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未对大陆国家远海群岛的基线划定方法作出明确规定。实践中,包括我国在内绝大多数国家的立法实践倾向于将其远海群岛视为整体划定直线基线,但这些实践往往因缺乏法律依据而产生争议。随着丹麦、挪威、法国、澳大利亚、英国、西班牙、葡萄牙、中国等17个沿海国将其远海群岛视为整体适用直线基线的成功实践,这些普遍的、一致的代表性实践逐步形成具有“一般性”的国家惯例,伴随多种形式的法律确信,已逐渐形成习惯国际法规则。大陆国家可以在其远海群岛主张习惯国际法下的整体性地位并划定“自成一类”的直线基线,但必须遵守一定的限制条件。

  • 标签: 大陆国家 远海群岛 直线基线 习惯国际法
  • 简介:摘 要:对三种长基线测阵航路设计进行仿真对比,提出一种适用于长基线导航定位系统测阵的航路,仿真计算和海试结果表明,该航路有效缩短了测阵时间,简化了繁琐的现场操作,满足大范围测阵要求,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 标签: 航路优化设计 长基线导航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兰 陈勇 许芷菡 严超 张俊 张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025,西门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CT科研合作部,上海 201318,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胃肠外科 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 上海市胃肿瘤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上海 200025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线CT对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上海瑞金医院85例伴有腹膜或肝脏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收集患者临床因素,包括体力状况(PS)评分、病灶部位、肿瘤指标;收集影像学因素,包括原发灶最长径、最大截面积及CT值、病灶强化是否均匀、CT血管壁外侵犯评分(ctEMVI)、转移淋巴结最大短径、胃周淋巴结是否融合及坏死、有无融合的大块淋巴结、肝脏转移灶最大截面积及CT值、腹膜转移CT评分、腹膜转移结节最大直径。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分析指标的组间预后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用于确定PFS和OS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原发灶最大截面积、平扫CT值、延迟期CT值和延迟期CT比值高、低风险组患者的PFS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灶最大截面积高、低风险组患者的PFS和OS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中,原发灶最大截面积、平扫CT值、延迟期CT值、延迟期CT比值及转移淋巴结最大短径是PFS的风险因素(P<0.05);PS评分、CA724、原发灶最大截面积、肝脏转移灶最大截面积和腹膜转移CT评分是OS的风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中,原发灶最大截面积、平扫CT值是晚期胃癌患者PFS的独立风险因素(HR=0.41、2.50,P=0.009、0.006);PS评分、CA724、腹膜转移CT评分是患者OS的独立风险因素(HR=46.78、6.26、92.92,P=0.026、0.009、0.007)。结论基线CT上原发灶大小、病灶CT值以及腹膜转移CT评分可作为单部位远处转移不可切除晚期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风险因素,基线CT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具有一定的生存预测价值。

  • 标签: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转移 生存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受眼科治疗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在接受玻璃体注药术、激光光凝术治疗后恢复术前呼吸状态的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并接受手术的ROP早产儿临床资料。在接受玻璃体注药术、激光光凝术治疗后恢复术前呼吸状态根据ROP术后48 h内是否恢复呼吸基线将患儿分为恢复基线组和未恢复基线组。收集相关病历资料,包括术前呼吸基线和术后(24 h、48 h、72 h、96 h、5 d和7 d)的呼吸状态,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手术时矫正胎龄,手术时体重,激光点数,手术地点。分析所有早产儿在ROP手术后恢复到术前呼吸基线的时间及影响因素。连续变量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类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 精确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86例ROP患儿,其中157例患儿在接受治疗48 h内未恢复到术前呼吸基线。术后48 h内未恢复基线组患儿的来源、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手术时矫正胎龄、手术时体重、术前呼吸支持比例与48 h内恢复基线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组的手术方式及手术地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注药术组患儿在24 h、48 h、72 h、96 h时恢复呼吸基线比例与光凝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7%比14%,82比33%,86%比58%,89%比76%;均P<0.01),在治疗后5 d和7 d 2组患儿回基线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比86%,95%比92%;均P>0.05)。在治疗48 h后未恢复呼吸基线的157例患儿中,108例(68.8%)需额外给氧,而153例(98.5%)需要更密集的呼吸支持方法(P<0.001)。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中,接受光凝术治疗的患儿在48 h内恢复呼吸基线的可能性较注药术患儿小(OR=0.099,95%CI:0.060~0.164),其独立危险因素为手术时矫正胎龄小(OR=1.147,95%CI:1.009~1.302)。结论ROP患儿接受玻璃体内注药术较接受激光光凝术在术后能更快回到呼吸基线状态,且差异持续最多4 d。接受光凝术治疗的患儿手术时矫正胎龄越小,在48 h内恢复呼吸基线的可能性越小。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激光光凝 玻璃体内注药 呼吸基线 麻醉
