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日前,由北京市农科院选育的京麦6号、7号杂交小麦种子日前在巴基斯坦试种成功,令当地小麦增产近50%。双方现已签订了政府问协议,京产杂交小麦有望于下月走出国门,在巴基斯坦开展大面积种植推广。

  • 标签: 小麦种子 杂交 出国 巴基斯坦 种植推广 农科院
  • 简介:在信鸽作育、繁殖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不论采用近交。还是杂交,甚至杂杂交,都有成功的例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们通过剖析鸟类繁衍现象,也许能找出其中的答案。

  • 标签: 杂交 信鸽 繁殖 繁衍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食品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更加注重口感、营养及特色。野家杂交猪肉以其脂肪少、营养价值高、绿色无污染、野味浓郁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野家杂交猪的养殖也随市场的需求快速发展起来。本期的畜牧课堂便以野家杂交猪为专题,介绍野家杂交猪的肉质特性、野猪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等相关知识,让养殖者更多地了解野家杂交猪的养殖。

  • 标签: 肉质特性 饲养管理 杂交猪 生物学 营养价值 生活水
  • 简介: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教学的重要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切入点。实验教学已成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成为高考的重点和热点,现行高考不仅考书本实验,还考书外实验,不仅考实验的掌握应用,还考实验的迁移。下面对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的相关内容作一个深度解析。

  • 标签: 实验教学 固定化 解析 细胞 酵母 教学内容
  • 简介:所谓杂交动物,是由具有近似基因的不同种动物相互交配后生下的动物,它们基本上生活在类似动物园的环境中,在人类的干预下进行交配。我们知道,马与驴杂交生出来的叫骡子,它有许多优点,但不能生育。那其他动物杂交会生出什么来呢?下面是我们搜集到的九大不可思议的杂交动物。

  • 标签: 动物园 杂交 基因 骡子 生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UF1000i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类酵母样细胞的影响因素,掌握仪器性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823例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类酵母样细胞结果阳性的标本用显微镜复检。结果结果判断,以仪器和显微镜复检同时检出类酵母样细胞为真阳性,显微镜复检检出类酵母样细胞而仪器未检出为假阴性;仪器检出类酵母样细胞而显微镜复检未检出为假阳性。UF1000i检测结果真阳性200例(24.3%),假阳性493例(59.9%),假阴性130例(15.8%)。结论sysmex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操作简便、快速,尤其适用于批量体检标本的筛选,但是传统的显微镜形态学检查在尿液分析中仍是必不可少的。棘形RBC、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白细胞碎片、皱缩红细胞、细小的结晶、精子等均易对仪器检测酵母样细胞造成假阳性结果。而类酵母菌形态结构的改变或数量较少时仪器辨认困难,此时可致假阴性。因此尿沉渣有形成分分析结果必须用显微镜认真复核方能发出检验报告。

  • 标签: 尿液分析 假阳性 假阴性 类酵母样细胞
  • 简介:摘要学业水平测试中强调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并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命科学与社会的发展,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典型生物代表——酵母菌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在学业水平测试中常以酵母菌为题材考查学生应用生物学基础知识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本文拟以典型例题的形式谈谈酵母菌的复习。

  • 标签: 学业水平测试酵母菌复习典题分析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酵母菌发酵对黄芪药材中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苯酚-浓硫酸法对不同发酵时间下的药材发酵液中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并与传统水煎法中黄芪多糖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传统水煎法中黄芪多糖的产量约为16.1mg/g,产率为1.61%;微生物发酵法在发酵最佳时间黄芪多糖的产量约为18.4mg/g,产率为1.84%,两种处理方法对黄芪多糖的产率影响相差0.23%。结论:酵母菌发酵黄芪药材对黄芪多糖含量有一定影响,且其产率与传统水煎方法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 标签: 黄芪多糖 酵母菌 发酵
  • 简介:摘要读和写是语文学习中的两个重要因素。“读”是理论,“写”是实践,读写结合,便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它们密不可分。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逐步变“理解课文”为主的解读式教学为注重“读写结合”的实践活动。要善动心思,巧抓契机,适时练笔,丰富积累,锤炼语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现写作素材,注重积累,不断引导学生锻炼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真正让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

  • 标签: 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教材读写结合
  • 简介:野家杂交猪养殖做为养猪业的一个新兴分支,对于丰富市场、满足人们特色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对目前野家杂交猪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野家杂交猪发展应注重品种培育、养殖方式转变和培育市场开发等方面的建议。

  • 标签: 养殖发展 杂交猪 品种培育 市场开发 养殖过程 养殖方式
  • 简介: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日前在澳大利亚东部海岸附近发现了57条杂交鲨鱼。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杂交鲨鱼,它们可能是全球变暖的产物。

