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myocardial injury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 MINS)由心肌缺血导致,与患者术后30 d甚至长达2年内病死率和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升高相关,是45岁以上心脏手术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文章回顾了目前可用的国际指南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研究,围绕MINS的定义、诊断标准、病理生理学、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等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MINS的预防及围手术期管理提供参考,改善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后结局。

  • 标签: 非心脏手术 心肌缺血 心肌损伤 冠心病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心脏手术手术期护理的概述、具体内容、挑战和对策以及未来发展。在围手术期的不同阶段,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等。面对不同的挑战,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恢复。未来,随着先进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的不断出现,心脏手术手术期护理将会更加个性化和精细化。同时,护理质量评估和改进的新思路和方法也将会推动护理工作的不断进步。

  • 标签: 心脏手术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myocardial injury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 MINS)是非心脏手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与患者的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和预后密切相关,早期对MINS进行监测和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介绍了MINS的定义、危害、诊断依据以及现有的监测手段,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角度指出目前常用监测MINS的标志物的局限性,并对近年来新型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说明其检测的可行性。对于MINS的预警分层、围手术期监测以及预后判断,不同心肌损伤标志物之间的组合或许能为早期监测MINS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新型心肌损伤标志物用于早期监测MINS的发生,将为减少心脏手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和病死率提供更多的指导价值。

  • 标签: 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 心肌梗死 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思维导图应用于高危心脏手术冠状动脉CT造影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2022年9月-2023年8月我院实行高危心脏手术冠状动脉CT造影的7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干预、思维导图干预,对两组冠状动脉CT造影图像质量、临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结果: 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图像质量更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应用于高危心脏手术冠状动脉CT造影护理中效果良好,提高临床患者的认知有效增强图像质量,减少临床不良反应。 

  • 标签: 高危非心脏手术 冠状动脉CT造影 思维导图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在心外科手术后诱发冠心病发作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心脏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术后冠心病发作的原因,并根据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病人在心脏外科手术后诱发冠心病发作的主要原因有老年人身体素质、麻醉因素、手术因素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心肌耗氧量,以至于诱发患者的冠心病发作。结论: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实时监测患者的收缩压和心率,以尽可能降低冠心病发作概率。

  • 标签: 老年患者 非心脏外科手术 冠心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心脏手术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行心脏手术的高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匹配患者,根据围手术期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24)和死亡组(n=72)。记录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情况,分析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死亡组与死亡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死亡组比较,死亡组手术时间更长(P=0.034),出血量更多(P=0.001),术中最低收缩压(P=0.009)/舒张压(P=0.044)更低,平均动脉压<70mmHg时间更长(P=0.049),术中最快心率更快(P=0.039)。且2组手术类型和麻醉方法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死亡组比较,死亡组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更多,入住ICU时间更长,住院费用更高,术后并发症更多(P<0.01)。ASA分级(IV~V)和神经外科手术是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神经外科手术和更高的ASA分级可能是高龄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高龄患者 全身麻醉 非心脏手术 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论优质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心脏搭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医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心脏搭桥手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50例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另50例实施优质护理(研究组),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本研究方法进行护理,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30名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以便进行研究。根据手术类型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15名患者接受了传统的开胸手术,而另外15名患者接受了微创心脏手术,比较这两组患者在手术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开胸组相比,微创组在术中出血量、体外循环时间、胸液引流量和切口长度方面都表现出更好的结果,这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微创心脏手术在多个指标上表现更优越,创伤更小,术后生存质量也更高。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开胸手术 微创心脏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心脏瓣膜病变患者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和体会。方法:从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心脏瓣膜病变患者中,选择了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在手术后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被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采用优质的护理方式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这一结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强调了优质护理在心脏瓣膜病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积极作用。

  • 标签: 心脏瓣膜病变 置换手术 临床护理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