  • 简介:摘要:信息安全定量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安全闭环控制的管理方法,它将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配置规范。定量评价结果可作为系统建设、维护过程安全加固的参考依据;还可以在任意一个阶段对系统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并对其是否处于可接受的程度进行评估。为企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安全控制,包括入网测试、工程验收和运营和维护,以推动安全管理。

  • 标签: 定量分析 安全控制 安全基线 定量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健康定量CT(QCT)大数据项目2018—2019年入组人群的基线特征。方法以中国健康定量CT大数据项目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符合标准的入组人群为研究对象,骨密度和腹内脂肪的测量采用Mindways的定量CT Pro Model 4系统。描述性分析入组人群的年龄、性别、地区分布以及身高、体重、腹围、血压、血常规及血生化等健康指标的基线情况,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性别对骨密度和腹内脂肪年龄变化趋势进行趋势检验。结果经对主要指标的纳入排除标准及异常值筛选后,最终86 113例纳入本研究,入组率为92.47%,其中女性35 431例(41.1%),男性50 682例(58.9%),男女比值为1.43。总体年龄为(50.3±12.7)岁,男性为(50.2±12.8)岁,女性为(50.4±12.5)岁,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地区划分,华东地区入组最多,共43 833例(50.90%),其次为华中地区16 434例(19.08%),东北地区最低2 914例(3.38%)。与主要研究结局相关的健康信息指标入组率基本在70%以上,且两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骨密度为(139.33±46.76)mg/cm3,男性为(135.90±36.48)mg/cm3,不同性别骨密度整体表现为随年龄递减趋势(均P<0.001);女性腹内脂肪面积为(116.39±56.23)cm2,男性为(191.67±77.07)cm2,不同性别整体表现为随年龄递增趋势(均P<0.001)。结论基于QCT测量的基线骨密度和腹内脂肪均存在性别差异且年龄趋势不同,健康信息指标也有性别差异;此外,由于纳入数据的地区差异,也需考虑地区因素。

  • 标签: 健康状况 内脏脂肪组织 骨密度 定量CT 大数据
  • 简介:摘要:针对多基线相位差干涉测量中的"解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多个基线相位干涉仪对同一目标不同时刻的相位信息进行联合处理,根据测量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得到两个模糊函数,并利用二次曲面拟合的方法将这些函数进行拟合。该方法解决了多基线相位差干涉测量中噪声干扰和高分辨率数据处理带来的难题。理论分析证明了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多基线相位差干涉测量中。

  • 标签: 无源定位 多基线相位干涉仪 参差 角度模糊
  • 作者: 房媛 张媛 李真 桑少伟 杨孝荣 张同超 殷晓霖 满金宇 吕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济南 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济南 250012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济南 250012 山东大学临床研究中心,济南 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济南 250012 山东大学临床研究中心,济南 25001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山东省丘陵农村自然人群队列的研究方法及调查对象的基线特征,为开展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及危险因素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2019年对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孔村镇和孝直镇20~79岁常住居民进行基线调查,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查和血液、唾液采集,建立山东省丘陵农村自然人群队列,对主要基线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10 296名调查对象纳入研究,基线平均年龄为54.45岁,其中男性占40.6%。队列调查对象中88.3%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62.1%以务农为主要职业,90.7%为已婚。吸烟者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占45.6%和0.9%,饮酒者分别占65.8%和3.0%。