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56岁,农民。主诉:右面部红色丘疹、斑块1年。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右颊部出现一个针尖大小红色丘疹,后其周围出现类似几个丘疹,并逐渐增大融合成斑块,部分上覆少量黄色和暗红色痂,无明显瘙痒及疼痛。患者曾于外院就诊,

  • 标签: 球形孢子丝菌 淋巴管型 孢子丝菌病
  • 简介:孢子病(sporotrichosis)是由孢子感染所致,主要引起皮肤感染,也可引起黏膜、骨骼甚或系统性病变。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流行病学 病理
  • 简介:采自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冷杉产齿(Hyphodontiaabieticola)是中国新记录种,一般生于针叶树上。该种特征为子实体平伏,子实层体表面深赭色,具有长管状的囊状体和圆柱形至近腊肠形的担孢子。根据采集的材料对该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 标签: 冷杉产丝齿菌 木生真菌 分类 木腐菌
  • 简介:摘要世界卫生组织将孢子病归为"被忽视的热带病",近年来对孢子病相关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从病原体、流行病学、诊断、治疗、疫苗这五个方面综述孢子病的近期研究进展。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孢子丝菌属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外阴阴道假酵母病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外阴阴道假酵母病患者,研究患者的感染途径以及患病机制。结论治疗原则是积极去除假酵母阴道炎的诱因;规范化应用抗真菌药物。

  • 标签: 假丝酵母菌阴道炎 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报道1例由球形孢子所致的婴儿固定型孢子病。患儿女,3个月,因左眼下内侧皮损2个月就诊,皮损脓液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对培养获得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真菌培养阳性,镜下可见典型的套袖样菌丝。钙调蛋白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球形孢子。药敏试验显示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对该菌株的菌丝相最低抑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0.5μg/mL和0.5μg/mL;对该菌株的酵母相的MIC值分别为0.25μg/mL和0.5μg/mL。给予患者口服特比萘芬32.5mg/d治疗10周后皮损消退呈瘢痕化修复。依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该病例为球形孢子所致固定型孢子病,特比萘芬治疗本病例显示较好疗效。

  • 标签: 婴儿 孢子丝菌病 球形孢子丝菌 特比萘芬
  • 简介:孢子病是由申克孢子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附近淋巴系统的慢性感染性皮肤病。现对我院2002~2009年35例临床资料完整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临床分析 联合治疗
  • 简介:在对吉林省龙井天佛指山松茸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调查中,发现一中国新记录种——石榴。文中详细描述了这一新记录的形态特征。

  • 标签: 分类 蘑菇目 丝膜菌科 新记录种
  • 简介:通过1例16岁女孩由申克孢子导致的皮下孢子病,口服伊曲康唑治疗有效,回顾申克孢子的实验室检验方法,以此来提高孢子感染的诊断水平。

  • 标签: 申克孢子丝菌 孢子丝菌病 伊曲康唑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减少外阴阴道假酵母(VVC)患者的复发和降低复杂性VVC患者的发生,要加强对VVC患者的认识,明确诊断、系统彻底的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方法明确诊断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彻底的治疗,进行健康宣教,避免无指征的阴道滥用药及冲洗阴道,破坏阴道环境及阴道上皮细胞。结果通过明确诊断、系统治疗和健康宣教,明显降低了VVC患者的复发率和减少了复杂性VVC患者的发生。

  • 标签: 假丝酵母菌 外阴阴道 明确诊断 系统治疗 健康宣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筛选苦艾洗液和洁尔阴洗液对白假酵母菌体外抑浓度。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和培养检测法,对比观察两种洗液对白假酵母菌体外抑浓度。结果(1)苦艾洗液为原液时对白假酵母有抑制作用;(2)洁尔阴洗液在相当于原液浓度的12.5%时对白假酵母有抑制作用;(3)结果表明洁尔阴洗液对白假酵母菌体外抑菌作用优于苦艾洗液。结论两种洗液对白假酵母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洁尔阴洗液对白假酵母菌体外抑菌作用优于苦艾洗液。

