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固定型孢子丝菌病2例

/ 1

面部固定型孢子丝菌病2例

杨晶

杨晶(黑龙江省医院皮肤性病科150001)

【中图分类号】R3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6-0283-02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性,39岁。因左颧部浸润性暗红色斑块3个月,于2011年3月16日来我院就诊。该患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颧部出现黄豆大小结节,后破溃、结痂,皮损渐增大,触之浸润,自觉痛痒,曾外用多种药物,无效。该患既往体健,一般情况较好,全身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左颧部见一倒三角形暗红色浸润性斑块,边缘见数个粟粒大小丘疹,覆黄色痂(图1)。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生化全项均正常。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弥漫性炎性肉芽肿,细胞成分包括中性粒细胞、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中性粒细胞聚集区见星状体(图2)。诊断:固定型孢子丝菌病。治疗:给予伊曲康唑100mg,日两次口服。1个月后,明显好转,皮损缩小,连续服用3个月,治愈。随访,停药后无复发。

例2患者男性,67岁。因鼻背、鼻翼暗红色结节、破溃、结痂1个半月,于2011年1月9日来我院就诊。该患1个半月前,右侧鼻翼出现一绿豆大红色结节,迅速破溃、结痂并增大,后左侧鼻翼及鼻背部陆续出现4个暗红色结节。既往体健,全身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双侧鼻翼及鼻背部见5个粟粒至黄豆大暗红色结节,鼻翼处皮损上覆黄痂和黑痂(图3)。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生化全项均正常。组织病理检查:真皮见混合细胞性肉芽肿,PAS染色见上皮样细胞区多个细胞内和细胞外孢子(图4)。诊断:固定型孢子丝菌病。治疗:给予伊曲康唑100mg,日两次口服。半个月后,明显好转,结痂全部脱落,连续服用3个月,治愈。随访,停药后无复发。

讨论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感染所致,主要引起皮肤感染,也可引起粘膜、骨骼甚或系统性改变。申克孢子丝菌为侧孢霉双相型真菌,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菌冈、丝孢菌目、丛梗孢科,所致孢子丝菌病为人、畜共患慢性感染性疾病。传染源是患本病的人或动物,传播的媒体主要是被孢子丝菌污染的柴草、腐植和土壤等。传播途径主要是皮肤受到外伤时病原菌乘机植入,很少情况下通过呼吸道吸入病原菌而致病。在黑龙江省,肇东地区为孢子丝菌病高发地区。1994年李鹤玉等深入肇东市宣化乡对孢子丝菌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其发病与接触芦苇相关,实验室检查于腐烂芦苇中检出申克孢子丝菌更是有力的证据[1]。本2例患者均居住于肇东农村地区,以玉米秸、玉米棒、芦苇烧火、取暖、做饭,而玉米秸、芦苇常常携带申克孢子丝菌[2]。

孢子丝菌病以侵犯皮肤为主,皮肤损害主要见于暴露部位,系统感染可由皮肤型所引起。(1)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初疮出现后局部逐渐扩大、加重,不久即沿回流淋巴管向近端发展,出现炎症性结节,初为小豆大,皮色,初期不红,逐渐增大,陆续出现,间断性分布,各个结节间有一定距离呈串珠状。结节可形成脓疡、溃疡、囊肿等。(2)皮肤固定型孢子丝菌病。初疮出现后,逐渐扩大、加重,形成炎症性斑块或增生性糜烂结痂面,甚或形成溃疡。有的在初疮周围出现炎性小结节,形成卫星状损害。(3)皮肤播散型。多由淋巴管型发展而来。皮肤散在性多发损害,可见炎性结节、脓疡、溃疡等,伴发热、疲乏等症状。[3]

临床表现考虑孢子丝菌病,并满足以下标准至少1条,即可诊断为孢子丝菌病:(1)皮损内脓液、渗出液或活组织真菌培养申克孢子丝菌阳性;(2)组织病理示圆形或卵圆形紫红色孢子或出芽孢子、雪茄样结构或星状体,或呈孢子丝菌病样肉芽肿性改变;(3)10%碘化钾实验性治疗有效[4]。本2例患者临床符合,病理见星状体和孢子,伊曲康唑治疗有效,诊断确切。本病需与皮肤结核、结节病、皮肤肿瘤、皮肤着色真菌病晚期梅毒疹等相鉴别,组织病理和真菌培养可以鉴别。根据国内外报道病例分析,口服碘化钾仍是治疗本病首选药物,但本2例患者口服伊曲康唑治疗,效果显著,3个月后治愈。

参考文献

[1]李鹤玉,齐军,张岩,等.黑龙江省肇东地区孢子丝菌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5,28(6):401-402

[2]金学洙,李福秋,朱明姬.从芦苇等植物及土壤中分离孢子丝菌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31(5):298-299.

[3]陈裕充.孢子丝菌病.[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8,3(4):233-241.

[4]daRosaAC,ScrofernekerML,VettoratoR,etal.Epidemiologyofsporotrichosis:astudyof304casesinBrazil.[J].JAmAcadDermatol,2005,52(3Pt1):451-459.

图1左颧部倒三角形暗红色浸润性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