依据调查资料中研究对象的自我报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肿瘤的患病率依次为19.8%、3.2%、2.8%、2.7%和1.2%。结论山东省丘陵农村自然人群队列为评估丘陵农村地区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提供了重要资源,为疾病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农村人口 慢性病 队列研究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线18F-FDG PET/CT原发灶代谢参数对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间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35~85岁)确诊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18F-FDG PET/CT检查。获取18F-FDG PET/CT原发灶代谢参数:SUVmax、SUVmean、SUV峰值(SUVpeak);以40%SUVmax阈值作为体素边界,测量原发灶肿瘤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采用ROC曲线得出PET参数判断疾病进展的最佳阈值。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黑色素瘤特异性生存(MSS)和无进展生存(PFS)与PET代谢参数间的关系。结果中位随访15.4个月,20例病情进展,7例死亡。ROC曲线分析示,SUVmax、SUVmean、SUVpeak、MTV和TLG的最佳阈值分别为3.95、2.45、2.65、3.60 cm3和14.85 g (AUCs:0.742、0.790、0.728、0.655、0.693;P值:0.016、0.004、0.022、0.121、0.053)。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表明,SUVmax、SUVmean、SUVpeak、MTV和TLG是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FS的预后危险因素(χ2值:4.06~8.35,均P<0.05)。多因素分析示,MTV[风险比(HR)=3.09,95% CI: 1.08~8.86,P=0.036]和TLG(HR=3.36, 95% CI:1.11~10.14,P=0.031)是PF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但不是MSS的预后危险因素(HR=5.14,P=0.080)。结论SUVmax、SUVmean、SUVpeak对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疾病进展有一定的预测价值,MTV和TLG是原发性黑色素瘤疾病进展的最佳预测因素。

  • 标签: 黑色素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8F-FDG PET-CT基线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探讨基线SUVmax对判断淋巴瘤类型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8年间就诊于辽宁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基线行PET-CT的96例淋巴瘤患者资料,分析临床特点、生存情况与基线PET-CT SUVmax的关系。以非参数检验和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将P<0.05数据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分析通过SUVmax判断侵袭性淋巴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确定最佳临界值。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差异。结果不同类型淋巴瘤基线SUVmax不同(P=0.035),其中侵袭性淋巴瘤的明显高于非侵袭性淋巴瘤(P=0.024)。年龄>60岁(P=0.038)、Ⅲ-Ⅳ期(P=0.011)、伴有B症状(P=0.019)的SUVmax较高。临床分期晚(P=0.001)和侵袭性淋巴瘤(P=0.037)是高SUVmax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基线SUVmax可用于判断淋巴瘤侵袭性(P=0.024)。伴有B症状显著影响淋巴瘤患者总生存(P=0.020),且SUVmax高者总生存具有更差趋势(P=0.239)。结论基线SUVmax可作为判断淋巴瘤侵袭性的参考指标,PET-CT对淋巴瘤辅助诊断、精准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正电子发射型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最大标准摄取值 淋巴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线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T2WI图像纹理分析在晚期直肠癌转化治疗原发灶疗效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及病理证实为晚期直肠癌的患者66例,基线行盆腔MRI平扫、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根据平扫及增强图像明确肿瘤的部位及范围,运用Mazda软件提取T2WI图像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纹理,分别运用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非线性判别分析(non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NDA)和主要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3种提取方法进行判别分类,筛选出最优方法进行纹理提取。结合术后病理,比较晚期直肠癌患者原发灶疗效敏感组与不敏感组基线形态学特征,比较两组T2WI序列图像纹理特征,构建疗效预测模型。结果66例晚期直肠癌患者原发灶术后病理肿瘤退缩分级(pathological tumor regression grade,pTRG)显示:pTRG 0级9例,pTRG 1级8例,pTRG 2级35例,pTRG 3级14例,其中敏感组(pTRG 0~2级) 52例和不敏感组(pTRG 3级) 14例。