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论文通过固相法,用半径相差大、单一元素替代三元正极材料中整个过渡金属结构的改性方法。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电化学充放电测试,研究材料的晶体结构、晶体缺陷、晶格参数和电化学等性能。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掺铜时,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均低于未掺杂样品,说明本方法破坏了原始样品的结构,铜离子未进入理想位置。因此在掺杂改性中,相似替换原则有利于得到优异电化学性能。本文从另一个角度验证相似替换原则的有效性。

  • 标签: 正极材料 锂离子富镍电池 固相法 掺铜改性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燃煤排放是大气中汞的主要来源,研究发现核桃壳生物焦具有一定的汞脱除能力,同时金属及其化合物也可以发挥协同促进的作用,进而实现对汞的氧化和吸附,因此可以通过化学沉淀法同时负载多种金属,进而实现对生物焦的双金属掺杂改性,大幅提高汞的脱除能力。本文以核桃壳生物质为原料,将溶胶凝胶法与化学沉淀法进行结合,利用生物焦作为载体,掺杂多元金属制备复合吸附剂,在改善生物焦微观特性的同时,提高样品表面的化学吸附活性,进而大幅提高生物焦的物理和化学汞吸附性能,并探究了所掺杂不同单金属和双金属在不同比例条件下的汞吸附能力。同时利用吸附动力学模型探究改性生物焦Hg0的初步吸附机理,通过分析发现,改性生物焦对Hg0的吸附既包含物理吸附,也包含化学吸附,其中化学吸附则为整个吸附过程中的控速步骤。

  • 标签: 生物焦 汞吸附特性 铁基改性 双金属改性 吸附动力学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测定含量的方法,包括:高锰酸钾滴定法、EDTA络合滴定法、分光分度法及原子吸收光谱法。通过对实验原理与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不难得出,含量测定方法由传统化学实验方法向精密仪器分析发展。传统测定方法成本较低却不能满足高精度的实验需求,分光分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稳定性好却有着器材价格昂贵的弊端。

  • 标签: 含量 测定方法
  • 简介:摘要:微波介质陶瓷作为一种新型电子材料,在现代通信中被用作谐振器、滤波器、介质基片、介质天线、介质导波回路等,广泛应用于微波技术的许多领域,如移动通讯、卫星通讯和军用雷达等。本文分析了近年来钛矿和类钛矿型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钛矿型陶瓷的晶体结构、微波介电性能。总结了不同位离子置换、复合改性以及低温烧结等对钛矿和类钛矿型陶瓷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目前该类微波介质陶瓷研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钙钛矿 类钙钛矿型 微波介质陶瓷
  • 简介:摘要:使用替代人类的常规化石燃料,世界各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导致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们越来越需要绿色和清洁的能源系统。利用太阳能作为减少能源消耗、促进绿色发展和实现环境理念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世界能源和能源工业日益重要的一个方面。2015年,中国光伏电池在全球磷化氢工业的光波增长中获得了全球磷化氢力量。但不容忽视的是,2014年中国仍存在3 GW以上的注册差距。因此,重要的是分析我国能源产业的影响,以理顺阳光照射,减少要插入的晶体数量,提高硅酮产量。

  • 标签: 多晶硅(n+),磷氧化物,硅氧化物,光电子谱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磷霉素甲氧苄啶胶囊,并建立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以磷霉素和甲氧苄啶为原料制备胶囊,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法测定溶出度。结果:采用全粉末填充工艺成功制备出溶出度良好磷霉素甲氧苄啶胶囊,溶出度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磷霉素浓度在0.01128~0.03101mg/m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6.887761x+0.0060719(r=0.9994);磷霉素在相当于标示量限度50%~100%范围内,测得磷霉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1%。0.01mol/L盐酸溶液900ml为溶出介质,采用转篮法,转速为每分钟75转,其溶出结果良好。结论:该胶囊制备方法可行,溶出度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快速,可用于磷霉素甲氧苄啶胶囊的溶出度测定。

