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在实施透析期间体质增长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间诊治的94例肾内科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对所选患者的体质增长情况进行分析,根据透析期间体质增长的平均水平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实施透析期间体质增长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每周透析时数、体质及近半年的急性透析次数无明显相关性,两组患者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与患者每日尿量、透析龄、是否量化食盐摄入、每次透析脱水量以及是否与家庭成员饮食存在差异有关,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肾内科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体质增长情况是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透析质量的因素,然而体质增长情况又与多种因素有关,在对患者治疗及护理期间应权衡利弊,定期进行健康教育,严格控制体质增长,提升透析效果,降低各种并发症出现的几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体质量增长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14-01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归纳总结几种常见病因所致心电图QT间期延长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及治疗,让临床工作者对心电图QT间期延长有更深的认识,从而较早的从心电图上QT间期的异常中识别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及时治疗,从而减少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 标签: 心电图 QT间期延长 猝死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多处已建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调查,分析指出当前混凝土砌块墙存在的质量问题,从技术和施工角度提出来预防和解决墙体裂缝技术性对策。

  • 标签: 工民建 混凝土砌块墙体 裂缝处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态心电图(DCG)中最长R-R间期≥2.0S进行分析,提高对最长R-R间期的认识,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动态心电图中长RR间期≥2.0S者统计导致长R-R间期的各类病因和心电图改变。结果最长R-R间期最多见于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其次为心房纤颤伴长R-R间距和期前收缩后代偿间歇,其它依次为窦性心动过缓与不齐,窦房阻滞,心动过速终止后间歇,二度Ⅰ型房室阻滞,二度II型窦房阻滞,III度房室阻滞。结论最长R-R间距可发生于多种情况,且多发生在夜间,熟悉导致长间期的病因和各类心电图改变诊断指标,有利于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更利于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长R-R间期
  • 简介:摘要妇女月经间期子宫出血就诊时,往往描述为一个月来两次月经、医生如不仔细询问,往往当作一般崩漏或月事失调期处理。因排卵期出血通常3-7日自然停止,病人或医生也当作“治愈”。只有当此现象反复发作,才知并未痊愈。故将资料整理,供医界学同事参考。

  • 标签: 月经 间期 子宫出血
  • 简介:短QT综合征(shortQTsyndrome,SQTs)是一种心肌离子通道病,伴/不伴有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晕厥、心源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1990年Kontny等首先报道一例反复心室颤动伴晕厥患者,心室颤动停止后心电图QT间期明显缩短。1993年Algra等对动态心电图回顾性分析时发现,QT间期缩短增加猝死风险。

  • 标签: 短QT综合征 诊断标准 风险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人群血压水平与体质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广州市6所高校大二学生共6225例的个人资料,对其体重、身高、体质(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超重肥胖学生采用运动干预措施.结果:肥胖组SBP与DBP分别为(134.2±15.32)mmHg(88.54±9.21)mmHg,超重组SBP与DBP分别为(121.6±12.54)mmHg、(81.63±8.45)mmHg,体质正常组SBP与DBP分别为(114.6±11.28)mmHg、(72.31±8.11)mmHg,低体质组SBP与DBP分别为(102.3±10.35)mmHg、(67.21±8.22)mmHg,两两比较具有统计意义差异(P<0.05).对体重肥胖组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后发现,肥胖组学生BMI、SBP、DBP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可知,BMI与SBP、DBP呈正相关,与性别、年龄、入学时间无相关性.结论:大学生血压随着BMI的升高而升高,体检过程中可将BMI偏高作为预测肥胖大学生高血压的指标之一;通过对肥胖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可有效控制学生的血压水平.

  • 标签: 体质指数 大学生 血压 相关性
  • 简介:摘要文章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设计自上而下由各个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推动、实施”,师生参与教学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提出基于过程控制的多主体参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突出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质量监控思路,以期提升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效益。

  • 标签: 过程控制 教学质量监控 多主体参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冲汤加减治疗经间期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至我院门诊就诊的经间期出血患者90例;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已烯雌酚治疗,实验组应用固冲汤加减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且实验组不良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固冲汤加减治疗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止血效果显著,通过补气固冲、收涩止血、补调结合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固冲汤 经间期出血 中药疗法
  • 简介:在建立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基于理想点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对武陵山片区县域经济增加质量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出武陵山片区县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片区经济发展相关战略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武陵山片区 经济增长质量 多属性决策
  • 简介:摘要心电图P-R间期由P波和P-R段组成,指的是心电图P波开始到QRS波开始之间的时间段,主要反映的是激动从窦房结传导至心房肌、房室结、希氏束、浦肯野纤维到达心室肌的传导情况。心电图P-R间期能够给临床提供各方面的信息,能够为鉴别生理或者器质性心脏病和电解质紊乱等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简要介绍心电图P-R间期的基础上,总结了P-R间期在临床上的各个方面的反映。

