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预警评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8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患者,实验组使用早期预警评分进行协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护理满意和并发症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患者采用早期预警评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 ICU护理工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着重于分析优质护理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满意护理依从性以及焦虑评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92例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为97.83%,护理依从性为95.65%,焦虑评分为(38.34.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提升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护理满意,也有助于降低其焦虑评分,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优质护理 诱导期血液透析 护理满意度 护理后依从性 焦虑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高血压脑卒中伴发焦虑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卒中伴发焦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心理组,各40例。心理组行心理护理干预,常规组行传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结果心理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心理组的焦虑评分(33.08±5.68)分显著低于常规组(47.36±8.83)分,心理组的护理满意38例(95.00%)显著高于常规组31例(77.50%),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脑卒中伴发焦虑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神经功能。

  • 标签: 心理护理 高血压脑卒中伴焦虑患者 血压水平 神经功能残损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ICU内收治危重患者提供护理关怀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ICU科室于2016.1月-2016.6月间,随机抽取47例危重患者,作为常规组,为患者提供一般科室护理流程;于2016.7月-2016.12月间随机抽取47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组,为患者提供护理关怀理念干预,总结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评价,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常规组患者满意为78.72%,研究组满意为93.62%,研究组患者满意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对于科室提供的基础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健康宣教、沟通等指标评分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为ICU患者提供护理关怀措施,大部分患者主诉对科室护理服务感到满意,且患者对科室护理质量评价较高。

  • 标签: ICU科室 护理关怀理念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级创伤护理创伤急救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的改善作用。方法抽取2013年5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急诊救治的创伤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把它们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6人,我们对其进行高级创伤护理,对照组56人,我们对其进行常规急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对于医院护理满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抢救成功率以及临床护理满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创伤急救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采取高级创伤护理能够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能够大大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能够加强患者对于医院护理满意,是一种理想的创伤患者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高级创伤护理 创伤急救 抢救成功率 护理满意度 改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创伤评分在腹部创伤急救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4-2017.1收治的腹部创伤急救患者7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评分进行救治,研究组采用创伤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急救转归情况。结果研究组好转出院与死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腹部创伤急救患者进行创伤评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治疗转归情况,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创伤评分 腹部 创伤急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关怀理念对ICU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ICU危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护理关怀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不良情绪评分相比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得到一定改善,但护理后试验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护理关怀理念能有效提升ICU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护理关怀理念 ICU危重患者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创伤骨科病人多为突然遭受意外伤害而导致身体创伤,剧烈的疼痛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和心理冲击,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的不适,而且疼通还给机体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如可导致呼吸困难、内分泌功能紊乱、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相关并发症发生。长期的病痛折磨使患者体抗力下降,甚至心理障碍等1,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新理念,在整体、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上提倡无痛治疗和护理,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开展无痛病房,主张无痛治疗已成为一种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创伤骨科病人大多都面临长时间的病痛折磨,我院创伤骨科于2015年正式开展无痛病房。笔者通过对我院创伤骨科住院患者无痛治疗满意进行抽样调查,探讨创伤骨科患者对无痛治疗的需求要点,提出相应的镇痛模式,满足患者的无痛治疗要求。

  • 标签: 创伤骨科 住院患者 无痛病房 满意度 调查与分析
  • 简介:摘要:早期预警评分是一个可便捷的应用在 ICU临床护理上的简单生理积分系统,适合临床应用于急症室观察病房的环境,它有助于识别有病情恶化潜在风险而需要增加护理程度(例如住院或入住 ICU病房)的患者。当 ICU病房缺乏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来进行密切监控观察患者时,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应用可有效帮助护理人员进行高危患者病情的监察和识别。本文将就早期预警评分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此来提升 ICU护理工作的质量。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 ICU护理工作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急诊创伤骨科患者护理中予以强化疼痛护理护理效果,并对患者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66例我院急诊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为本研究选取的病例样本,样本以2014.10~2016.10为选择时间段,采用随机数字方法进行分组,33例采用常规疼痛护理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而33例采用强化疼痛护理的患者命名为实验组,护理后将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和评价。结果实验组相比对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得以提升明显,同时患者疼痛评分得以下降显著,2组以上比对数据经统计学软件检验,得出P<0.05的检验结果,统计学形成意义。结论在急诊创伤骨科患者护理中予以强化疼痛护理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此护理方法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急诊创伤骨科 强化疼痛护理 护理满意度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ICU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护理满意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2月~2017年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与护理满意。结果观察组气管切开患者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护理干预后的评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气管切开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得到有效改善,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气管切开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方面为,在ICU护理的工作中使用早期预警评分后,对应用的成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文章选取的数据来源为,时间节点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因病在ICU重症监护室进行病情医治的100名病人,选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的人数为50人,使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应用于对照组的病人,在此基础上配合使用早期预警评分的方式应用于护理组的病人,对不同组别的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后对其成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两组不同的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后,呈现出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机率较低,为11.61%,而对照组病人产生并发症的机率较高,为32.74%。而在护理满意方面,呈现出护理组的满意较高,而对照组病人满意相对较低。结论在ICU重症监护室中全面使用早期预警评分的方式,其收获了较高的成果,能够对病情严重病人产生肺部感染和压疮、呼吸衰竭和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的机率进行有效的降低,同时让病人对护理满意不断的提升,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医学实践价值。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 ICU重症护理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脏损伤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满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8例肾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经有效治疗结合护理干预,31例患者显效,14例患者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均未发生并发症;44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为91.7%。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肾病损伤的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肾脏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甲亢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对患者SAS评分、SDS评分的影响。方法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60例甲亢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护理常识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常规护理)和心理组(n=30,心理干预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心理组患者护理后SAS、SDS、SF-36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优,P<0.05。结论对甲亢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 标签: 甲亢 心理干预护理 SAS SDS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MarshallCT分级和RotterdamCT评分对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TBI)早期病死率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手术治疗的169例急性中、重型TBI的临床资料,伤后24h内入院并行CT检查,计算MarshallCT分级和RotterdamCT评分。以伤后14d观察周期,判断早期死亡。结果149例中,早期死亡20例,早期病死率为13.4%。与存活病人相比,早期死亡病人入院时GCS评分、运动评分更低(P〈0.05),瞳孔变化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Marshall和Rotterdam评分更高(P〈0.05)。随着Marshall分级或Rotterdam评分增高,病死率也随之明显升高(P〈0.05)。Marshall分级和Rotterdam评分对TBI早期病死率的预测都具有很好的辨别能力,但是Rotterdam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852;95%CI:0.764~0.941]优于Marshall分级[AUC=0.800;95%CI:0.719~0.881]。结论MarshallCT分级和RotterdamCT评分都可以很好地预测急性中、重型TBI的早期病死率;由于RotterdamCT评分包含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或许更适用于弥漫性轴索损伤。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Marshall CT分级 ROTTERDAM CT评分 早期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循证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 2013年 11月至 2016年 1月收治的 198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随机法划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 99例。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 99例( 89.8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 99例( 74.75%),且 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 结论:循证护理有具有相对优越性,值得在今后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脑梗死 临床护理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