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SYBRGreenI实时RT-PCR快速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A、B亚型的方法。方法:根据RSVG蛋白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三条引物,其中P1为RSV通用引物,P2、P3分别为A、B亚型特异性引物。使用SYBRGreenI荧光染料结合熔解曲线分析进行检测,根据产物特征性熔解温度(meltingtemperaturesTm)鉴别RSVA、B亚型。结果:本法对RSVLong株(A亚型)和CHl8375株(B亚型)进行检测,其Tm值分别为84.06和89.06℃;与常见呼吸道病毒间无交叉反应;48例临床标本中检出RSV阳性29例,其中A亚型占72.4%(21/29),B亚型占27.6%(8/29)。结论:SYBRGreenI实时RT-PCR结合熔解曲线分析检测RSV亚型具有快速、简便、特异等特点,可对临床标本直接分型。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实时PCR 熔解曲线分析
  • 简介:背景与目的:同源盒基因是生物发育调节的主控基因,具体作用体现在调控DNA的转录过程。近年来已发现多种恶性肿瘤中有不同种类的同源盒基因异常表达。胶质瘤中同源盒基因的表达尚未全部确定。本研究旨在观察胶质瘤细胞C6中异常表达的同源盒基因中HoxA族基因的种类。方法:应用HoxA族基因特异引物,对原代培养大鼠正常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和胶质瘤C6细胞进行逆转PCR。结合图像分析法分组检测HoxA族11种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比较两种细胞中HoxA族基因表达水平。Hox基因表达水平用基因/β-肌动蛋白(β—actin)灰度比值表示。结果:HoxA3、A5、A6、A7、A9、A11、A13基因在正常脑组织和C6细胞中表达没有显著差异;HoxA1基因在正常大鼠和胶质瘤细胞C6中表达虽有显著差异,但均为弱表达;HoxA4基因在正常脑组织中弱表达,在C6细胞中有明显表达,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HoxA2、HoxA10基因在正常大鼠脑组织中未见表达,在胶质瘤细胞c6中有明显表达。结论:HoxA2、A4、A10基因mRNA表达增高,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相关。

  • 标签: 胶质瘤 同源盒基因 逆转录PCR
  • 简介:艾滋病(AIDS)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的免疫系统损害和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联合高效抗逆转病毒治疗(HAART)能明显降低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和病死率。因HAART需要终身服药,病情稳定的患者在门诊治疗,依从性很难得到保证,如何使患者顺利进行治疗,是临床治疗和护理值得探讨的问题。其中健康宣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 标签: 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病毒治疗(HAART)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咨询和日常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依从性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艾滋病患者HAART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从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艾滋病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护理干预 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为了探讨逆转多重PCR方法在检测具有正常核型的急性白血痛(AL)患者的易位相关融合基因中的价值,应用包括19种染色体易位特异性引物对的逆转多重PCR方法对37例经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揭示为正常核型的AL患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有8例(21.6%)AL患者分别检测出有PML/RARA、AML1/ETO、CBFB/MYH11和BCR/ABL等4种融合基因的存在。结论:逆转多重PCR可在核型正常的AL患者中检出隐匿的染色体易位,故凡常规细胞遗传学显示为核型正常的AL患者,均应对其进行逆转多重PCR检测。

  • 标签: 逆转录多重PCR 急性白血痛 正常核型
  • 简介:Puma为一种凋亡调控因子。本研究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p53上调pumamRNA的表达情况,并探索其在评估CLL预后中的意义。采用基于SYBRGreenI荧光染料法的实时定量逆转PCR(qRT—PCR)方法检测100例CLL患者及11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标本中puma基因的表达,以β-actin为内参照,用2(-△Ct)方法计算puma的相对定量值,组间分析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显示,qRT—PCR标准曲线的R^2均≥0.990,批内差及批间差变异系数(CV)均小于5%,灵敏度可达10^2copies/μgRNA。100例CLL患者puma基因表达水平中位数为1.038×10^-3(4.106×10^-4-2.806×10^-3);11名健康对照者puma表达水平中位数为1.220×10^-3(7.233×10^-4-1.405×10^-3),二者无显著性差异(U=544.5,P=0.957)。临床分期较早(Binet分期A期)的患者pum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临床分期较晚(Binet分期B期、C期)的患者(p〈0.001);具有CD38表达阳性、ZAP-70蛋白表达阳性、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增高、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增高的患者,其puma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无以上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差异显著(P值分别为0.002,0.012,0.009和0.046);FISH检测显示存在12号染色体三体和14q32易位的患者pum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以上分子遗传学异常者,其差异显著(P值分别为0.003和0.045)。结论:qRT-PCR方法检测puma表达灵敏可靠,puma表达水平与CLL多种预后因素存在相关性,在评估CLL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PUMA基因 实时定量RT-PCR
  • 简介:摘要PERV是一种整合到猪基因组中的逆转病毒,在异种移植、生物人工肝等技术中可能感染人。PERV存在于猪的各种组织器官中,并可体外感染人源细胞及细胞系,其复制、表达及对受体细胞的感染能力均与其分子结构相关,本文就PERV的分子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PERV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帮助。