  • 标签: 澳大利亚 鲨鱼 杂交 世界 全球变暖 科学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思密达灌肠布拉氏酵母菌口服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探讨小儿腹泻病治疗的新疗程新措施。方法将56例小儿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常规给予一般治疗(口服思密达、妈咪爱、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利巴韦林静脉滴注等处理),治疗组30例,未给用口服思密达、妈咪爱,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菌口服,每日一次,每次一袋,思密达灌肠加用20-30ml生理水保留灌肠,每日1次或每日2次,连用3d,观察两组的病情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5%,显著优于对照组74%(P<0.05)。结论思密达灌肠布拉氏酵母菌口服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思密达灌肠布拉氏酵母菌口服 小儿 腹泻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以引进的蒙古大果沙棘乌兰格木为母本,中国沙棘为父本,于1995年开展了杂交选育研究,共选育出45个优良单株。入选的优良杂种单株大部分的树高、地径、冠幅均显著高于母本乌兰格木,但低于父本中国沙棘。杂种2年生枝棘刺数为0~6个,界于父母本之间。优良杂种单株果实百果质量为20.10~63.17g,其中8个单株出现超亲现象,其余均明显小于母本,但较中国沙棘提高0~206.75%。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选优良杂种单株生态适应性、经济价值分别明显高于母本引进品种、父本中国沙棘,生态经济价值十分优良。

  • 标签: 沙棘 蒙古沙棘 中国沙棘 杂交育种 生态经济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阐述应用于果蔬生物防治的拮抗酵母菌的特点与种类的基础上.综述了酵母菌对果蔬病害的拮抗机理与提高拮抗酵母菌生物防治效果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生物抑菌剂商业化应用的局限性与拮抗酵母菌研究与应用的发展前景。

  • 标签: 果蔬 病害 生物防治 拮抗酵母菌
  • 简介:连续3次从以蒙古沙棘亚种优良品种为母本的中蒙沙棘杂交试验中选出的50余个杂种单株叶片黄酮质量及其组分质量的分析,发现3点主要结论:(1)不同优良杂种单株总黄酮质量差异非常明显。变化范围在140.7—2661.7mg/100g之间,且相同母本或同一单株子代优株之间的叶片总黄酮质量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2)杂种单株叶片黄酮的组分主要以槲皮素为主;(3)优良杂种单株果实及种子的总黄酮质量均要明显低于叶片的总黄酮质量,而大多数优良杂种单株种子的总黄酮质量则要高于果实,优良沙棘杂种叶片黄酮的提取应是沙棘最为有效的途径。

  • 标签: 中国沙棘 蒙古沙棘 杂交 生态经济型 叶片 活性物质
  • 简介:通过水稻种间、亚种间和品种间的杂交,在套袋隔离和自然授粉两种条件下,对其杂交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类型及杂交后代群体中杂草稻发生频率、类型及主要特征以及杂草稻的发生趋势进行调查分析,直接验证和重演杂草稻起源的主要路径。杂草稻的主要特征为:颖壳褐色或金色,种皮红色,散穗、易落粒,中长芒或无芒。结果表明,如果以近缘野生种为亲本,在其F2群体中比较容易发生类似杂草稻的单株;杂交组合中杂草稻出现频率的大小依次为:杂草稻或野生稻/粳稻(44.16%)〉杂草稻或野生稻/籼稻(27.84%)〉籼稻/粳稻(3.30%)〉籼稻/籼稻(1.41%)〉粳稻/粳稻(0)。这一结果显示杂交亲本间遗传差异越大,在后代中出现杂草稻类型植株的频率就越高。套袋条件下,后代中杂草稻出现的频率为10.70%,而不套袋情况下为4.90%。

  • 标签: 有害生物 杂草稻 野生稻 籼稻 粳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臭氧护理治疗复发性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8mg/L浓度的臭氧雾对患者阴道进行雾化治疗,每天一次,5分钟/次,5天一疗程。结果1152例患者治愈729例,显效297例,有效12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臭氧具有高效、快速、广谱的杀菌特性,对复发性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护理雾化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方法简单,副作用少,患者乐易接受,值得推广。

  • 标签: 臭氧 阴道病 患者 护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在轮状病毒肠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3例在确诊后加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两组病例常规予以蒙脱石散、补液等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及腹泻的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显效36例(83.7%),有效7例(16.3%),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28例(65.1%)、有效13例(30.2%)、无效2例(4.7%),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性(X2=4.69,p<0.05)。显效病人腹泻消失时间治疗组3.7±0.8天优于对照组4.4±1.1天,两组有显著性差异(t=3.37,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可以改善轮状病毒肠炎的消化道症状,加快疾病恢复,适于该病的早期治疗。

  • 标签: 轮状病毒布拉氏酵母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