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应用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法治疗临床病例54例病例(其中4例为双侧斜)分析。结果全组患者疗效满意,平均住院5d,最早4d出院。次日下地,进食,无切口感染,1例切口皮下组织液化,2例发生尿潴留,2例术后疼痛,本组1例患者术后2月复发。结论该手术符合人体正常的生理解剖,操作简便,复发率低,值得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腹股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1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6例腹股沟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环填充式(环填充组)与平片式(平片组)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异物感及尿潴留的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X2=0.529,P>0.05)。结论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疗效相近,均具有修补效果好、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均为较佳的无张力修补术式。

  • 标签: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