  • 标签: 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分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连市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AIDS)接受国家实施的全面免费高效逆转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价抗病毒药物的实用性。方法综合历年病人CD4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耐药性诸因素,从不同方面分析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接近正常人水平,病毒载量下降到50cp/ml以下,全面免费抗病毒治疗效果明显。结论高效逆转抗病毒治疗(HAART)是延长艾滋病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但要克服耐药性。

  • 标签: 高效逆转录 抗病毒治疗 病毒载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逆转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therapy,ART)在人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中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HIV病毒载量,随之使CD4+细胞上升,免疫功能恢复。这些免疫学的改变对患者是有利的,减少了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可延长生命。但经ART后不久,部分患者却由于对病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失控而引起病情加重,

  • 标签: 艾滋病 HIV AIDS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反转录病毒(ARV)药物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及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因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感染的艾滋病患者24例,临床针对艾滋病的征兆及临床表现采取抗反转录病毒(ARV)药物治疗。结果24例艾滋病患者经抗反转录病毒(ARV)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出现的发热、腹泻、皮肤疾病、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等症状均有所缓解,细胞比例倒置现象明显恢复,瓶小板恢复正常。结论抗逆转病毒治疗是艾滋病的最根本的治疗方法,其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 标签: 艾滋病 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艾滋病患者的临床上应用不同的诊疗方案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艾滋病患者纳入此次临床研究工作中,按照诊疗方案的不同,将其作为此次临床分组的主要依据,给予对照组的60例患者常规诊疗方案,剩余的60例患者则将常规诊疗技术取代为高效抗逆转病毒治疗方案,并将其纳入至试验组中,诊疗工作完成后,由调查人员负责统计两组患者的诊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住院情况等各项数据。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3例出现恶心症状、4例出现乏力症状、2例出现腹泻症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试验组的60例患者中,1例出现乏力症状、1例出现腹泻症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数据结果的比较显而易见,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艾滋病患者的临床上,为了增强临床治疗的安全性,获得显著的疗效,须采取高效抗逆转病毒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将其作为艾滋病患者的最佳诊疗技术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 耐药性
  • 简介:目的:探讨高效抗逆转病毒治疗艾滋病毒副作用,以期更好治疗该疾病。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117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的高效抗逆转病毒治疗进行毒副作用比较。结果:共出现毒副作用患者43例,其中胃肠道反应21例,比率为48.84%,皮疹、骨髓抑制、脂肪重分布均为5例,比率均为11.63%,乳酸酸中毒2例,比率为4.65%,肝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损害、末梢神经炎均3例,比率为6.98%,胃肠道反应和其他毒副作用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效抗逆转病毒治疗艾滋病早期有较多毒副作用,在临床上要加以监测。

