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英国医生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因寄生虫感染引起缺铁性贫血的病人中,几乎没有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而经常用铁锅炒菜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却极易旧病复发。医学研究为这一奇怪的现象做出了解释:如果有过量铁存在,铁蛋白可继续结合铁达到饱和。饱和的铁蛋白与游离的铁能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作。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病人 铁蛋白 类风湿病 铁锅 人中
  • 简介:九十年代以来,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理以及临床治疗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RA的发生以及迁延不愈是病原体与遗传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体内免疫反应的启动与抗原呈递细胞、主要组织相容复台体(MHC)和T细胞受体(TCR)的T细胞三者密切相关.细胞因子在RA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RA传统药物治疗模式变化的同时.各种生物制剂的研究开发为RA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RA 临床治疗 遗传基因 发病机理
  • 简介:<正>邻居王大妈患有类风湿关节炎10来年了,两只手僵硬变形,犯起病来,苦不堪言,红、肿、热、痛不说,浑身都不舒服,四处求医,病情一直时好时坏。其实只要我们看看大街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各种广告,只要听听那些关节粗大的患者平时如何小心翼翼,就会觉得这种病是很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近端 栗主 自身抗体 免疫球蛋白 风湿病专科
  • 简介: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部分又为疑难病,迄今尚无特效疗法.我院自1995年,应用自制的祛痹止痛散治疗54例,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症状及主要参考指标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无改善.1.5治疗结果54例中临床治愈6例(风关4例,类风关2

  • 标签: 风湿热 类风湿性关节炎 祛痹止痛散 中国传统医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结果 针灸组与消炎痛组治疗RA疗效相似(P0.05),方法 将45例RA患者随机配对以1∶2分为针灸组(30例)和消炎痛组(15例),表2 针灸疗效与病程和关节功能的关系疗效  病程(年) 关节功能 <1/2 1~2 2~3 >3 Ⅰ Ⅱ Ⅲ 显效 0 0 1 0 1 0 0 有效 3 2 1 1 4 2 1 改善 3 6 3 5 5 9 3 无效 0 1 1 3 0 2 3 有效率(%) 100 88.8 83.3 66.6 100 84 57 2.3 针灸治疗前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的改变

  • 标签: 关节炎临床研究 治疗类风湿 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摘要探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辨别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证型及主要症状,通过对比说明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优势及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疗法
  • 简介: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中有5%产生抗双链DNA抗体,358例活动性RA患者被随机分入①组,10mg/kg组中60%显著好转

  • 标签: 关节炎新疗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简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累及滑膜的慢性炎性疾病,可伴有发热、不适、疲劳及体重下降等全身表现,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它常发生于30~50岁左右的人群,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2~3倍,并且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不同于年轻人的是,60岁以后发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常仅有轻度关节炎,无明显类风湿结节,大多数病人逐步形成对称性疼痛、肿胀、外周关节僵硬而累及末梢指趾关节,大关节如肩关节常被累及。另外,60岁以后发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

  • 标签: 老年人 类风湿性关节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心理护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发挥机体的代偿功能,使其丧失的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获得恢复和改善并增强其对未来生活充满自信心。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心理护理
  • 简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漫长,致残率高,病因尚未明确,至今无特效药物、疗法和预防措施,但早期诊治,可控制病情发展,通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采取通当有效易于接受的健康宣教,可避免和预防期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加重,防止和减少关节骨的破坏,尽可能保持受累关节功能。

  • 标签: 类风湿 关节炎 健康宣教
  • 简介:卫生部医药卫生研究中心的资料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患类风湿病时间达到2年者,其骨破坏率为50%,5年者为75%,20年者高达90%。更令人吃惊的是,患类风湿性关节炎5年以上者,致残率可能高达五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后2年以内如能得到及时治疗,则其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一部分可自行缓解;如得不到及时治疗,

  • 标签: 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诊断 蚂蚁制剂
  • 简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由免疫、内分泌、感染、遗传、环境等多因素参与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呈全球分布,我国患病率为0.32%-0.36%,西方国家为1%。迄今为止,针对RA临床上尚缺乏根治方法和预防措施。由于它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增加社会和经济负担,因此对它的研究也就变得更加迫切。近年来从细胞因子的角度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对RA发病机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其中发现肿瘤坏死因子(tumourneerosisfactor,TNF)在RA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以TNF/TNFR为治疗靶向的抗TNF治疗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并被认为开拓了治疗RA的新思路。

  • 标签: 抗肿瘤坏死因子-Α 类风湿关节炎 NF治疗 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FACTOR 发病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