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ReTUR)治疗浸润膀胱的疗效。方法122例浸润膀胱患者分为两组,接受单次经尿道膀胱肿瘤(TUR)(单次TUR组)者63例和首次TUR及术后4~6周内ReTUR(ReTUR组)者59例。两组术后均接受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化疗。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了解TUR后肿瘤残留及ReTUR对肿瘤病理分期的重新评估情况。结果术后随访平均35.3月,ReTUR组患者肿瘤复发率显著低于单次TUR组(28.81%和53.97%,P〈0.05)。ReTUR组患者中,23例(38.98%)发现有残余肿瘤,11例(18.64%)在首次TUR时肿瘤分期被低估。在发现残余肿瘤的患者中,有16例(69.95%)在原发部位。结论ReTUR治疗浸润膀胱能有效发现首次TUR术后残余肿瘤,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降低肿瘤的复发率。

  • 标签: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肿瘤残余 分期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经尿道等离子治疗浸润膀胱的手术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的浸润膀胱患者76例,分别采用经尿道等离子(观察组,46例)和传统经尿道(对照组,30例)进行治疗。以手术情况、术后复发情况等作为指标,评估两种式的治疗价值差异。结果观察组中出血量为(31.5±12.9)ml,少于对照组的(41.7±18.4)ml (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4.9±11.7)min、(4.1±0.9)d、(4.4±1.3)d,均短于对照组的(44.8±13.4)min、(4.7±0.7)d、(5.2±1.7)d,P<0.05。两组患者术后尿道内口狭窄、膀胱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8.70%,4/46)低于对照组(26.67%,8/30),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6.52%,3/46)与对照组(13.33%,4/3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尿道等离子治疗浸润膀胱,有利于减轻手术创伤,提高手术切除效果,对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术后康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膀胱癌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 经尿道电切术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讨论经尿道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浸润膀胱后的疗效。方法选取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进行治疗的浸润膀胱患者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先采用经尿道切除肿瘤,在切除后随机选取33例患者再进行吡柔比星进行膀胱灌注。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浸润膀胱疗效显著,值得采用。

  • 标签: 经尿道电切术 膀胱灌注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治疗浸润膀胱及对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浸润膀胱患者,共纳入86例,研究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采取膀胱部分切除治疗,观察组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浸润膀胱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治疗,可以减少中出血量和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较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术中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经尿道治疗浸润膀胱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108例浸润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根治膀胱切除,实验组患者实施经尿道,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3年平均存活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3年存活率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经尿道治疗浸润膀胱,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中出血量较少,患者恢复速度快,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尿道电切术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尿道治疗浸润膀胱的效果。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浸润膀胱患者,予以经尿道治疗。结果:相应治疗落实后,患者的疾病体征得以显著缓解,手术指标呈良好趋势,复发率较低,生存质量较高。结论:针对侵润膀胱患者而言,经尿道治疗的落实,可有效消除或缓解患者的病痛,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经尿道电切术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二次膀胱肿瘤联合即刻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浸润膀胱的安全与疗效。方法T1期浸润膀胱患者30例分为两组,实验18例,患者在第一次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药物,4-6组行二次,以后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12例,行TUR术后1周膀胱灌注化疗,以后常规进行膀胱灌注化疗,观察两组复发情况。结果总复发率16.7%,实验组复发率,对照组复发率。结论即刻膀胱灌注化疗及二次可降低浸润膀胱的复发率。

  • 标签: 膀胱癌二次经尿道肿瘤电切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浸润膀胱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入组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浸润膀胱患者共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单次的经尿道膀胱肿瘤,试验组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术后2-6周再次行二次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缓解率、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治疗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术后2-6周再次行二次手术治疗浸润膀胱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实施效果
  • 简介:<正>膀胱是我国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是一种直接威胁患者生存的疾病。目前对膀胱的诊断、治疗等诸多方面尚缺乏比较统一的标准。为进一步统一膀胱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利于对膀胱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判定以及不同地区间膀胱诊疗结果的比较,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我国《膀胱诊断治疗指南》,以便为我国不同医疗条件下泌尿外科医师选择合理的膀胱诊断与治疗方法提供有益的

