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火针治疗卒中恢复期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受试者按1:1比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火针组和康复组.两组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火针组加用火针治疗,康复组加用康复训练.两组受试者均治疗3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吞咽严重程度量表(DSRS)、改良版Mann吞咽量袁(MMASA)和洼田俊夫饮水测试(KTST)三个量表的评价,并对实验过程中的并发症、不良反应等进行记录,最后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第3周,两组DSRS、MMASA和KTST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变(P<0.05),且火针组与康复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第3周时两组间疗效比较,火针组疗效均优于康复组(P<0.05).结论:火针可以显著改变卒中恢复期假性延髓麻痹的DSRS、MMASA和KTST评分,显著提高卒中恢复期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

  • 标签: 针刺疗法 火针疗法 头针刺激区 中风 并发症 假性延髓麻痹
  • 简介:目的:根据筛选出的实验数据进行荟萃分析,评价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输入关键词"归脾汤、失眠",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伊始至今,查找归脾汤加减与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Jadad量表评分,筛选符合标准的实验组,利用分析软件ReviewManager5.3对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置信区间设定为95%,从而评价归脾汤加减对失眠的疗效。结果:共纳入15组随机对照试验,1365例患者。对有效率数据进行二分类变量分析:P=0.90,I2=0,OR=3.92〉1。合并效应量检验:95%CI=2.83-5.43,Z=8.19,P〈0.00001。证明归脾汤加减治疗组与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对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效果明显,其作用优于苯二氮卓类药物。

  • 标签: 归脾汤 心脾两虚 失眠 荟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正骨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进行评价。方法于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随机抽取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7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针刀治疗,给予实验组中医正骨类手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68(97.14)例,多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54(77.14)例,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为13(18.57)例,少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28(40.00)例,组间对比P均<0.05,差异明显。结论将中医正骨类手法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当中,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中医正骨类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春西丁辅助治疗小脑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小脑萎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行小脑神经肝细胞移植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长春西丁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维生素B3、维生素C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采用ADL评分法中的巴氏指数(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78.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52%(P<0.05),且辅助用药期间未有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脑神经肝细胞移植术后给予长春西丁辅助治疗小脑萎缩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长春西丁 辅助治疗 小脑萎缩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失眠症患者选择温针灸神道穴方法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6月~2018年07月收治的150例失眠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失眠症治疗方式的选择;对照组(75例)选择佐匹克隆片进行治疗;观察组(75例)选择温针灸神道穴进行治疗;最终就两组失眠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失眠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0%)对比,观察组(98.67%)获得明显提升(P<0.05)。结论医疗人员对于失眠症患者选择温针灸神道穴方法进行治疗,对于失眠症患者睡眠情况的改善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失眠症患者综合疗效以及生活品质的提升。

  • 标签: 温针灸神道穴 失眠症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新辅助放疗组与新辅助化放疗组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检索2002年至2017年PubMed、OVI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关于新辅助治疗联合TME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检验异质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4个随机对照试验共2272例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新辅助放疗组1133例患者,新辅助化放疗组1139例患者。与新辅助化放疗组相比,单纯新辅助放疗组的完全病理缓解率更低(OR=0.32,95%CI:0.22~0.44,P〈0.05),5年局部复发率更高(OR=2.13,95%CI:1.62~2.79,P〈0.05),严重不良反应更少(OR=0.38,95%CI:0.17~0.8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保肛率、术后并发症发病率、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放疗总体上优于单纯新辅助放疗治疗进展期直肠癌,但临床应用中仍需要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新辅助治疗方案。

