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神经源膀胱间歇导尿应用效果,为患者康复提供基础。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治疗的神经源膀胱患者50例展开研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人。观察组以常规康复护理为基础,融入间歇导尿,对照组采取留置导尿管的方式,并且应用常规护理。每周观察一次,1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残尿量、膀胱容量、尿路感染等方面的差距。结果:观察组的残尿量以及尿路感染率较低,而尿潴留治愈率高,且数据存在统计差异(P<0.05)。结论:间歇导尿的方式在神经源膀胱患者治疗中,身体功能恢复效果良好,排尿功能比较正常,患者自理能力好,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间歇导尿 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清洁间歇导尿术(CIC)是有效排空膀胱的方法,有助于神经源膀胱等疾病导致排尿困难的患者排空膀胱和降低上尿路损害的风险。国内目前缺乏儿童CIC规范使用的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学组组织国内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参考国内外CIC相关文献和国际尿控协会(ICS)及国际小儿尿控协会(ICCS)相关指南制定本共识,为规范儿童CIC提供参考。

  • 标签: 儿童 清洁间歇导尿 尿动力学检查 排尿功能障碍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导尿在神经源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74例神经源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进行分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留置导尿管及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间歇导尿及针对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排尿功能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与最大排尿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残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最大排尿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肾积水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间歇导尿可有效促进患者排尿功能恢复,预防及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神经源膀胱康复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间歇性导尿 神经源性膀胱 排尿功能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控制膀胱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称为神经源膀胱【1】,主要表现为尿潴留、尿失禁、残余尿量增多等,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膀胱输尿管反流、肾积水、泌尿系统感染和肾功能减退或衰竭[2]。虽然长期留置导尿管是解决排尿困难及尿失禁的有效办法,但是随着这些年对留置导尿管的相关性感染研究越来越多,长期留置导尿管并发症的发生还是不容乐观。间歇清洁导尿术是基于膀胱正常生理以及神经反射机制的理论而创立的,可间歇扩张膀胱。促进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的恢复,并能减少留置导尿引的感染等并发症,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神经源膀胱的管理方式。由于病人操作是长期在家完成,无法时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监督,所以健康宣教显得尤为重要,现就间歇清洁导尿健康宣教护理进行综述。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自我间歇清洁导尿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康复护理在截瘫间歇导尿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选我院2020.1—2022.1收治的60例截瘫间歇导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0)与研究组(n=3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导尿及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个性化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邀请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统计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后,仅有1例患者膀胱容量未恢复正常,30例患者均能自行排尿且残余尿量均小于50mL;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截瘫 间歇性导尿 个体化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1例神经源膀胱患儿间歇导尿全病程管理模式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明确诊断,制定计划,全病程管理模式实施;患儿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门诊随访,包括饮食护理、感染预防、间歇导尿护理操作、尿管选择、制定个性化导尿频率、饮水计划、排尿日记及门诊随访指导。经过12天的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患儿顺利出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在尿路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月间歇导尿患者81例,根据导尿护理模式分组,A组(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40例,B组(常规导尿护理)41例,比较膀胱残余尿量、尿路感染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残余尿量比较,A组[(71.19±7.24)ml]低于B组[(86.21±6.73)ml](P<0.05);尿路感染率比较,A组[2.50%(1/40)]优于B组[17.07%(7/41)](P<0.05);满意度比较,A组[100.00%(40/40)]优于B组[80.49%(33/41)](P<0.05)。结论:通过实施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可显著减少膀胱残余尿量,降低尿路感染风险,提高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 尿路感染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在尿路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月间歇导尿患者81例,根据导尿护理模式分组,A组(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40例,B组(常规导尿护理)41例,比较膀胱残余尿量、尿路感染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残余尿量比较,A组[(71.19±7.24)ml]低于B组[(86.21±6.73)ml](P<0.05);尿路感染率比较,A组[2.50%(1/40)]优于B组[17.07%(7/41)](P<0.05);满意度比较,A组[100.00%(40/40)]优于B组[80.49%(33/41)](P<0.05)。结论:通过实施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可显著减少膀胱残余尿量,降低尿路感染风险,提高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改良清洁间歇导尿护理 尿路感染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神经源膀胱(NB)是由神经性病变或神经损害导致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引起储尿排尿异常的疾病,清洁间歇导尿(CIC)是目前治疗NB的最佳手段,但经尿道行CIC并发症较多。本文介绍1例经脐尿管囊肿途径行CIC治疗NB的患儿,此方法建立新的导尿通道不仅能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缓解肾功能损害,同时显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对于条件合适的患儿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 清洁间歇导尿 神经源性膀胱 脐尿管囊肿 并发症 尿流改道
  • 简介:摘要:引起汽轮机振动的因素很多,几乎所有误差都会反映在汽轮机振动的不同程度。本文针对汽轮机间歇振动故障的成因进行分析,通过汽轮机振动成因及大量现场实际振动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一系列间歇振动故障的处理方法。一方面防止汽轮机组的间歇振动过大导致的意外停机,一方面减小汽轮机组的振动延长机组的寿命,可以更好地保证汽轮机组的安全、正常的运行和生产。