  • 标签: 心电图 P-R间期 综述
  • 简介:一方面客单价高、亿元企业多,一方面成本走高、利润率下滑,看上去很美的江苏市场正进入调整期。无论是区域经济水平还是医药行业的体量,江苏在全国版图中均位列前茅,零售药店的表现也与此地位相匹配.2013~2014年中国药店排行榜数据征集活动中,江苏共有13家零售药店参与,其中南京医药、先声再康分别跻身10亿级、5亿级企业之列.

  • 标签: 江苏 零售药店 医药行业 区域经济 利润率 排行榜
  • 简介:有个医生,到英国南部一所小学去拜访老同学。刚走进校园,她就看见一个拄着拐杖的男孩,一瘸一拐地从面前走过。不一会儿,又见一个眼睛上缠着纱布的女孩被一个比她小三四岁的男孩搀扶着,小心谨慎地走进教室。问:'你看不见东西,不觉得难受吗?''开始的时候,是有些难受,但想想那些终生都看不见东西的人,自己就觉得太幸运了。'接着,小女孩又兴致勃勃地说:'自从过了盲日、病日、哑日和残疾

  • 标签: 三四 仁爱之心
  • 简介:目的:探讨宫高腹围法预测新生儿出生体质的准确性及其最佳适用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11年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符合研究条件的3786例孕妇(新生儿)资料,采用宫高腹围法比较不同宫高腹围、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孕周产妇的新生儿估计体质与出生实际体质符合率。结果宫高腹围之和在120~139之间、孕周≥38周者,宫高腹围法新生儿出生估计体质与出生实际体质有较好的符合率;孕妇分娩前BMI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预测无影响。结论选择性应用宫高腹围法预测新生儿出生体质可提高其准确性。

  • 标签: 宫高 腹围 出生体重 预测 符合率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贫血、低蛋白及低体质指数(BMI)对进展期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31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性别、年龄、肿瘤大小、Borrmann类型、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BMI、组织学类型、血管/淋巴管侵犯、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作为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Borrmann类型、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BMI、组织学类型、血管/淋巴管侵犯、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OR=1.546,95%CI:1.069~2.237)、浸润程度(OR=1.933,95%CI:1.182~3.162)、淋巴结转移(OR=1.586,95%CI:1.358~1.853)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贫血及低BMI与进展期胃癌预后密切相关,但不是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前低蛋白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胃肿瘤 预后 贫血 低蛋白血症 体质量指数
  • 简介: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16、20、24、28和32℃下测定了当年(体质0.57~3.82g)和1冬龄(17.39~54.40g)拉氏Phoxinuslagowskii的耗氧率及其昼夜变化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拉氏昼间耗氧率高于夜间,当年苗种耗氧率峰值在中午和傍晚,而成鱼的仅在傍晚;在16~32℃范围内,体质为(1.72±0.60)g的拉氏耗氧率(OR)随温度(T)升高而增加,其关系式为OR=0.1734e0.2277T(R2=0.9911),窒息点在1.53~1.65mg·L-1之间,平均(1.59±0.04)mg·L-1;在20~24℃下,拉氏(0.77~52.4g)耗氧率(OR)随体质(W)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其关系式为OR=0.3248W-0.2206(R2=0.8076),窒息点在1.10~1.55mg·L-1之间,均值为(1.29±0.19)mg·L-1。

  • 标签: 拉氏 耗氧率 窒息点
  • 简介:Redpath称,2013年光网络北美市场的增长率为9.1%,这个数字说明北美经历两年的停滞期后,进人了稳定的反冲年,网络核心投资恢复,100G也得到大范围部署。

  • 标签: 需求增长 稳定 北美市场 光网络 增长率
  • 简介:目的评价P波间期对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100例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阵发性房颤患者,在EnsiteVelocity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结果术中肺静脉隔离率100%.术后随访(14.0±5.5)个月,其中72例成功维持窦性心律(窦律维持组),28例复发(复发组).复发组最大P波间期及P波离散度均较窦律维持组明显延长[最大P波间期:(138±16)mm比(126±14)mm,P波离散度:(58±21)mm比(49±15)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前标准体表12导联心电图(ECG)所测的最大P波间期及P波离散度可预测术后复发.

  • 标签: 阵发性房颤 射频消融 P波间期 P波离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