  • 标签: 直肠肿瘤 肠系膜 放射疗法 辅助 化学疗法 辅助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周翻瓣术与二次龈下刮治术治疗牙周病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就医的牙周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研究组患者给予二次龈下刮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牙周翻瓣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槽骨状态与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AL)、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接受治疗后PLI、AL、SBI、PD、GI以及牙槽骨状态较治疗前均有明显转好(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与有效率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间疗效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于治疗牙周病可视患者个体差异选择牙周翻瓣术与二次龈下刮治术,治疗效果显著,均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牙周翻瓣术 二次龈下刮治术 牙周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苦参凝胶在治疗宫颈HPV感染患者时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宫颈HPV感染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激光手术治疗以后不使用任何的外用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激光治疗法之后使用苦参凝胶来进行配合治疗。结果在两组患者同时接受激光手术治疗之后,研究组配合使用苦参凝胶来进行宫颈HPV感染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HPV感染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当中,苦参凝胶对宫颈HPV感染的实际治疗效果比较理想,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病程,在临床当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苦参凝胶 宫颈HPV感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术后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胃癌手术的患者,样本容量为84,平均分为2组,每组容量为42。对患者分别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和术后8h的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术后首次排气及进食流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康复指标,观察患者体质量减少量和蛋白水平等营养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肠内营养组胃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肠外营养组为35.71%,有显著差别(P<0.05);其术后的首次排气及进食流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肠外营养组,亦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所有患者的营养指标均有所下降,一周后开始回升。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虽有所升高但P>0.05;白蛋白与前白蛋白含量均于术后一周开始回升,考察恢复速度,肠内营养组较高(P<0.05)。肠外营养组患者于术后3个月内体质量一直下降。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13d之内体质量逐渐下降,且下降幅度小于肠外营养组,术后21d开始迅速恢复。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支持更有利于胃癌术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肠内营养 康复 胃癌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随机对照研究穴位注射联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三组患者均采用了基础的康复训练治疗,此外,观察组还实施了穴位注射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Rivermead量表。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MMSE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26.12±4.95)较对照组1、2要高,且差异十分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MoCA积分均较治疗前要高,且组内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ivermead量表的结果如何。此外,观察组的MoCA积分(22.12±3.77)明显优于对照组1、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认知功能均优于治疗前,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1、2治疗前各项认知功能指标不具差异性,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1、2,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穴位联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较好地改善了患者患病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穴位注射 卒中后认知障碍 康复治疗 MMSE MOC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采用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采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BUN、Scr等指标变化以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BUN、Scr等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且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BUN、Scr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0%(47/50)与对照组90.0%(45/50)对比无明显差异,且P>0.05。结论针对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采用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能达到较高疗效,且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改善显著。

  • 标签: 来氟米特 泼尼松 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以中西结合方法治疗面瘫为例探讨中西医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规范表述要素,以期为中西医临床RCT文章的规范撰写提供参考。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获取1991—2017年国内中西结合治疗面瘫的RCT文章66篇。参考CONSORT标准,对纳入的文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中西医治疗面瘫临床RCT文章表述问题较多,多数文章存在表达不完整的情况,中西结合临床RCT文章的撰写还需规范,尤其是前言、试验设计方法以及干预措施部分。

  • 标签: 中西结合 面瘫 表述要素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虑症的心理与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将明确诊断的焦虑症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组)27例、观察组(心理与药物治疗组)27例,心理学量表采用SCL-90.经8wk治疗后分别比较。结果焦虑症多伴有恐惧、抑郁、人际敏感、强迫、躯体化等,治疗效果以观察组最佳,症状缓解率分别为对照组46%、观察组89%,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观察组SCL-90的焦虑、恐怖、抑郁、强迫、人际敏感、躯体化等症状因子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各症状因子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心理和药物治疗的完美结合,是治疗焦虑症的关键,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焦虑性神经症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且不易复发,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焦虑症 心理疗法 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评价内镜下套扎术治疗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Mallory-Weisssyndrome,MWS)急性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52例MWS伴活动性出血患者应用内镜下套扎术(研究组)及内镜下止血夹放置(对照组)治疗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止血效果、操作时间、术后再出血风险作为评价指标,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研究组患者均止血成功,对照组成功止血25例。手术时间研究组8-15分钟(10±2),对照组10-19分钟(14.6±1.9),对照组有4例病人发生术后出血,再次行内镜下成功止血。研究组无术后出血病例。患者离院后随访3-6个月,无再出血病例。结论内镜下套扎术是一种治疗MWS的安全、有效的止血方式,是MWS急性出血的首选治疗方式,但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评估。

  • 标签: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 内镜下止血术 内镜下套扎术 内镜下止血夹放置
  • 简介:目的探究三伏贴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当中的实际干预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主要是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医院接收的68名患儿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这些患儿平均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名患儿。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性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儿采用“三伏贴”进行治疗。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实际效果,分析“三伏贴”治疗的实际效果,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但是改善的情况是不相同的,实验组患儿的实际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采用“三伏贴”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在治疗之后,患儿呼吸道的感染次数明显的降低,实际的治疗效果极好。患儿家属对两种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是不相同的,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采用“三伏贴”治疗患儿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果,并且可以有效的降低患儿感染的次数,患儿家属对其的满意程度更高,所以说这种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治疗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三伏贴 反复呼吸道感染 小儿 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针刺治疗对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影响,为乳腺癌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且处于康复期的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假穴浅刺治疗的对照组以及针刺治疗的观察组,对比两组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疲乏各维度评分、整体疲乏评分、睡眠评分、情绪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康复期乳腺癌患者治疗后整体疲乏评分以及感觉维度评分、认知/情绪维度评分对比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组间睡眠评分、对比治疗前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情绪评分对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给予康复期乳腺癌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癌因性疲乏情况。

  • 标签: 针刺治疗 康复期乳腺癌 癌因性疲乏 情绪状态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肛裂切除术与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2月期我院收治的肛裂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观察组实施肛裂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使用纵切横缝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肛裂切除术与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均具有显著效果,但肛裂切除术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肛裂切除术 纵切横缝术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