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患者12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施加护理风险管理。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颈动脉狭窄 支架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颈动脉内膜剥脱(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围手术期及中远期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于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 329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CAS组和CEA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年龄(t=0.098,P=0.023)、饮酒情况(χ2=8.055,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EA组合并不稳定斑块较多(χ2=4.392,P=0.038),CAS组合并较多双侧病变(χ2=9.673,P=0.038)。围手术期,CEA组应用甘露醇较多(χ2=78.614,P<0.001),CEA组切口/穿刺点并发症(χ2=5.158,P=0.035)、肺部感染(χ2=6.355,P=0.013)、脑过度灌注综合征(χ2=5.158,P=0.035)、颅外神经损伤(χ2=23.760,P<0.001)均多于CAS组,CAS组急性肾衰竭(χ2=10.393,P=0.001)较多。术后两组存活率及侧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脑出血、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AS组中位生存时间53.195个月(95%CI:52.040~54.350),CEA组中位生存时间54.492个月(95%CI:53.790~55.1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CEA组含有更多的不稳定斑块病变,却有更低的围手术期卒中率,支持不稳定斑块患者应倾向于内膜剥脱治疗。脑过度灌注综合征风险CEA组高于CAS组,CAS在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及伤口局部并发症方面显著优于CEA。两组患者远期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一站式"同期颈动脉支架置入(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和分期序贯CAS+OPCABG两种式围手术期情况及早期随访资料,评估"一站式"同期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北京安贞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因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行CAS+OPCABG杂交手术的患者共26例,其中12例采用了"一站式"同期CAS+OPCABG、14例采用了分期序贯CAS+OPCABG,对其围手术期及术后3个月随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的累计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胸腔引流量、呼吸机辅助、ICU滞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中出血量多于分期组,但两组均无二次开胸止血发生。术后住院天数同期组显著少于分期组。分期组围手术期发生脑梗塞、心肌梗死各1例,同期组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及脑梗塞发生,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均无新发脑梗塞,颈动脉超声支架均通畅,心功能分级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站式"同期CAS+OPCABG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尤其对于心肌缺血症状重或重度左主干病变的患者推荐首选同期手术。优化抗凝方案和减轻颈动脉窦反射是需要继续研究的主要问题。

  • 标签: 杂交手术 同期手术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普勒超声斑块回声特征与颈动脉支架植入(CAS)围期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行CAS的31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回声斑块组(n=50)、混合回声斑块组(n=79)和强回声斑块组(n=187)。比较三组的基本资料和围期并发症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AS围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低回声斑块组、混合回声斑块组和强回声斑块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情况、合并疾病、双侧病变、手术左右侧、支架类型和后扩张情况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合并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6.0% 比39.2% 比 29.4%,χ2=12.551,P=0.002);三组患者围期死亡、心肌梗死、急性肾衰竭和支架并发症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CAS围期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0.0%(5/50)、3.8%(3/79)和1.1%(2/187),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05,P=0.006),其中低回声斑块组与强回声斑块组围期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回声斑块是CAS围期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566,95%CI:2.078~75.971,P=0.006)。结论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多合并低回声斑块,颈动脉超声提示低回声斑块的患者行CAS围期脑梗死发生率较高,同时低回声斑块是CAS围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斑块回声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缺血性卒中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治疗期间使用围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11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围期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颈动脉狭窄术后患者采取围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好地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用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有无并发症的发生,收集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患者对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围手术期应用护理干预的评价较好、满意度较高。结论:护理干预对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的临床效果明显,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海绵窦区 硬脑膜动静脉瘘 血管内栓塞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用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有无并发症的发生,收集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患者对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围手术期应用护理干预的评价较好、满意度较高。结论:护理干预对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的临床效果明显,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海绵窦区 硬脑膜动静脉瘘 血管内栓塞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剥脱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围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颈动脉内膜剥脱治疗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35例(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随机分为围期优质护理的观察组(17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8例),观察情绪状况、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并发症发生率低,满意度评分高,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给予颈动脉内膜剥脱治疗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围期优质护理,能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且有利于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借鉴。

  • 标签: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围术期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高分叉颈动脉狭窄患者施行颈动脉内膜切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月到2020年1月收治的169例于手术显微镜下施行颈动脉内膜切除颈动脉狭窄患者(147例为非高分叉颈动脉狭窄,22例为高分叉颈动脉狭窄)进入研究,其中高分叉颈动脉狭窄患者中采用切断二腹肌后腹辅助暴露颈内动脉斑块远端;术后1周内行颈部CTA/DSA检查明确颈动脉狭窄是否完全解除,术后半年和1年时行颈部血管超声复查明确颈动脉是否再狭窄。回顾性比较2组患者在手术疗效、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复查结果方面有无差异。结果2组患者术后颈动脉狭窄均完全解除;2组患者间新发脑梗死、暂时性神经功能损伤发生比例(4.5% vs. 2.0%;9.1% vs. 3.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现颈动脉再狭窄,高分叉颈动脉狭窄组患者的二腹肌功能无明显异常。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中切断二腹肌后腹能够较好地暴露高分叉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内动脉斑块远端,从而为有效解除颈动脉狭窄提供便利,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高分叉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二腹肌后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疾病特点,总结颈动脉内膜剥脱期间加强围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治疗的94例颈动脉狭窄疾病患者,均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治疗,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随机法分组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各47例。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患者知情同意参与。结果: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伤口血肿以及脑过度灌注发生率4.25%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预见性护理 术后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联合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30例颅内动脉瘤夹闭联合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焦虑情绪S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焦虑情绪SAS评分均显著降低,而其中实验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焦虑情绪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联合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焦虑和神经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

  • 标签: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支架置入术后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浙江省台州医院行颈动脉支架植入的12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采用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自制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庭功能、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F-36评分及FACESⅡ-CV评分、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提升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家庭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微信 以家庭为中心 延续护理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行为模式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患者治疗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的患者9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术前术后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医疗组专家共同参与制定针对性的心理行为模式进行围手术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表(SDS)评分以及心率、血压变化。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为(43.22±3.73)分、(34.71±7.62)分、(63.22±3.73)次/min、(111.24±8.53)mmHg和(73.43±7.62)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22±4.12)分、(37.92±6.91)分、(81.98±4.14)次/min、(130.43±32.21)mmHg和(78.52±5.51)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采用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可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消除恐惧及抑郁等不良心理因素,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心理学,医学 颈动脉狭窄 支架 假体和植入物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颈动脉超声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到12月间收治的颈动脉粥斑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并以同期到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查,比较两组受检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RI、PI、D/S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60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共检出颈动脉斑块126处,其中,稳定斑块57处,占比45.24%,易损斑块69处,占比54.76%,前者略低于后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对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形态、稳定性以及新生血管血流状态、微灌注状态进行充分诊断,为患者的病情预测与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易损斑块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支架置入手术完成以后,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20年3月份到2022年3月份在我院内进行心脏支架置入手术治疗的患者400名作为相应的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处理,一组命名为研究组,另外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中患者为200名,对照组中的患者为200名,在对照组中只针对患者的日常饮食以及平时的身体体征等进行相关数据检测和指导,对研究组中的患者则观察其相关功能恢复的时间,并且对其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在护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研究组中患者的并发症概率低于对照组中的患者。结论:对于接受心脏支架置入的患者而言,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通过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解决安全隐患问题,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 标签: 心脏支架置入术 安全隐患 护理措施 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