  • 标签: 汽轮机间歇性振动 故障分析 处理
  • 简介:摘要:汽轮机是火电厂的主要装置之一,加强机组设备管理对保障火电厂的生产效益有积极帮助。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在监控机组设备运行工况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异常振动,并进一步调查振动发生的位置、引发振动的原因,在完成故障诊断后立即展开维修,才能将异常振动对机组运行造成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基于此,本文章对汽轮机间歇振动故障分析处理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 标签: 汽轮机 间歇性振动故障 分析处理
  • 简介:摘要:每台汽轮机组均会存在或大或小的振动,但是在规定范围以内的振动均属于正常,不会对机组造成恶劣影响。但是当振动远远高于报警甚至连锁停机值时,就会对汽轮机组造成恶劣的后果,严重影响汽轮机组的正常使用以及服役寿命,严重时甚至造成汽轮机组毁坏的恶性事故。汽轮机的安全性能是机组极为重要的性能指标,汽轮机的异常振动表明需要检查机组运行中存在安全隐患,本文分析汽轮机运行过程中异常间歇振动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 标签: 汽轮机 间歇性 振动故障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临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膀胱患者康复护理中间歇导尿的应用对提升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7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膀胱患者,时间2020年4月-2022年5月;基于等量电脑随机法下分为人数均为35例的基础组和实验组,2组均行临床护理,在此基础上予以基础组留置导尿管,予以实验组间歇导尿;针对2组护理满意度等多指标展开观察与比较。结果 在护理后膀胱残余尿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基础组(P

  • 标签: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护理 间歇性导尿
  • 简介:摘要间歇外斜视(IXT)是儿童常见的外斜视类型,其患病率处于各种共同性外斜视首位,主要以手术干预和保守治疗为主,但各种保守治疗的适应证、优缺点、效果等存在争议。现笔者依据近几年的研究结果,针对IXT的非手术治疗方式进行综述。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保守治疗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间歇血液透析治疗后,施以有效的护理举措,研究最终结果。方法:近年间,我院收治过多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从中选择88例参与实验。为明确不同护理方式的有效,需对患者进行分组,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采取优质护理。结果:据数据表明,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更佳,对护理服务的评价也打出高分。结论:透析治疗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电解质等都更正常,进而缓解病症。经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病症明显改善,最终起到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的功效。

  • 标签: 血液透析 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眼视觉训练治疗间歇外斜视的效果分析。方法:通过回顾和分析我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所接受的间歇外斜视患者共60例,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30例)在常规基础上使用双眼视觉训练,了解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斜视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斜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着治疗后双眼视远立体视锐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比较,运用双眼视觉训练治疗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间歇外斜视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双眼视觉训练 间歇性外斜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旋转机械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振动,超出可接受范围内的振动会对设备造成危害,使得设备工作性能降低或无法正常工作。引起旋转机械间歇振动的原因较多,故障类型不同振动出现频次也不同,间歇周期短到每次几毫秒,长则几小时甚至几天。振动发生后无明显规律,且不同故障的特征并非是唯一特定的,所以使得间歇振动故障诊断较为复杂,同时给设备稳定运行带来较大隐患,本文分析研究了三类不同原因诱发的间歇故障,并通过真实的案例总结出了不同类型间歇故障的特征及处理措施。

  • 标签: 机械振动  故障特征  故障诊断
  • 简介:摘要:旋转机械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振动,超出可接受范围内的振动会对设备造成危害,使得设备工作性能降低或无法正常工作。引起旋转机械间歇振动的原因较多,故障类型不同振动出现频次也不同,间歇周期短到每次几毫秒,长则几小时甚至几天。振动发生后无明显规律,且不同故障的特征并非是唯一特定的,所以使得间歇振动故障诊断较为复杂,同时给设备稳定运行带来较大隐患,本文分析研究了三类不同原因诱发的间歇故障,并通过真实的案例总结出了不同类型间歇故障的特征及处理措施。

  • 标签: 机械振动  故障特征  故障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间歇导尿对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恢复及泌尿系统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分组(各组40例)探究,对照组采用留置尿管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间歇导尿与个体化精准护理,观察两组泌尿系统感染率、膀胱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泌尿系统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留置尿管时间、膀胱内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且自解尿量多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间歇导尿可显著提高本研究患者膀胱功能,减少泌尿系统感染情况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间歇性导尿 宫颈癌根治术 膀胱功能 泌尿系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