两组患者原发灶累及肠段、与腹膜反折关系、纵向累及长度、占肠腔环周比例、斜轴位最大厚度、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isher纹理特征提取法下的NDA分类方法误判率最低,故运用该方法提取图像纹理。晚期直肠癌转化治疗原发灶不同疗效组别各纹理特征单因素分析显示:第一百分位数(Percentile,Perc 1%)、S (2,0) DifEntrp、S (3,0) InvDfMom、S (3,-3) SumAverg、S (4,0) InvDfMom、S (4,-4) SumAverg、S (5,0) InvDfMom、S (5,-5) SumAverg、S (2,2) SumVarnc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 (2,2) SumVarnc、S (3,0) DifEnt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052);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Perc 1%、S (5,0) InvDfMom为晚期直肠癌原发灶转化治疗不敏感的独立预测因子,运用上述因子构建晚期直肠癌原发灶转化治疗不敏感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12,敏感度为92.90%,特异度为60.80%。结论基于MRI Fisher提取法所提取的T2WI图像纹理特征有助于预测晚期直肠癌原发灶转化治疗疗效,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 标签: 晚期直肠癌 磁共振成像 转化治疗 病理分级 纹理分析 疗效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艾塞那肽在不同基线肾功能的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中的肾脏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开放、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亚组分析临床研究。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4月从4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分别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二沙岛分院及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筛选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30 ml·min-1·(1.73 m2)-1且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0.3 g/24 h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入选患者按照1∶1的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至干预组或对照组并随访24周。干预组治疗方案为艾塞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对照组治疗方案为赖脯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根据基线时eGFR分期,分为G1期,eGFR≥90 ml·min-1·(1.73 m2)-1;G2期,eGFR为60~89 ml·min-1·(1.73 m2)-1;G3a期,eGFR为45~59 ml·min-1·(1.73 m2)-1;G3b期,eGFR为30~44 ml·min-1·(1.73 m2)-1。使用重复测量的混合效应模型对全分析集中UAER的变化率按上述分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92例T2DM患者被随机分配至干预组(46例)及对照组(46例)并至少使用过1次研究用药,最终81例患者(干预组43例,对照组38例)被纳入全集分析集中。全分析集中,基线时17例患者(干预组9例,对照组8例)为G1期,34例患者(干预组20例,对照组14例)为G2期,15例患者(干预组7例,对照组8例)为G3a期,15例患者(干预组7例,对照组8例)为G3b期。经过24周的干预,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UAER在G1期亚组中减少了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5);在G2期亚组中减少了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在G3a期亚组中增加了5.4%,在G3b期亚组中减少了2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61和0.459)。结论基线时G2期的DKD患者中应用艾塞那肽肾脏获益更大。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肾脏病 白蛋白尿 慢性肾脏疾病分期 艾塞那肽
  • 作者: 贺亭 何茳萍 钟炜贤 赵林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杭州 3100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杭州 310000,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南宁 53002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特检科,杭州 310012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基线多普勒超声预测AS患者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12周后的炎症活动状态。方法选取AS患者60例,比较治疗前后的一般临床特征,并行骶髂关节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多普勒参数,分析基线多普勒超声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评价其诊断效能。