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草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系列氧化稳定氧化粉末Zr1xMgxO2x(0.04≤x≤0.10),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分析技术对粉末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氧化镁后,低温350~450℃煅烧产物晶型为四方相(t-ZrO2),随煅烧温度升高,t-ZrO2逐渐向m-ZrO2转变。在550℃下煅烧时,少部分四方相转变为单斜相(m-ZrO2),转变比例随掺杂量增加而降低。Mg2+取代Zr4+产生氧缺陷是ZrO2晶体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随煅烧温度从350℃升高到650℃,Zr0.92Mg0.08O1.92粉末中t-ZrO2晶粒尺寸从42nm长大到100nm;随Mg掺杂量从0.04增加到0.10,t-ZrO2晶粒尺寸从110nm减小到97.8nm,而纳米尺寸晶粒有利于t-ZrO2稳定

  • 标签: 镁稳定氧化锆 溶胶凝胶法 晶粒尺寸 四方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陶瓷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方法通过阐述氧化自身的优点,分析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结论氧化陶瓷具有的高强度、高韧性、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近乎完美的美观性,使其在生物材料应用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更是与日俱增。

  • 标签: 氧化锆陶瓷 口腔医学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由于氧化全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逼真的美容修复效果以及磨耗性接近牙釉质,不导电、不产生CT和MRI伪影,X线透射等特点,在临床上已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技术是将光电子技术,计算机及自控机械加工技术合并于口腔修复的新技术…。利用CAD/CAM加工氧化可切削陶瓷制作的全瓷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CAD/CAM氧化全瓷冠桥临床修复效果做一评价。

  • 标签: CAD CAM 临床应用效果 全瓷冠桥 氧化锆 计算机辅助制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一组患者的缺损牙体进行二氧化嵌体固定修复,探讨二氧化嵌体固定修复在牙体缺损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牙体缺损患者52例,共86颗患牙,对患牙进行二氧化嵌体固定修复并随访1年。结果在随访的1年中,86颗患牙均无嵌体折裂和继发龋出现,修复后无论从外观还是舒适度,患者均非常满意,其中有2颗患牙出现嵌体脱落,经过再次粘固后,目前无脱落现象;其余84颗患牙在随访期间均无脱落,使用情况良好,牙体修复后的稳固率为97.67%。结论二氧化嵌体固定修复在牙体修复上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二氧化锆 嵌体固定修复 缺损牙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氧化全瓷不同边缘位置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氧化全瓷修复后6个月的临床病例30例,按冠边缘位置分为冠边缘平齐龈缘组(A组)15例,冠边缘位于龈下0.5~1mm组(B组)15例,以A组和B组对侧或对颌健康同名牙做对照组。记录试验组和对照组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并采用滤纸条法收集龈沟液,测定龈沟液量。结果A组在临床牙周指标(GI、PD)与其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GCF量变化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各项指标与其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之间比较各指标也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牙冠边缘位置对牙周组织的影响不同。与对照组健康牙比较,冠边缘平龈边缘对牙周组织健康影响较小,龈下边缘较平龈边缘对牙周组织的影响大。

  • 标签: 全瓷全冠 修复体边缘位置 牙周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材料的核桩对Cercon氧化全瓷色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收治的40例牙体缺损修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18例;观察组采用金属合金镀金镍铬合金桩核与Cercon氧化全瓷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非贵金属合金的树脂桩核与Cercon氧化全瓷修复,对比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发现,观察组的修复优良率为90.91%;对照组的修复优良率为77.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rcon氧化全瓷与金属类材料进行应用能够有着更好的修复效果,且满意度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不同材料的核桩 Cercon氧化锆全瓷色彩 影响因素
  • 简介:氧化稳定的四方氧化多晶陶瓷(Y—TZP)具有与金属强度接近的高机械强度,较好的韧性,以及生物相容性,因此,已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牙体缺损的修复和牙列缺损的固定义齿修复中,并成为部分口腔修复科医师和要求美学修复患者的选择。然而,在临床应用中,依然会发现氧化稳定的四方氧化多晶陶瓷(Y-TZP)制成的全冠或固定桥发生崩裂。本文主要从制作过程中晶相转变的角度,对崩裂的起因进行综述。

