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偏振的干涉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从偏振的干涉现象,到偏振的相干条件及偏振的干涉图样,做了一一阐述,特别是对偏振的干涉图样,结合插图进行分类分析,突出难点和重点。

  • 标签: 干涉色 互补色 色偏振 等旋线 等色线
  • 简介:利用单片机,集数据采集、存贮、显示结果为一体,成功地显示了偏振的光强分布,并可测量其相对强度和照度.

  • 标签: 偏振光 单板机 光强分布
  • 简介:给出一种借助数字化光照度传感器可定量探究光波的横波性以及鉴别白糖水具有旋光性的自组装仪器,使实验具有形象、直观、测量光照度精确、实验结果易分析等特点。实践证明,用该仪器进行偏振实验可以提升物理图像的可视化,使学生更好的的理解偏振原理。

  • 标签: 偏振片 偏振现象 光照度 旋光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外偏振穴位照射疗法的临床运用。方法我们于2014年7—12月,在深圳第二人民医院选择256例偏瘫肩痛患者,研究红外偏振治疗仪与针刺联合应用对偏瘫肩痛的治疗效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K2型红外偏振治疗仪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总结将近年来国内的临床应用结合我们的临床实践。结论红外偏振治疗仪穴位照射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在康复工作中起重要作用,适于推广。

  • 标签: 红外偏振光 临床实践 适于推广
  • 简介:[摘要] 以偏振的教学内容为例,在理论教学的实验环境中进行实验演示、以高科技应用和生活应用为例,同时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实现师生互动,根据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以问题层层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实现目标知识点的学习。形象、直观的教学,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产生学习知识的内动力,对学习的知识理解深刻,并学会应用理论解决问题,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 光学教学 实验 应用 问题 偏振光
  • 简介:目的:对针灸结合红外偏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在本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分组,每组43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针灸与红外偏振的联合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针灸单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皮疹愈合所用时间更短、治疗后的VAS评分更低(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3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8%,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灸结合红外偏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在增加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同时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较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针灸 红外偏振光 带状疱疹 疗效
  • 简介:全内反射时由于表面波的存在,直接影响傅科棱镜出射偏振的纯度。本文提出为了获得高纯度的偏振,利用消比的大小来选择空气层厚度的方法。

  • 标签: 表面波 偏振光 透光率 消光比
  • 简介: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进程中,现代眼科学也随之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同时防盲治盲的工程也在不断地进行推进,因此,针对眼科方面的疾病进行检查以及治疗技术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眼科学相关的研究中,更为有效、精准的光学成像技术成为焦点,特别是在近几年来,偏振成像成为了临床生物研究领域的一项优势,在应用上的空间和前景将越来越大。所以,在本文研究中主要针对偏振成像技术在临床医学上对眼科疾病治疗进行研究,同时,还对其技术原理、基础研究、仪器功能以及应用优势方面进行阐述,以此来结合现代眼科学的应用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 标签: 偏振光 成像技术 眼科 组织检测 临床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带状疱疹患者采用红外偏振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且总结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60例带状疱疹患者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红外偏振治疗以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单独采用综合治疗措施以及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18例,有效12例;对照组患者治愈1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相对于对照组(83.3%)明显偏高(P<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采用红外偏振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缩短患者病程,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带状疱疹 红外偏振光 护理干预 疗效观察
  • 简介:介绍了一种基于偏振干涉的直线度测量系统,该系统由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组成。测量时,活动部分固定在被测要素上。被测要素的直线度变化将导致两线偏振相位的变化。通过计量干涉条纹即可得到直线度的变化结果。实验显示本测量系统具有10nm的分辨率,在20mm的测量范围内误差≤0.5μm,提高了分辨率和测量精度。

  • 标签: 直线度 测量 偏振光干涉 相位 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职业性噪声聋患者接受红外偏振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以职业性噪声聋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其均接受红外偏振治疗,对其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职业性噪声聋患者治疗2个疗程、3个疗程后的情绪障碍、注意力减退、头昏头晕、睡眠障碍、耳鸣等发生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轻度、中度噪声聋患者治疗后的80dB声波刺激BAEP的Ⅰ波、Ⅲ波、Ⅴ波潜伏期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其接受红外偏振辅助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红外偏振光 职业性噪声聋 症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微惯性系统由于成本低,可靠性高,尺寸小等等优点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但是微惯性系统不能提供正确的航向角,所以无法单独完成初始对准。而仿生偏振传感器通过计算可得到航向角,并且偏振传感器的误差不发散可以抑制微惯性器件的误差发散,所以把偏振传感器和微惯性系统进行组合有很多优点。实验结果验证了偏振导航传感器的数据是不发散的,并根据偏振导航传感器提供的航向角完成了初始对准。在导航状态中,里程计用来提供水平速度,并通过卡尔曼滤波将偏振导航传感器、微惯性系统和里程计组合。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组合导航系统的可行性。

  • 标签: 偏振光导航 微惯性系统 卡尔曼滤波 初始对准 里程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推拿配合偏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配合偏振对病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手法,各治疗1个月。采用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总体症状、疼痛、僵硬和日常活动功能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各项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的WOMAC总评分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推拿配合偏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着理想的疗效,可以有效的缓解病患者膝关节疼痛,而且可以对病患者膝关节的血液循环进行改善,增强了膝关节的稳定性,该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推拿 偏振光 膝骨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妥乐平+红外偏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6例PHN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组38例,观察组采用神经妥乐平+红外偏振照射治疗,对照组单用红外偏振照射治疗。观察与对比治疗前、后疼痛缓解、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有效率(97.37%)、治愈率(44.74%)均高于对照组(84.21%)、(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显著不良反应。结论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痛患者,采用神经妥乐平+红外偏振照射治疗,能显著减轻其神经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神经妥乐平 红外偏振光 带状疱疹 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观察体位整脊结合电针红外偏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体位整脊、电针、红外偏振治疗,对照组用牵引、电针、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2疗程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3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体位整脊结合针灸红外偏振治疗腰椎滑脱症优于牵引、电针、超短波,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混合痔手术后中药外洗的基础之上联合应用红外偏振治疗仪照射治疗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间的100例外拨内扎混合痔切除术,手术后肛缘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华佗消痔灵"熏洗坐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红外偏振治疗仪照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混合痔术后水肿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vs.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术后中药外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红外偏振治疗仪照射治疗混合痔手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 标签: 红外偏振光治疗仪 混合痔手术 肛缘水肿
  • 作者: 奔木金措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4-27
  • 出处:《系统医学》2022年第12期
  • 机构:青海省海西州蒙藏医医院,青海海西817099
  • 简介:目的:观察蒙医针刺疗法结合红外偏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痛风性关节炎男性患者1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结果:蒙医针刺疗法结合红外偏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后好转率达100%。结论:蒙医针刺疗法结合红外偏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好、安全性高、无副作用、价格合理、疗效独特。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蒙医针刺疗法;红外偏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