  • 标签: 中药洗液 白假丝酵母菌 抑菌浓度筛选
  • 简介:目的探讨孢子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选择临床、病理和(或)培养符合孢子病诊断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PAS染色并统计孢子检出率。结果孢子病男女性别比例为1∶1.39。临床类型中固定型占58%。发病年龄40~59岁占48%。发病部位以颜面部及双上肢为主,分别为49%、45%。病理下典型"三区病变",约占23%。部分病例神经周围亦有炎性细胞的浸润。PAS染色孢子检出率为68%。结论孢子病以固定型为主,病理下结构模式多变,孢子检出率约70%左右。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临床 病理
  • 简介:目的探讨孢子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分析1972~2007年间就诊于我院的孢子病447例,其中有详细资料者316例,做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的203例中,105例做了PAS染色检查。结果春季发病者占50.34%,临床分型以固定型略多(52.53%)。儿童主要以面部发病。主要病理改变为混合细胞性肉芽肿。PAS染色阳性率为38.1%。结论孢子病常年皆可发病,近几年有增多的趋势,春季为本病高发季节。儿童皮损主要在面部,多为固定型。病理改变多为混合细胞性肉芽肿。病理切片、PAS染色诊断阳性率不高,确诊主要靠真菌培养。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申克孢子丝菌 临床分析
  • 简介:孢子病是由申克孢子复合体感染皮肤、皮下组织、黏膜和局部淋巴系统所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皮损主要表现为慢性炎症性肉芽肿损害。自1898年报道第一例孢子病后,对孢子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包括孢子病原体的变迁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改进。病原体从申克孢子单一菌种到目前孢子复合体的认识。诊断方法包括真菌学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孢子菌素以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治疗方法包括碘化钾、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口服以及物理和手术疗法等。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变迁
  • 作者: 殷万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绵竹市新市镇中心卫生院四川绵竹618200)【中图分类号】R47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43-02相信大家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较为陌生,但是提起霉菌性阴道炎、念珠菌病大家就十分熟悉了,而大家熟悉的疾病名称就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别称。有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约有75%左右的女性在一生中会患病一次,而45%的女性会发生两次或以上,成为威胁女性身体健康的常见病与高发病。那么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如何预防此疾病的产生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什么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假丝酵母菌也被称之为念珠菌,能够对内脏、皮肤以及黏膜造成侵犯,进而使病人出现急性、亚急性以及慢性炎症性反应,大多数病人多为继发性感染。假丝酵母菌有较多种类,但是能够使人致病的菌种有白假丝酵母菌(即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以及伪热带假丝酵母菌等,其中白假丝酵母菌最为常见,并且拥有的致病力最强,也是导致我们产生假丝酵母菌病的主要病菌类型,占假丝酵母菌病原体的比例约为80%~90%。目前已经辨别出的白色假丝酵母菌有两百多种,但是所有菌株的致病性以及寄居性相同,并且随着临床治疗药物种类的增加,药物滥用的影响,导致假丝酵母菌的耐药性也随之增加,促使菌种发生改变,因为白假丝酵母菌导致的外阴阴道炎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是由其他类型假丝酵母菌导致的外阴阴道炎发生率则相应增加。白假丝酵母菌通常可存在于口腔、肠道、上呼吸道以及阴道黏膜等位置,主要分为两种生活状态,一种为酵母相,呈孢子状态,虽然在人体中寄居,但是并不会导致症状产生,可以进行传播;另一种为菌丝相,是孢子长成菌丝的状态,具有较强的侵袭力。目前有研究发现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血培养阳性率仅低于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成为当前影响女性健康的常见病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也被称之为霉菌性阴道炎、白色念珠菌病,是一种感染假丝酵母菌后所引发的阴道炎症性疾病。目前可知能够定居在阴道内的假丝酵母菌类型有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蔷薇色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季以蒙假丝酵母菌、酿酒假丝酵母菌等。女性朋友患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还可同时伴有外阴烧灼感、阴道干燥、尿痛以及性交疼痛等症状。典型的白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某院假酵母所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64例假酵母医院感染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的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假酵母以白假酵母(68.75%)为主,其次为热带假酵母(15.62%)、光滑假酵母(9.38%)和克柔假酵母(6.2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67.19%)为主,其次为泌尿道(18.75%)、消化道(10.94%)等。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住院时间、糖尿病、恶性肿瘤等13个因素是假酵母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95%CI:2.57~33.67)、住院时间(OR95%CI:2.17~25.37)、恶性肿瘤(OR95%CI:1.04~15.23)、化学治疗(OR95%CI:1.76~20.63)、使用呼吸机(OR95%CI:4.67~96.37)是假酵母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假酵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应充分考虑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防控措施,降低假酵母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假丝酵母菌 真菌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随着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侵入性诊疗措施的广泛应用,使临床假酵母感染发生率日益增高.老年患者由于基础疾病多、免疫功能较差,易产生假酵母(念珠)医院感染.为了解老年患者假酵母医院感染的现状,统计了本院近3年来老年患者感染中分离的假酵母菌株并进行了耐药性分析.

  • 标签: 假丝酵母菌 医院感染 现状 调查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