  • 标签: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 艾滋病 毒副作用
  • 简介:摘要抗逆转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reatment,ART)是目前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的主要方法。随着ART药物的广泛应用,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延长,与ART药物相关的眼部副作用的报告增加。其主要表现为免疫恢复性葡萄膜炎、视网膜及视神经损伤、白内障等。(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56-360)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 眼表现
  • 简介:绿色荧光蛋白-逆转病毒(GFP—RV)基因载体,可用于组织工程研究中的细胞标记,具有良好的效果。由于GFP—RV是个假病毒,需要经过一系列的PT67细胞包装、筛选及扩增,成为重组的GFP-逆转病毒,才能有效转染整合人细胞基因组内,从而形成对目的细胞的长时间的标记。我们将本实验室常用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绿色荧光蛋白 逆转录病毒 克隆技术 包装 筛选 细胞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效抗逆转病毒治疗艾滋病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80例艾滋病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按照要求进行高效抗逆转病毒治疗,随访12个月,记录并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结果(1)经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患者的CD4+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毒载量有明显下降趋势,显著低于治疗前的水平,F值分别为8.426、6.374,P<0.05。(2)经治疗,患者的卡洛夫斯基积评分和体重均有明显升高,尤其是6个月和12个月时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行高效抗逆转病毒治疗半年后病情稳定,效果显著,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改善,值得借鉴。

  • 标签: 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 HIV
  • 简介:AIDS相关Kaposi肉瘤在高效抗逆转病毒治疗(HAART)期间的HIV一1感染患者中很常见。作者使用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根据诊断Kaposi肉瘤时的临床特征来预测死亡率。方法:5873例HIV.1感染患者中有326例(6%)发生了Kaposi肉瘤,其中262例(80%)是首次被诊断为AIDS病界定疾病。作者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以明确预测总体存活率的共变量,并通过446例Kaposi肉瘤患者的独立数据集验证该方法。结果:在最初的方法中。作者采用了0至15分的预后评分,以10分为起点。

  • 标签: KAPOSI肉瘤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AIDS病 预后指数 治疗期间 S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逆转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不同时长对HIV/AIDS患者代谢的影响。方法单中心横断面研究,选择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门诊随诊的424例HIV/AIDS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时长分成四组:Ⅰ组(0.5~2年)、Ⅱ组(2~4年含2年)、Ⅲ组(4~6年含4年)、Ⅳ组(≥6年),比较各组血脂、肾功、血糖、肝功异常的差异性。结果高胆固醇血症发生率:Ⅰ组9/106(8.5%)、Ⅱ组17/134(12.7%)、Ⅲ组22/123(17.9%)、Ⅳ组4/61(6.6%),p=0.076;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率:Ⅰ组32/106(30.2%)、Ⅱ组58/134(43.3%)、Ⅲ组50/123(40.7%)、Ⅳ组27/61(44.3%),p=0.152;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发生率:Ⅰ组8/106(7.5%)、Ⅱ组17/134(12.7%)、Ⅲ组15/123(12.2%)、Ⅳ组3/61(4.9%),p=0.249;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发生率:Ⅰ组48/106(45.3%)、Ⅱ组66/134(49.3%)、Ⅲ组55/123(44.7%)、Ⅳ组33/61(54.1%),p=0.612;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90 ml/min/1.73 m2发生率:Ⅰ组4/106(3.8%)、Ⅱ组6/134(4.5%)、Ⅲ组6/123(4.9%)、Ⅳ组2/61(3.3%),P=0.953;eGFR与治疗时长呈负相关(r=-0.165,p<0.001);低磷血症发生率:Ⅰ组7/106(6.6%)、Ⅱ组7/134(5.2%)、Ⅲ组12/123(9.8%)、Ⅳ组6/61(9.8%),P=0.478;高尿酸血症发生率:Ⅰ组26/106(24.5%)、Ⅱ组35/134(26.1%)、Ⅲ组28/123(22.8%)、Ⅳ组10/61(16.4%),P=0.508;糖尿病发生率:Ⅰ组1/106(0.9%)、Ⅱ组9/134(6.7%)、Ⅲ组6/123(4.9%)、Ⅳ组3/61(4.9%),P=0.140;γ-谷氨酰基转移酶>60U/L发生率:Ⅰ组23/106(21.7%)、Ⅱ组34/134(25.4%)、Ⅲ组25/123(20.3%)、Ⅳ组12/61(19.7%),P=0.73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0 U/L发生率:Ⅰ组23/106(21.7%)、Ⅱ组33/134(24.6%)、Ⅲ组24/123(19.5%)、Ⅳ组12/61(19.7%),p=0.761。结论治疗半年以上HIV/AIDS患者血脂紊乱类型以低HDL、高TG血症为主,血脂异常发生率不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升高。eGFR随治疗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并且需关注低磷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生。ART药物对肝功的损伤持续存在。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代谢异常 治疗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