治疗前后参数比较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配对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治疗前各超声指标与治疗前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所有统计检验均双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S患者治疗后患者总体评分[(1.4±1.0)分与(6.0±1.8)分,t=17.80,P<0.001]、夜间痛评分[(1.6±1.2)分与(5.7±1.5)分,t=15.80,P<0.001]、背痛评分[(1.9±1.3)分与(5.5±1.2)分,t=16.39,P<0.001]、晨僵时间[(12±6)min与(38±21)min,t=8.93,P<0.001]、BASDAI[(1.1±0.6)与(4.6±1.3),t=12.41,P<0.001]、ASDAS-CRP[(1.0±0.4)分与(3.7±0.9)分,t=22.01,P<0.001]及ASDAS-ESR[(1.0±0.7)分与(4.0±0.8)分,t=20.10,P<0.001]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彩色多普勒结果显示治疗后血流分级得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0.8)分与(3.9±1.1)分,t=12.86,P<0.001)],治疗后双侧骶髂关节均有血流信号的AS患者所占的比例为67%(40/60),低于治疗前87% (52/60),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1)。频谱多普勒示治疗后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0±17)cm/s与(19±8)cm/s,t=5.42,P<0.001;(1.55±0.69)与(1.00±0.45),t=0.45,P<0.001;(0.81±0.11)与(0.55±0.14),t=11.20,P<0.001)],舒张末期的流速(EDV)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6.7±2.5)cm/s与(6.3±1.9)cm/s,t=0.80,P=0.428]。基线多普勒超声参数与治疗前的临床指标显示PI及RI与AS病情活动指数BASDAI呈负相关(r=-0.49,P=0.005;r=-0.51,P<0.001),血流分级与BASDAI呈正相关(r=0.46,P=0.028),PSV、EDV与BASDAI无明显相关性(r=-0.12,P=0.176;r=0.03,P=0.756)。基线多普勒超声参数与ASDAS-CRP均有相关性(r=-0.45,P=0.012;r=0.29,P=0.048;r=-0.52,P=0.035;r=-0.76,P<0.001;r=0.61,P<0.001)。EDV与ASDAS-ESR无明显相关性(r=0.30,P=0.110),余超声多普勒参数与ASDAS-ESR均有相关性(r=-0.36,P<0.001;r=-0.54,P<0.001;r=-0.61,P=0.021;r=0.41,P=0.028)。以基线RI值为变量绘制受试验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根据ASDAS-CRP值确定治疗12周后AS有无活动性的诊断阈值为0.49,曲线下面积(AUC)为0.817,其中灵敏度88.1%、特异度61.1%、阳性预测值66.7%、阴性预测值86.1%。结论基线多普勒超声与临床指标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基线RI值对rhTNFR:Fc治疗后炎症活动状态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 标签: 脊柱炎,强直性 超声检查,多普勒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基线18F-FDG PET/CT肿瘤代谢参数在非特指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中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南京鼓楼医院47例PTCL-NOS患者[男29例、女18例,年龄(59.7±13.6)岁]的资料。患者治疗前均接受基线PET/CT检查,利用41% SUVmax作为病灶边界进行自动勾画,计算总肿瘤代谢体积(T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无进展生存(PFS)率及总生存(OS)率进行预后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5~119个月,疾病进展25例,其中死亡24例。SUVmax[风险比(HR)=8.581, 95% CI:1.950~37.764,P=0.004]、TMTV(HR=9.677, 95% CI:3.521~26.593,P<0.001)、TLG(HR=3.647, 95% CI:1.245~10.682,P<0.001)及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PIT)(HR=4.593, 95% CI:1.792~11.773,P=0.002)均为PFS率和OS率(HR=8.720, 95% CI:1.982~83.354,P=0.004; HR=9.325, 95% CI:3.423~25.408,P<0.001; HR=3.439, 95% CI:1.170~10.110,P<0.001; HR=4.437, 95% CI:1.728~11.393,P=0.002)的危险因素,其中TMTV是PFS率(HR=4.371, 95% CI:1.066~16.541,P<0.001)和OS率(HR=4.978, 95% CI:1.123~21.329,P<0.001)的独立预测因素。预后再分层结果显示,在低PIT(0~1)患者中,高TMTV(≥168.3 cm3)患者的PFS率(χ2=14.60, P<0.001)与OS率(χ2=16.81, P<0.001)均低于低TMTV(<168.3 cm3)患者;在高PIT(≥2)患者中,高TMTV患者的PFS率(χ2=4.09, P=0.043)低于低TMTV患者。结论基线18F-FDG PET/CT代谢参数SUVmax、TMTV、TLG以及PIT可用来预测PTCL-NOS患者预后,其中TMTV是独立预测因素。TMTV可以对PIT初步分组患者进行预后再分层。

  • 标签: 淋巴瘤,T细胞,外周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