  • 标签: 磷霉素钙甲氧苄啶胶囊 溶出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简介:摘要目的将α-半水硫酸(α-CSH)、磷酸八(OCP)与RGD多肽(RGD)复合,探究该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制备材料浸提液备用并作为实验组,α-CSH组、α-CSH/OCP组、α-CSH/OCP/RGD组。CCK-8实验将材料浸提液与前期实验保存的第3代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共培养,以完全培养液、0.64%苯酚溶液作为阴性及阳性对照,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状态,评估材料的细胞毒性。急性毒性实验:将材料浸提液注入购自武汉万千佳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MK小鼠(6个月龄,18~22 g)腹腔内,以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通过观察小鼠的生物学行为及死亡情况评估材料的急性毒性作用。皮内刺激实验将材料浸提液注入新西兰大白兔(3个月龄,2.0~2.5 kg)背部脊柱两侧皮肤,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通过观察注射部位皮肤出现红斑、水肿的情况评估材料的皮内刺激反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CK-8实验中α-CSH组1、3、5、7 d时BMSCs的相对增殖率(RGR)分别为85.87%、91.49%、91.30%、91.20%;α-CSH/OCP组分别为86.99%、92.53%、94.11%、89.98%;α-CSH/OCP/RGD组分别为91.45%、97.40%、97.66%、95.10%,3种材料浸提液共培养的BMSCs的RGR均>80%,按照细胞毒性分级其为0~1级,说明材料无细胞毒性。急性毒性实验中各组实验小鼠术后一般情况、行为活动、神经反应方面均未见异常,说明材料无急性毒性作用。皮内刺激实验中α-CSH组、α-CSH/OCP组、α-CSH/OCP/RGD组材料的原发刺激指数(PII)分别为0.125、0.250、0,均在0.0~0.4范围内,其反应类型为极轻微型。结论α-CSH/OCP/RGD多肽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标签: α-半水硫酸钙/磷酸八钙/RGD多肽 复合材料 生物相容性
  • 简介:摘要:ZnO是3.37eV的直接带宽,激子结合能60meV,导电性,低毒透视n型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光伏器件、压电器件、抗菌剂、光催化剂等电子器件等领域,但是它独特的结构缺陷--自补偿现象--限制了它在许多光电设备中的使用。电荷补偿现象的发生是由小晶体结构的局部缺陷和变形引起的。将ZnO从n型半导体转化为p型半导体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混合其他离子。阳离子通常用作电子俘获物,从而降低电子/空穴的连接速度。混合各种离子可以改变ZnO的晶体结构和形态,进一步改变和改善物理化学性质。近年来,研究了多种离子掺杂ZnO,包括铜、锂、铝、银、铟,发现添加各种离子会使ZnO的组织和性能发生巨大变化。这可以更好地理解ZnO的结构缺陷,这些缺陷对其他类似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掺杂剂 对氧化锌 纳米材料 组装体系
  • 简介:摘要:本文应用高锰酸钾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市售奶粉中的含量,结果表明本法测得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在0.13% ~ 1.4%,具有可行性。综合实验过程与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并结合营养需求提出合理补钙的建议。

  • 标签: 氧化还原滴定 高锰酸钾 钙含量 奶粉
  • 简介:摘要:当前社会背景之下,科学信息技术得到显著进步,为各行各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而对于碳酸生产企业来讲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更好的提高生产效率,我们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完善的设备去展开生产。而数据显示表明,部分碳酸工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机械设备比较陈旧,再加上缺少专业的从业人员,难以满足生产需求。所以本文也针对碳酸工业发展问题提出完善策略,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研究。

  • 标签: 碳酸钙 工业发展 方向研究
  • 简介:摘要:目前,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的氨基酸作为添加剂与氢氧化钙结合生成的氨基酸螯合物已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Hua等发现Asp通过提高成核速率和抑制晶体生长而得到了晶型完美的氨基酸。Manoli F.等在氢氧化钙中添加谷氨酸,对其成核、结晶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和追踪报道。Hood等发现结构不同的氨基酸对无机盐的晶核生长的作用大相径庭,并且经过分析比较发现天冬氨酸对强氧化钙的稳定性是最好的,谷氨酸次之,亮氨酸的效果最差。Guo等选用三种不同的氨基酸:缬氨酸、丝氨酸、精氨酸,与无机盐混合反应,制备出了三种结构完全不同的氨基酸,这表明了无机可以与多种氨基酸发生络合反应。经过以上的研究总结,我们发现天冬氨酸与氢氧化钙的螯合物-天冬氨酸稳定性最好。天冬氨酸作为有机中的一员,不仅生物活性很好,而且它的化学结构十分稳定、水溶性好、易于被动物体吸收、利用率很高,几乎无毒副作用,且生物学价值明显高于无机盐, 对促进生物体的生长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十分显著。因此,为了适应人体对元素的大量需求和国内广阔的市场,对于天冬氨酸合成与提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是目前迫在眉睫的任务,本研究以L-天冬氨酸和氢氧化钙为原料,合成一种纯度高的天冬氨酸

