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隙导尿术在神经源膀胱排尿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22例NB患者,对其应用间歇导尿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22例NB患者应用6~10周的间歇导尿术后,其中20例(90.90%)完全自控,最终形成反射膀胱,且残余尿量<100ml,结束导尿;1例(4.55%)部分自控,采取辅助措施可自行排尿;1例(4.55%)排尿困难无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或继发肾损伤。结论间歇导尿术改善神经源膀胱患者排尿困难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较好。

  • 标签: 间歇性导尿术 残余尿量 排尿功能障碍
  • 简介:间歇外斜视(intermittentexotropia,IXT,X(T))是介于隐性斜视与显性斜视之间的一种过渡型斜视。在各类共同性外斜视中占第一位。间歇外斜视发病原因主要是集合和分开功能之间平衡失调,集合功能不足以及融合功能低下引起。平均发病年龄岁,女性多发。斜视角随注视距离、注意4力强弱、视力疲劳状态在正位与外斜视间变动。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能力评估 隐性斜视 视力疲劳 显性斜视 斜视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截瘫后神经源膀胱中应用间歇清洁导尿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截瘫后神经源膀胱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膀胱功能锻炼,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间歇清洁导尿,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肾积水、泌尿系感染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排尿量和残余尿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最大排尿量和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最大排尿量、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肾积水、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截瘫后神经源膀胱患者治疗中,间歇清洁导尿的应用可提升治疗效果,促

  • 标签: 间歇性清洁导尿 截瘫 神经源性膀胱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连续间歇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接诊的78例肾衰竭患者选择为研究对象,按照接诊顺序编号并根据单双号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间歇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39例患者采用连续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指标Scr(321.47±66.58)μmol/L、BUN(20.38±6.41)mmol/L与治疗前(788.64±93.21)μmol/L、(44.27±8.36)mmol/L比较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436.18±72.65)μmol/L、(29.14±7.28)mmol/L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压发生次数(1.72±0.61)次和心律失常发生次数(1.29±0.66)次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连续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的疗效明显优于间歇血液透析,在改善患者肾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面效果更优,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透析 间歇性血液透析 肾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静脉血液滤过(连续血滤,CVVH)与间歇血液滤过(间歇血滤,IHF)治疗重症急性肾衰(sAR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的方法,对比所有患者在进行血液滤过之后,依据急性肾衰(ARF)诊断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每次血滤时间(h)、每次净超滤量(ml)、单位时间内净超滤量(ml/h)、血流量(ml/min)、平均每人血滤次数(次/人)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重症急性肾衰时,可以采用CVVH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取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连续性血液滤过 间歇性血液滤过 重症急性肾衰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挫伤,也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健康隐患,同时神经源膀胱也是并发症,神经源膀胱会给患者排尿带来极大的阻碍,这也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危害。开展对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膀胱中的应用进展的探讨,找出现在应用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解决问题,来促进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膀胱中的应用进展。同时,这也可以更好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间歇性导尿 脊髓损伤患者 神经源性膀胱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雅都水电站#1、#2、#3机组开机并网时机组负荷偶发性无法调节的故障,介绍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以及故障处理方案等相关问题的探讨。

  • 标签: 水电站 机组并网 负荷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低氧对脑缺血大鼠磷酸酰肌醇3激酶(PI3K)活性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组)、单纯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间歇低氧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H+I/R组),每组20只。IH+I/R组给予间歇低氧21天后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脑缺血模型,HE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元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区PI3K表达。结果与SO组比较,I/R组大鼠神经元结构损伤,PI3K表达增强(P<0.05)。与I/R组比较,IH+I/R组大鼠神经元结构损伤加重,PI3K表达增强(P<0.05)。结论间歇低氧可增加PI3K表达,加重大鼠脑缺血后的神经元损伤。

  • 标签: 间歇性低氧 脑缺血 PI3K
  • 简介:1临床资料男性,75岁,主因阵发性心悸、头晕1周入院。患者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近7年来反复出现胸闷、气短,与活动无明显关系,2015年4月19日12时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无明显心前区疼痛,无大汗,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门诊,急查心肌酶未见明显异常,测血压200/110mmHg。

  • 标签: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间歇性完全性心室预激波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间歇充气压力泵在ICU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应用及护理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重症监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间歇充气压力泵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重症监护患者的血栓形成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重症监护患者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预防效果比对照组更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歇充气压力泵在ICU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显著,该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充气压力泵 重症监护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持续血液净化和间歇血液透析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8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间歇血液透析,研究组采用持续血液净化。综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Scr及BUN分别为(76.61±21.30)μmol/L、(6.63±2.24)mmol/L,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的低(P<0.05)。结论持续血液净化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肌酐清除,提高临床治愈率,较间歇血液透析效果好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持续性血液净化 间歇性血液透析 急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停机法对提高呼吸机依赖患者脱机成功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肺疾病并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支持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脱机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均为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间歇停机法,对照组患者则通过压力支持通气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方法进行脱机,分别对两周后两组患者的脱机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脱机成功率分别为88.0%和2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中20例脱机失败的患者,9例改行间歇停机法2周内成功脱机。结论通过对伴有呼吸机依赖的患者实施间歇停机法,可以显著提高其脱机成功率,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间歇性停机法 呼吸机依赖 脱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与间歇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间歇血液透析疗法,观察组采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2.5%,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存活率高,可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 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法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肾衰竭(ARF)在临床应用持续血液净化(CBP)和间歇血液透析治疗(IHD)的疗效对比。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SAP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38例,分为CBP组和IHD组,每组19例。CBP组进行持续血液净化;IHD组进行间歇血液透析治疗。观察记录并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APACHEⅡ评分都有显著改善。CBP组患者治疗持续的时间、24h尿量达到750ml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IHD组患者(P<0.05)。IHD组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次数明显高于CBP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SAP合并ARF在临床采用CBP法与IHD法治疗均有显著疗效,但CBP组治疗效果更稳定,更适用于临床。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肾衰竭 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 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去势联合间歇雄激素全阻断疗法在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中的临床治疗价值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4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应用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及抗雄激素药物开展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应用手术去势联合间歇雄激素全阻断疗法开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手术去势联合间歇雄激素全阻断疗法应用于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手术去势 间歇性雄激素全阻断 进展期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