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升药品检所人员进行食品的能力。方法从检验标准、检验方法学验证、滴定液配制、平行样试验精密度计算四个方面分析食品和药品检的不同之处。结果与结论药品检所在开展食品时要特别注意食品和药品检的区别,要固定进行食品的人员、仪器、设备,要迅速提升食品能力,为行政监管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 标签: 食品检验 药品检验 不同之处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食品理化检验样品准备、样品抽取过程中的要求,通过相关的培训项目,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自身的工作操作水平,从而提高食品理化检验工作的精确率,以下提出的可行性措施,希望可以促进食品事业的安全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 标签: 食品安全 样品抽取 仪器 要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食品中硫酸标准液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根据HPLC含量测定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测定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数据,通过不确定度来源分析,探讨硫酸标准液的不确定度分析方法。结果分别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再计算合成不确定度,最终给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和置信水平。结论该方法作为评价食品中硫酸标准液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 标签: 食品 硫酸标准液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食品品检所是国家对食品药品质量实施技术监督检验的法定机构,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市级食品品检所的现状,浅析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技术优势,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促进市级食品品检事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所 建设 投入 发展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我所仪器设备的管理模式及采购、验收、SOP制定、量值溯源、状态标识、使用记录、档案管理等关键环节的经验,为其他市级食品品检机构的仪器设备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食品药品 仪器设备 量值溯源
  • 简介:食品测技术专业是一门具有很强技术性和实践性的专业,为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食品测人员,设置符合岗位需求的课程就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食品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结合大量重庆地区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设置以及工作岗位任务与职业能力分解等角度介绍了课程设置,为广大兄弟院校课程设置提供一定的借鉴.

  • 标签: 食品检测技术专业 课程 工作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五种血标本样品管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评价其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空腹健康受检者,用五种血标本样品管进行采血实验;观察其血清凝固、分离情况并进行急诊生化项目检测,分析其结果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五种样品管血凝效果存在一定差异,研究五种血标本样品管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研究其不同样品管血凝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样品血管的选择。

  • 标签: 采血样品管 血凝时间 生化检验
  • 简介:目前,在我国食品中有害残留物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加强食品中有害残留物检测是确保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研究总结归纳了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工业用甲醛、多环芳烃残留检测中需要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并对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标签: 有害残留物 样品前处理技术 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以往在药品检过程中对检验数据及检验结果都是以RSD进行评价,实际上,测量误差本身就是一个不可知的量,因此用误差来表示实际的测量结果是不准确的。而不确定度则表示在实验测量结果中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测量值不能确定的程度,用于表示被测量的真值存在于某一个量值范围的评定,真实地反映出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是一个确定的值,因此,使用不确定度对数据及结果进行评定比使用RSD更合理、也更科学。

  • 标签: RSD 不确定度 可信程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52号《进出口乳品检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已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局长支树平2013年1月24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进出口乳品检检疫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 标签: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监督管理办法 进出口商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乳品质量 安全监督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从人员、设施、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影响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几点因素,以确保食品微生物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

  • 标签: 无菌 微生物 检验
  • 简介:摘要食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在食品过程中,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很重要的。在食品过程中,应严格从检验流程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从样品抽取、制备、校准仪器设备、配制试剂、选择检验方法、控制实验室环境、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及对相关检验项目的检查等几方面,确保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

  • 标签: 食品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和卫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给食品微生物的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由于食品的种类较为繁杂,且品种相对较多,从而给微生物检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虽然我国在食品微生物的检验上有着标准的方法和步骤,但检验人员工作的偏差还是有可能影响检验的质量。如何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现已成为检验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从人员、设施、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影响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几点因素,以确保食品微生物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

  • 标签: 无菌 微生物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营养米粉类食品中阪畸肠杆菌的检出率。方法对同一份营养米粉类样品,用两种方法进行前增菌,一种方法是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GB4789.40—2010,另一种方法是在取检样相同的情况下,比GB4789.40—2010所规定的BPW稀释液多4倍进行前增菌,目的是确保增菌液的液体状态,相同时间相同温度前增菌后,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mLST—Vm增菌,再接种阪畸肠杆菌显色培养基,转种TSA平板进行色素试验,再进一步生化鉴定。综合菌落形态和生化特征,判断是否阪畸肠杆菌。结果用两种前增菌方法对97份婴幼儿配方食品类的营养米粉进行前增菌培养,按国家标准GB4789.40—2010所规定的前增菌方法的阪畸肠杆菌的检出率是8.25%(8/97)。另一种前增菌方法的检出率是14.43%(14/97),两种增菌方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国家标准GB4789—2010所规定的前增菌方法未检出阪畸肠杆菌的,通过增加前增菌液BPW后,能检出阪畸肠菌杆。结论在取样品量不变的前提下,对吸水性较强的检样,增加前增菌液BPW后,能提高阪畸肠杆菌的检出率。

  • 标签: 营养米粉类食品 阪畸肠杆菌 前增菌 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