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四川和重庆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区域。两地在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历史、资源、交通诸方面,有着十分紧密的依存和互补关系,两地合作共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经济带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是双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针对川渝合作共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目前面临地方政府“经济人”行为、区域协作制度缺失、经济欠发达和资金缺乏制约难题,提出川渝共建长江上游屏障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长江上游 生态屏障 制约难题 对策建议
  • 简介:我省森林公安在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省林业厅、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生态建设和公安发展大局,以深化改革为抓手,积极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打防管控能力,有力地保护了生态资源、维护了林区稳定。一、破除打击能力瓶颈,全面提高打击水平(一)深化"三项改革",解决执法办案保障问题近年来,我局在全省大力推进"法人单位建设、单独预算管理、执法权限落实"三项改革。

  • 标签: 森林公安 林业厅 国家林业局 法人单位 打击能力 执法权限
  • 简介: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林地面积3.7亿亩,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主体。经国务院批准,四川于1998年9月在全国率先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品性采伐。10余年来,全省各级林业部门坚决执行国家天保工程政策,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累计完成中央投入204.24亿元,落实森林管护责任3.23亿亩,营造公益林8061.73万亩,完成森林抚育870.23万亩次,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49万亩,保住了长江上游这片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和生物基因库。

  • 标签: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生物基因库 水源涵养林 林地面积 森林资源
  • 简介:摘要水土流失是造成汉源县偏远山区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控制水土流失,大力发展经果林,结合池、渠、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以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后劲,让偏远山区群众治穷致富的目的,也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汉源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水土保持 生态 研究
  • 简介:天保工程即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在我国,主要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及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本文主要探讨长江上游林业天保工程。

  • 标签: 长江上游 林业 天保工程
  • 简介:摘要:云南省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职责,积极践行生态发展新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发展之路,积极融入并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贡献力量。现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路径进行分析。

  • 标签: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长江上游 重要生态屏障 路径
  • 简介:清代长江上游救生红船制初探蓝勇长江上游自古滩多水险,舟行稍有不慎即遭覆没。早在唐代就有专门的“篙工”专司引导航,明清时期也有专门的滩师专司过滩引导,但是仍免不了常常失吉成灾。明清时期中国政治经济重心东移南迁已成定局,四川东南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长江...

  • 标签: 长江上游 救生船 巫山县 明清时期 嘉陵江 宜昌
  • 简介:本文认为清代长江上游救生红船数应比以前统计的更多,地域分布也更广一些;同时对清代救生红船的形制、每船水手数、运作经费和水手报酬、救护奖励和义埋制、管理体制与衰败原因等问题作了更深入的考证,提出救生红船的每船水手数在实际运行中并不固定,而水手的报酬因时因地相差较大;最后提出清代长江上游救生红船除随时救险外,还有租赁护航的功能,其救护制度在中国水上慈善救护史上有开创之功.

  • 标签: 清代 长江上游 救生红船制
  • 简介:<正>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带.长江上游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丰富的地下和地表资源,聚集一大批优良的装备和技术人才,形成了与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各具特色的生产力布局.但是,这一地区一部分现代化工业同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的工业同时存在,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同大量传统的科学技术同时存在,呈现出不协调状态.中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起步是对的,如果没有长江上游地区的参与,就不可能真正取得成效.从总的趋势看,长江上游

  • 标签: 长江上游地区 对外开放 长江中下游地区 市场经济发展 地区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
  • 简介: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重庆打造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会展之都、购物之都和美食之都,形成区域商贸会展中心",

  • 标签: 会展步伐 加快建设 地区会展
  • 简介:利用1993~2009年长江上游气象站和三峡梯调自动雨量站逐日降水资料,对长江上游流域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提出了干湿季节转换指标和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流域平均年降水量为850~1150mm,由东南向西北减小;三峡区间降水年际变化最大,四川盆地其次,乌江和长上干降水的年际变化相对稳定;三峡区间东段与川西北相比,雨季开始时间早56d,结束时间晚17d,雨季持续时间相差72d;夏季风由东南向西北推进缓慢,冬季风由北向南推进迅速;统计各水文分区强降水发生相互关联度,其结果有助于对数值预报降水落区预报进行订正。

  • 标签: 长江上游 干湿季节转换 雨季临界值 降水分区关联度
  • 简介:摘要:采用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长江上游白沙水道不同流量下水面比降、航槽流速、推移质输沙路线的变化,分析了滩段浅、急、险等碍航指标特性,得到白沙水道由水师坝、对夹石、三眼灶和母猪碛4个滩险所组成,其中水师坝、三眼灶为枯水浅滩,对夹石、母猪碛为枯水急险滩,为航道整治方案制定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碍航特性 航道整治 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