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就造影剂相关性肾病的概念、发病与影响因素、病理改变、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其防治方法予以介绍。

  • 标签: 造影剂 肾病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流行以及碘造影剂相关诊疗技术的普及,罹患造影肾病的高危人群不断扩大,而造影肾病是肾功能急剧恶化和预后不良的标志事件。过去十年,虽然人们对造影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风险分层和防治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一些进展,但在现实世界的临床获益仍不尽人意。现对当前造影肾病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新的干预措施奠定基础。

  • 标签: 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 急性肾损伤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造影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造影肾病已成为当前医源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第三大常见病因,其重在预防,本文就预防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造影剂肾病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影剂引起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既往行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资料,根据造影后血肌酐的变化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造影肾病(CIN)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既往史、增强CT检查前辅检数据等。结果在CIN组中,老年(P=0.006)及女性患者(P=0.037)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患有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的患者比例,CIN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9)。在CT检查前24小时尿量中,CIN组患者中出现尿量少于1000ml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P=0.025)。肾功能检查方面,CIN组患者异常的血肌酐(P=0.014)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P=0.007),与正常组相比均有差异。结论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的病史、循环血容量不足以及肾功能不全是CIN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造影剂肾病 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 肾功能不全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对老年造影剂相关肾病的预防和救治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12年2月在我院行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进行水化处理,观察组进行血液透析,比较两组造影剂相关肾病的发生率。对发生造影剂相关肾病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造影剂相关肾病发生率较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21例发生造影剂相关肾病的患者经血液透析治疗后,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对老年造影剂相关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救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造影剂相关肾病 老年 预防 治疗
  • 简介:造影肾病是指排除了其他肾病损害因素,使用造影剂后2~3小时发生的急性肾功能损害,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造影剂所致的急性。肾损害已成为当前医院内发生急性肾衰竭的第三位常见原因,不仅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是病死率增加,因此对其观察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造影剂肾病 介入诊治 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肾功能损害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造影肾病(CIN)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178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分析老年患者CIN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性措施。结果CIN总发生率为10.11%(P<0.05)。CIN组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原有肾功能不全病史比例及造影剂用量均高于非CIN组(P<0.05),而LVEF以及24小时水化量则低于非CIN组(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术前应积极评估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同时应用水化疗法预防,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及纠正危险因素,尽量避免CIN的发生。

  • 标签: 冠心病介入治疗 造影剂肾病 影响因素 预防
  • 简介: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放射诊断学技术,尤其是介入治疗的不断深入和广泛应用,造影剂(CM)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造影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是碘造影剂应用过程中的重要并发症。CIN在医源性急性肾衰竭病因占11%,成为导致急性肾衰竭的第三位致病因素[1],死亡率高达35%,目前造影肾病已经成为放射学家、心脏病学家和肾脏病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 标签: 造影剂肾病 介入治疗 急性肾衰竭 医学影像学 放射诊断学 心脏病学家
  • 简介:研究背景及临床问题临床实践指南推荐静脉生理盐水作为预防肾功能受损患者造影肾病的治疗基础。然而,在指南提及的目标人群中,与未接受预防措施相比,这一预防性水化措施保护肾脏功能的临床效果及成本效益并未得到充分研究。Nijssen等人的研究要调查并分析预防性水化这一措施保护肾脏功能的临床效果及成本效益。

  • 标签: 造影剂肾病 肾脏功能 临床实践指南 目标人群 预防措施 肾功能受损
  • 简介:造影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是指排除了其他肾脏损害因素在使用造影剂后2d~3d发生的急性肾损害[1]。随着医学的发展,脑血管造影术已成为诊断及治疗脑血管病变的重要手段,被广泛用于临床。介入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使造影剂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CIN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已成为引起急性肾衰竭的第3位致病因素[2]。CIN的发生不仅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使病死率明显增加。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造影剂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化护理对CT强化患者造影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于我院接受CT增强扫描的慢性肾病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水化护理干预,设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及造影肾病发生几率。结果给予水化护理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7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2.46%;研究组患者肾功能评分为(52.97±5.93)分,对照组患者肾功能评分为(22.64±4.02)分;研究组患者发生造影肾病的几率为3.51%,对照组患者发生造影肾病的几率为17.54%,两组数据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化护理对CT强化患者造影肾病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造影肾病发生几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适用于临床。

  • 标签: 水化 护理 造影剂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水化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对造影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140例于2008年3月---2008年9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或者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水化联合小剂量多巴胺研究组和水化治疗对照组。在水化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同时给予小剂量多巴胺(2ug/kg/min)。检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第2天、第3天血清肌酐的水平。结果研究组有3例(4.29%)发生造影肾病,对照组有11例(1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水化治疗相比,水化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可更显著的减少造影剂对肾功能的损害,对造影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检查治疗 水化 小剂量多巴胺 造影剂肾病
  • 简介: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预防造影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病人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22)、辛伐他汀组(n=24)以及对照组(n=48)。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病人于使用造影剂碘海醇前24~48h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或辛伐他汀20mg/d。对照组不给予他汀类药物。观察病人术前、术后24和72h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水平,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术前和术后12h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含量。结果:辛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术后24h和72h的肌酐水平均低于术前,对照组术后24h肌酐较术前有所升高,术后72h肌酐恢复至术前水平,但上述各种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人在术前和术后24h、72h的尿素水平和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病人术后NGAL水平较术前均有升高,提示NGAL作为保护肾组织的小分子蛋白,其分泌水平与肾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对照组术后NGAL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6.98±2.24)vs(5.77±2.25)ng/ml,P〈0.05],而辛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术后NGAL增高不明显。结论:预防性使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术后血中的NGAL水平,可能反映术后肾脏的损伤程度较对照组轻,对预防CIN起一定的作用。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造影剂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 简介:造影肾病(CIN)是在血管内注射碘造影剂后引起的最主要并发症之一,它可增加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现已经成为当下医院内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第三大原因,但其根本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炎症、氧化应激反应等有关。本文就CIN发生机制及他汀类药物对CIN的预防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造影剂 肾病 他汀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造影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在云南省中医医院进行CT增强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CT增强后3天检查患者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结果50糖尿病肾病患者均未发生CIN,50例患者在CT增强过程中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对进行CT增强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尽可能选取碘克沙醇,并开展水化治疗及检测,可以有效预防造影肾病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计算机体层成像 造影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