  • 标签: 肌层浸润 灌注化疗 灌注治疗 尿路上皮癌 治疗指南 肿瘤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E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TURBT)治疗浸润膀胱(NMIBC)的安全和有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NMIBC患者85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RBT组(45例)和TURBT组(4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中出血量情况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85例患者均成功行手术治疗,无膀胱穿孔、中中转开放及输血病例。ERBT组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均短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ERBT治疗NMIBC安全有效,符合肿瘤外科治疗原则,且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是膀胱肿瘤腔内治疗的良好式。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TUR-BT)后膀胱热灌注化疗(HIVEC)治疗浸润膀胱(NMIBC)的效果。方法回顾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本院NMIBC患者98例,均行TUR-BT,术后采用膀胱灌注化疗43例为对照组,采用膀胱热灌注化疗55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复发率,术前、术后1年、术后2年肿瘤细胞活力指标[重组人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复发率7.27%小于对照组46.51%(P<0.05);术后1年、2年观察组DKK-1、YKL-40、VEGF、F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3.64%低于对照组69.77%(P<0.05)。结论TUR-BT后HIVEC治疗NMIBC可降低总复发率,降低肿瘤细胞活力指标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热灌注化疗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 简介:摘要随着新药研发、医疗技术进步和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保留器官手术成为肿瘤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本文围绕如何严格筛选合适的浸润膀胱患者行保留膀胱综合治疗及相关治疗策略、疗效、发展趋势等进行阐述。

  • 标签: 膀胱肿瘤 肌层浸润膀胱肿瘤 保留膀胱 治疗
  • 简介:摘要膀胱是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之一,我国新发膀胱病例中有超过25%为浸润膀胱浸润膀胱的标准治疗式是膀胱根治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该手术具有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和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严重等局限性。为在控制膀胱病情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及随诊体系正在被不断探索。除了由"经尿道最大限度肿瘤、化疗、外照射放疗"构成的经典三联综合治疗外,基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单药、双药或者联合化疗/放疗的治疗模式正方兴未艾,抗体偶联药物治疗也从幕后走到台前。本文旨在回顾浸润膀胱的保留膀胱综合治疗历史及现状,并展望在当前肿瘤免疫学时代保留膀胱综合治疗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膀胱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免疫抑制剂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保留膀胱治疗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联合化疗方法对浸润膀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浸润膀胱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治疗,观察组还需要联合化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远期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浸润膀胱患者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联合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且安全可得到保障,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化疗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联合化疗方法对浸润膀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浸润膀胱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治疗,观察组还需要联合化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远期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浸润膀胱患者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联合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且安全可得到保障,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化疗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膀胱是我国居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75%的膀胱浸润膀胱,术后复发率高。膀胱灌注治疗是向膀胱内注入细胞毒性药物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注入免疫制剂如卡介苗等直接或间接诱导体内发生局部免疫反应,从而降低肿瘤复发和进展的风险。2019年中国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协作组发布了浸润膀胱膀胱灌注治疗专家共识。近年来,国内外浸润膀胱的临床诊治有了较大进展,包括浸润膀胱的危险度评估,膀胱灌注药物的选择,膀胱灌注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经验以及新型膀胱灌注药物的临床研究等。共识根据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结合目前国内浸润膀胱膀胱灌注治疗的临床实践和应用经验,在2019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和更新,以期对目前国内浸润膀胱膀胱灌注的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意见。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灌注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膀胱是我国居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75%的膀胱浸润膀胱,术后复发率高。膀胱灌注治疗是向膀胱内注入细胞毒性药物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注入免疫制剂如卡介苗等直接或间接诱导体内发生局部免疫反应,从而降低肿瘤复发和进展的风险。2019年中国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协作组发布了浸润膀胱膀胱灌注治疗专家共识。近年来,国内外浸润膀胱的临床诊治有了较大进展,包括浸润膀胱的危险度评估,膀胱灌注药物的选择,膀胱灌注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经验以及新型膀胱灌注药物的临床研究等。共识根据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结合目前国内浸润膀胱膀胱灌注治疗的临床实践和应用经验,在2019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和更新,以期对目前国内浸润膀胱膀胱灌注的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意见。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灌注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浸润膀胱患者采用根治膀胱切除或者经尿道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行根治膀胱切除进行治疗,观察组行经尿道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失血量以及住院天数观察组短于/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KPS生存质量评分相比差异小P>0.05,术后3个月KPS生存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5.88%(2/34)、20.59%(7/34),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浸润膀胱患者应用经尿道进行治疗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可有效改善生存质量及降低复发率。

  • 标签: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经尿道电切术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浸润膀胱合并后尿道肿瘤经尿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84例浸润膀胱合并后尿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膀眺部分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治疗浸润膀胱合并后尿道肿瘤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后尿道肿瘤 经尿道电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