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仪在小儿急诊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以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急诊接收的300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传统及快速仪测试,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应用效果。结果传统结果阳性率为2.33%,阴性率为97.67%,快速仪测试结果阳性率为3.00%,阴性率为97.00%,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传统试用时(21.94±1.24)min,快速仪测试用时(5.05±0.12)min,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快速仪在小儿急诊中的应用效果较优,准确度较高,可明显缩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 标签: 快速皮试仪 小儿 急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康敷料(自粘性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在门急诊清创换药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5年11月在门急诊清创换药病人70例,其中35例使用美康敷料为实验组,另外35例创在敷碘伏纱布系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换药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康敷料在清创换药中可明显减少病人的痛苦和对创面的创伤。

  • 标签: 美皮康敷料 疼痛 渗出物 湿性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退药,为病人提供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上海第九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退方进行分析。结论避免不合理用药,减少退药。

  • 标签: 退药 门急诊 药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快速结果的观察时间。方法观察我院快速阳性延迟发生的患者例数。结果应用快速5分钟后进行观察,发现后10分钟阳性的有6例,30分钟(注射药物前)观察结果为阳性的有4例,60-90分钟间(注射药物后)患者发生全身或局部反应的有4例。结论快速仪进行皮肤试验观察结果的时间应延迟才能有效防止阳性者的漏检率,提高用药安全。

  • 标签: 快速皮试仪 过敏反应 阳性结果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儿科门急诊用药合理性,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我院儿科2014年10-12月29831张门急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为86.1%,输液率为74.6%,在输液处方中糖皮质激素使用率为77.3%,联合用药不合理处方1.91%,用药剂量大于说明书处方9.68%。结论儿科门急诊用药尚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特别是抗生素使用率、输液率较高。医院当加强对临床医师、药师、护师儿科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教育,促进儿科合理用药。

  • 标签: 儿科 常见问题 合理用药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门急诊输液室是汇集了医院各科门急诊病人输液的地方,门诊输液是门诊患者就诊治疗的最终站。静脉输液法是将大量的液体、电解质或血液由静脉注入的方法。门急诊输液室工作量大、随机性强、病员复杂,容易发生护理安全隐患及护患纠纷。

  • 标签: 输液病人纠纷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处方点评结果分析,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6月门急诊处方11243张进行点评分析。结果在11243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数为221张,占全部抽查处方的1.97%,处方合格率为98.03%。结论本院门急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认真审核,与医生多交流,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处方合格率。

  • 标签: 处方点评 处方分析 不合理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加强门急诊输液的安全管理,将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降至最低,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实施严格的查对制度和有效的健康教育,执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重视和加强门急诊输液的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门急诊输液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某医院门急诊处方质量、用药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抽查1200张门急诊处方,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对其逐一点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0张门急诊处方中,合理处方520张,处方合理率为43.33%;不合理处方680张(占56.67%),其中不规范处方588张,不适宜处方92张,主要表现为处方书写不规范、遴选药品不适宜、用法与用量不适宜等。结论:该院门急诊处方合理率较低,处方书写质量及用药合理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

  • 标签: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门急诊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析我院门急诊处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主要表现形式与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指出合理用药的社会促进体系必须从政策的完善入手,对用药药程控制,对于相关学科要加大研究力度,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浪费和积极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提供依据,给用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合理用药 处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门急诊输液比例的措施。方法分析我院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前后三个月门急诊处方数量及输液比例,运用EXCEL及S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结果2012年4月至9月输液比例分别为14.89%、13.98%、14.48%、9.99%、7.16%、7.60%,4、5、6月份平均输液比例为14.44%,7、8、9月份平均输液比例为8.30%,输液比例降低6.1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采取的综合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门急诊输液比例,优化了给药途径,减轻了病人负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门急诊采取急诊护理流程对护理质量的效果做分析。方法:试验时间为2019月8月至2020年8月,并取门急诊患者78例配合试验,依照抽签法均分,每组人数39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急诊护理流程。分析比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以及就诊时间。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就诊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门急诊中采取急诊护理流程,将整体护理质量提升。

  • 标签: 门急诊 急诊护理流程 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急救护理对门急诊输液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2~2020.4月收治的830例门急诊输液患者,按照时间进行分析对比,2020.2~3月收治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2020.3~4月收治的患者采用急诊急救护理。分析对比急诊急救护理与常规护理在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情缓解率的情况。结果;3~4月使用急诊急救护理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情缓解率均明显高于2~3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急诊的输液患者使用急诊急救护理能缓解病情,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急诊急救护理 护理满意度 病情缓解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了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方法调查我院的护理人员以及调查我院住院的患者,向他们询问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结果结论为了急诊的患者能够顺利的就诊,保证生命的安全,避免发生医疗的纠纷,并且及时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1。

  • 标签: 门急诊护理 常见问题 应对政策
  • 简介:目的: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以达到家属配合治疗、促进患儿健康之目的。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我院儿科门急诊对1880位患儿家属,随机分为实验组920位和对照组960位,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进行健康教育活动;对照组不提供健康指导。两组分别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开展健康教育的儿科门急诊患儿及家长进行随机调查。结果:通过对健康教育前后比较,病人及家属对护士满意度由89%上升到96%(P〈0.001)。结论:①治疗的同时因时施教是做好门急诊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②应用语言的修饰和语气的美感是做好健康教育的成功之道;③应用专题讲座、音像、板报、保健护理手册是健康教育的深化;④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做好健康教育的坚实基础;⑤护士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使接受教育的患儿家属,能够基本了解和掌握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更好地配合治疗,促使护患关系融洽。

  • 标签: 健康教育 儿科门急诊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