  • 标签: 氧化锆 晶相转变 制作工艺 应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氧化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诊治的50例烤瓷冠前牙患者,给予二氧化全瓷冠修复,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期临床疗效。结果50例全瓷冠修复体没有出现变色、崩瓷,以及裂纹等现象,修复体边缘密和度好,牙龈健康形态,无基牙继发龋。患者对美学效果均满意。结论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临床效果稳定,美学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二氧化锆全瓷 牙体缺损 修复 前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二氧化全瓷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门诊诊治的烤瓷冠修复前牙患者38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9例,试验组患者给予二氧化全瓷冠修复,对照组患者给予镍铬合金烤瓷修复,治疗6个月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其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修复体完整度、边缘适合度、颜色匹配度与牙龈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采用二氧化全瓷修复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明显改善牙龈健康状态,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二氧化锆全瓷 口腔修复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以表面抛光、喷砂为对照,研究表面多孔涂层对氧化与饰面瓷界面剪切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按照Schmitz-Schulmeyer法测量氧化与饰面瓷的剪切结合强度。制作氧化基底样本60个(IO×5×5mm),分为三组(抛光组:耐水碳化硅砂纸逐级抛光至1200#;喷砂组:1lOμmA1203颗粒在3bars的压力下喷砂10sec,距离10mm;涂层组:质量分数为55wt%的氧化粉浆涂塑氧化表面,致密烧结),每组20个。表面烧结饰面瓷(5×3×3mm)。每组取10个样本,5℃/55℃水域中交替循环5000次。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剪切结合强度,加载速度0.5mm/min。对测试结果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α=0.05)。SEM观察样本断裂模式。结果:涂层组剪切结合强度与抛光组和喷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喷砂组与抛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温度循环后剪切结合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EM观察显示,涂层组样本以饰面瓷的内聚断裂为主;抛光组和喷砂组以界面断裂为主。结论:表面多孔涂层可显著提高氧化与饰面瓷的剪切结合强度,并能耐受短期的人工老化,而结合强度无明显下降。

  • 标签: 氧化锆陶瓷 多孔涂层 结合强度 温度循环
  • 简介:制备了氧化修饰的玻碳电极,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探究了槲皮素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制备的修饰电极在pH=7.0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对槲皮素的氧化还原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采用槲皮素的氧化峰电流作为分析信号。在浓度为2.5×10-8~5×10-5mol/L的范围内,氧化峰电流和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μA)=0.0825c-9.86184,检出限为5.35×10-9mol/L。

  • 标签: 槲皮素 玻碳电极 氧化锆 修饰电极 微分脉冲伏安法
  • 简介:采用氢氟酸微波消解法前处理氧化材料,使用氢氟酸进样系统,不需要赶酸直接测定GBW06602氧化标准样品中的多元素含量,根据样品情况确定了最佳分析条件和最佳分析谱线。实验结果表明,测定元素线性关系及重复性良好,定量准确,可同时测定氧化中的多种金属元素,该方法检出限低,精密度高,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相吻合,完全满足氧化中多元素杂质含量的工业分析要求。

  • 标签: 矿石 氢氟酸直接进样 氧化锆 杂质元素 ICP—AES
  • 简介:以商洛某铅锌尾矿库的铅锌冶金炉窑渣制得的醋酸锌为锌源,尿素为沉淀剂,采用金属离子掺杂的方法制备掺杂金属离子的ZnO粉体.以水体中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对各掺杂样品掺杂配比进行优化,考察了光源条件对各掺杂ZnO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对ZnO循环使用的光催化稳定性进行测试.研究表明:掺杂Sn、Ag、Al元素的纳米ZnO,在Sn、Ag、Al与Zn配比分别为1∶9、1∶40、1∶20时,各掺杂样品的催化活性较高.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各掺杂ZnO样品较纯ZnO对可见光的吸收有一定的增强,在可见光下降解180min后,相应MB溶液的降解率分别达70.8%、64.8%和53.0%.通过循环测试发现,掺Sn氧化锌样品循环使用3次后,其光降解率仍在95%以上,循环5次时,其光解率仍高于90%.