  • 标签: 氨基酸钙 氨基酸螯合钙 天冬氨酸钙 合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匹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老年性高血脂中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性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基本资料,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对其进行分组治疗,对比治疗相关数据。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对比组间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为3.33(1/30),对照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为6.67%(2/30),两组数据差异较小(P>0.05)。结论:匹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治疗老年性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脂血症方面均有显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可结合患者病情和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药物。

  • 标签: 匹伐他汀钙 阿托伐他汀钙 老年性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脂血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胰腺腺泡细胞异常信号是AP最早期的细胞内事件,在AP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腺泡细胞内信号的转导受细胞内信号元件严格调控,主要包括细胞内钙库上表达的释放通道如三磷酸肌醇受体和兰尼碱受体、细胞膜上的钙库操纵型内流通道以及参与回补胞内钙库的肌质网膜ATP酶和参与外排的胞膜ATP酶等。目前研究提示这些信号元件或可作为AP早期治疗的干预靶点。本文围绕钙库操纵型内流通道及信号下游效应分子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旨在探索靶向信号的新型AP早期治疗的药物靶点。

  • 标签: 胰腺炎 腺泡细胞 钙信号 钙调神经磷酸酶 导管上皮细胞
  • 简介:摘要:硅酸板是一种以石灰石、二氧化硅、增强纤维为原料,经过流浆成型、压实、蒸养固化而成的无机建材板材。它的特点是系数低,耐火性好。本文对硅酸板的生产技术进行了阐述,并对其性能及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硅酸钙板 发展 应用
  • 简介:摘要:碳酸作为PVC制品中的重要原料之一,对其粒度的大小与分布的控制质量与PVC制品的性能和用途而言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本篇将主要分析PVC制品中碳酸粒度大小集分布的控制措施,将通过测试PVC制品中碳酸的不同粒度大小和分析,在结合PVC制品具体的使用用途的同时,获取适宜、科学且合理的碳酸粒度控制方法,从而满足PVC制品的性能要求和产品用途。对于不同用途和性能的PVC制品而言,测试碳酸粒度大小和分布的不同方法所得出的测试结果也是不同的,所满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也是不同的。

  • 标签: PVC制品 碳酸钙粒度 控制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分别计算研究了量子点团簇(CdSe)N (N = 6、13和19)和过渡金属掺杂量子点团簇CdN-1SeNV、CdN-2SeNV2(N = 6、13和19)的结构和光学性质,探讨了过渡金属掺杂比例和量子点尺寸效应对结构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为制备稀磁半导体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31岁妊娠女性停经23+1周时因先兆流产给予黄体酮软胶囊0.2 g阴道用、2次/d,那屈肝素注射液4 100 U皮下注射、1次/d。用药第16天,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766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411 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98 U/L,碱性磷酸酶(ALP)180 U/L,总胆汁酸(TBA)40.1 μmol/L。考虑为那屈肝素引起的肝损伤,停用该药并给予保肝治疗。停用那屈肝素第21天,患者出现难免流产,经阴道分娩一死婴,实验室检查示ALT 83 U/L,AST 103 U/L,γ-GT 37 U/L,ALP 157 U/L,TBA 42.0 μmol/L。继续给予保肝治疗,停用那屈肝素35 d后,实验室检查示ALT 18 U/L,AST 15 U/L,γ-GT 33 U/L,ALP 156 U/L,TBA 6.2 μmol/L。

  • 标签: 肝素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