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管空气栓塞是一种罕见但可能致命的事件。它可能发生在各种程序和手术中,但最常见的是作为中心导管插入的医源性并发症[1]。由于国内相关文献较少,本文就目前中央静脉导管防止空气栓塞的研究进展作一定的总结。

  • 标签: 中央静脉导管 静脉空气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血栓栓塞在骨科的治疗与预防。方法:以我院2019.1~2019.12内收治的50例骨科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给予综合预防护理,对静脉血栓栓塞对症治疗,统计分析所选患者住院期间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及栓塞血管再通率。结果:所选患者住院期间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仅为2例,占比4.00%,且经对症治疗后,患者栓塞血管均恢复血运,即栓塞血管在通率为100.00%。结论:加强骨科手术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预防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发生率,再通过对症治疗,可有效促进栓塞血管再通。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抗凝治疗是其有效治疗方式。所有急性VTE患者均推荐至少3个月抗凝治疗。识别VTE患者复发危险因素以及对其复发风险进行评估,对决定患者在3个月抗凝治疗后是否继续无限期抗凝这一重要临床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问题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规范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 的防治护理工作,为住院患者提供规范、同质的VTE 护理。方法: 建立院内VTE 防治护理专项小组,完善VTE 防治护理程序,构建VTE 管理信息化平台,采用多种形式的VTE 知识培训,进行VTE 防治质量监控。结果: 组建VTE 防治护理专项小组后,VTE 高危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84. 2%,高于组建前48. 4%( P < 0. 05) 。结论: VTE 防治护理专项小组的管理模式,规范了护理行为,提高了院内VTE 护理质量。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护理管理 干预实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护理。方法:选择患者的时间是2019.09-2020.09月,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有80例,采用电脑随机的模式来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中患者分别为40例。对照组应用的是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则采用的是全面护理干预模式,对于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的患者的护理结果效果进行讨论。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的有效率要比对照组高,包括护理满意度,还有症状的评分,相应的治疗效果具备统计学的意义。且P<0.05。结论: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在临床上有着比较重要的应用意义。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并发肺栓塞 护理 价值 探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此文中主要对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术后护理进行的详细分析。方法 选取50例来自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开展本次研究。研究期间对此次选取的50例患者治疗后开展优质的护理干预,并对患者的恢复效果及不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在治疗后通过给予其护理干预后有46例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另外4例患者恢复效果一般。不良症状共发生3例,其中穿刺点血肿、术中出血、一侧肢体肌力下降各1例,共占总人数的6.00%。结论 对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实施血管内栓塞术后并结合优质、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并发症出现,而且对患者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议在临床开展护理干预。

  • 标签: 颅内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栓塞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妇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解决措施。方法选取到我院在2015.6-2016.5月份收治到的妇科围手术期间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50例为这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将他们随机平均的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到肝素抗凝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健康指导,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肺栓率以及死亡率。结果在治疗后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肺栓率以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高血压是一种由于心脏病变或静脉扩张引起的血压升高问题,多由原发性静脉曲张引起。如果静脉血压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出现严重的心脏功能问题,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严重时有必要通过介入手术进行干预[1]。本文根据本院进行的28例门静脉高压患者行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为实例,介绍静脉栓塞术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框架的构建思路。

  • 标签: 行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 高血压 介入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预防肺栓塞的护理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静脉血栓患者共80例。按照患者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为40例、实验组为4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预防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肺栓塞发生率较低,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预防护理措施在静脉血栓患者护理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可明显减少肺栓塞的发生。

  • 标签: 静脉血栓 肺栓塞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相关的静脉血栓(VTE)形成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动脉和静脉血栓栓塞症。恶性肿瘤并发VTE风险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癌症类型、分期、治疗和伴随疾病等。恶性肿瘤并发VTE有更高的死亡风险,因其临床症状与恶性肿瘤晚期表现具有一定的不典型性,容易造成漏诊,目前存在多种原发性和复发性VTE的风险模型来早期评估VTE发生率,但仍需其他预测因子来改善模型效果以进一步区分VTE高风险患者。这篇综述概述了恶性肿瘤相关VTE形成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生物标志物的内在机制及VTE的防治等研究现状,以提高对VTE的认识。

  • 标签: 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症 生物标志物 机制
  • 简介:摘要随着产科医疗质量的提高,居于孕产妇死亡首位的产后出血已经得到高度的重视,而妊娠相关静脉血栓栓塞征(PA-VTE)则逐渐成为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PA-VTE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的特殊性决定了早期评估和预防工作的重要性。本文就妊娠相关静脉血栓栓塞征的风险因素及评估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孕产妇VTE风险评估及预防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静脉血栓栓塞 妊娠并发症 风险评估工具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动静脉栓塞中的作用。方法:将7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s组给予防治内瘘栓塞治疗。结果:s组动静脉栓塞率明显低于D组(P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 内瘘栓塞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总结采用优质护理对规范实施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影响。方法 抽选的患者资料为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危VTE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成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VTE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VE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规范实施 静脉血栓栓塞症 预防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下肢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合并出血型烟雾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例下肢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合并出血型烟雾病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疗效。结果症状明显改善,好转出院。结论对于此疾病,应该早发现,早治疗,并配合精心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烟雾病 肺栓塞
  •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肺腺癌的常见并发症。肺腺癌的驱动基因状态与VTE发生风险有关,常见的驱动基因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变性淋巴瘤激酶、c-ros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和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等。基于肺腺癌驱动基因与VTE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根据驱动基因状态筛选出发生VTE风险高的患者,最终将常规危险因素与驱动基因联合应用评估肺腺癌并发VTE的风险,对于临床早期预防肺腺癌患者发生VTE意义重大。

  • 标签: 肺肿瘤 腺癌 静脉血栓栓塞 驱动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西藏地区医院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西藏地区VTE防治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11—12月对西藏自治区7个市(地区)59所医院的1 117名护士采用临床护士VTE知识问卷进行VTE知识调查。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护士VTE知识得分是否合格的影响因素。结果1 117名西藏地区护士的VTE知识总分为(36.70±15.17)分,其中基础知识维度得分为(7.13±2.99)分,风险评估维度得分为(14.75±7.61)分,基本预防维度得分为(3.92±1.99)分,物理预防维度得分为(4.73±2.62)分,药物预防维度得分为(1.96±1.29)分,发生VTE后处理维度得分为(4.22±2.35)分。西藏地区护士的VTE知识平均得分率为48.94%,护士的知识掌握情况处于中下水平;在预防措施的使用方面,护士的知识掌握不足,其中物理预防得分率为36.38%,药物预防得分率为39.2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称、医院等级、是否参加过培训是护士VTE知识得分是否合格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西藏地区护士的VTE知识掌握不足,管理者需对不同特征护士人群以及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开展针对性培训,促进护士将所学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保证VTE的护理质量。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 护士 知识
  •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静脉血管管腔内血液异常凝结,形成血栓而使血管完全或部分阻塞引起血液循环障碍,由此导致的一系列相关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疾病。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妊娠期VTE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具有潜在致死性的妊娠并发症。VTE是可预防性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避免VTE严重后果的重要原则。对妇产科患者利用VTE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评估,可科学、有效、及时鉴别诊断VTE高危患者,而对其及时采取个性化预防措施,可降低女性患者VTE发生率。目前在妇产科领域研究和应用较为广泛的VTE风险评估模型包括:Caprini、Rogers、Autar及Khorana风险评估模型等。笔者分别拟就妇科与产科领域常用VTE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妇产科医师对VTE高危患者的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 妊娠期及产褥期血栓栓塞症 妊娠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管理 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模型 妇产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