  • 标签: 纳米氧化锌 金属离子掺杂 光催化降解 模拟可见光
  • 简介:采用阴极弧蒸发技术在A120,、低合金钢和硬质合金刀片上沉积Ti与Al原子比相近的Al-Ti-N和Al-Ti-Ni.N涂层,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纳米压痕、划痕实验和氧化实验,研究Si掺杂对Al-Ti-N涂层的结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Ti-N涂层为以立方为主的立方和六方的两相结构,Si掺杂可降低TiN中Al的固溶度,使涂层转化为以六方为主的六方和立方的两相结构;Si的加入导致涂层硬度由34.5GPa降到28.7GPa;Si掺杂引起涂层的应力增加,从而导致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降低;Al-Ti-N涂层的抗氧化性能随si的加入而显著改善,抗氧化温度提高到1000℃以上。

  • 标签: Al-Ti-N Al-Ti-Si-N 硬度 抗氧化性 涂层
  • 简介:研究了硫酸浸出德昌稀土与天青石共伴生矿的焙烧矿过程。考查粒度、搅拌速度、硫酸浓度和温度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并对稀土的浸出动力学进行分析。在选定的浸出条件下:粒径0.074~0.100mm、硫酸浓度1.5mol/L、液固比8:1、搅拌速度500r/min,稀土浸出反应受内扩散控制,表观活化能为9.977kJ/mol。

  • 标签: 氟碳铈矿 稀土 焙烧矿 浸出 动力学
  • 简介:测量了ZnO-TiO2-Bi2O3-CuO-Co2O3,ZnO-TiO2-Bi2O3-CuO-Cr2O3,ZnO-TiO2-Bi2O3-CuO-MnO2和ZnOTiO2-Bi2O3-CuO-MnO2-Co2O3-Cr2O3压敏陶瓷的正电子寿命谱及其电性能参数。研究了MnO2、Co2O3和Cr2O3掺杂对ZnO-TiO2-Bi2O3-CuO压敏陶瓷电子密度和电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ZnO-TiO2-Bi2O3-CuOCr2O3压敏陶瓷基体和晶界缺陷态的电子密度均最高,其压敏电压最低;ZnO-TiO2-Bi2O3-CuO-MnO2压敏陶瓷晶界缺陷态的电子密度最低,其压敏电压比前者高;ZnO-TiO2-Bi2O3-CuO-Co2O3压敏陶瓷基体(晶粒内)的电子密度最低,其压敏电压较高;而ZnO-TiO2-Bi2O3-CuO-MnO2-Co2O3-Cr2O3压敏陶瓷基体和晶界缺陷态的电子密度均较低,其压敏电压VT和非线性系数ɑ最高,漏电流IL最小。

  • 标签: ZnO基压敏电阻 金属氧化物掺杂 缺陷 电子密度 电性能
  • 简介:采用固相法,利用掺杂技术合成钻酸锂(LiCoO2),研究了稀土复合掺杂对材料的影响,用XRD、SEM、激光粒度分析(LPS)、BET和充放电测试,对材料进行了分析。相对未掺杂的材料,在同样工艺条件下合成的LiCoO2具有更完整的结晶度、更大的中粒径,较高的压实密度;在25℃循环(1C,3.0-4.2V)100次,容量衰减减少了2.51%,在85℃/4h高温存储测试中,容量保持率和容量恢复率分别提高了2.85%、5.34%。

  • 标签: 稀土 钴酸锂(LiCoO2) 高压实 复合掺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