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静脉肾盂造影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80例进行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 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 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非常满意 35例, 满意 3例, 满意率为 95.0%, 对照组非常满意 27例, 满意 7例, 满意率为 85.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护理后心理顾虑评分、生理问题评分、信任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静脉肾盂造影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理想, 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优质护理;静脉肾盂造影;护理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intravenous pyelography. Methods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ntravenous pyelograph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high quality nursing.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35 cases were very satisfied, 3 cases were satisfied, 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was 95.0%. In the control group, 27 cases were very satisfied and 7 cases were satisfied, the satisfaction rate was 85.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scores of psychological concerns, physiological problems and trus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intravenous pyelography patients with high quality nursing effect is ideal, can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is worth promoting.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扫描与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在肾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994年1月至2020年3月公开发表的应用CT扫描与IVP对肾结核进行影像学诊断的研究文献,并用RevMan 5.1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同时应用Begg漏斗图法和Egger回归法判断发表偏倚。结果纳入本次Meta分析的文献共有12篇,累计病例616例。CT扫描与IVP对肾结核诊断率的合并效应值优势比(odds ratio,O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95% CI)为4.96(2.20~11.22,P=0.000 1)。结论对于肾结核的影像学诊断,CT扫描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IVP。

  • 标签: 肾结核 CT扫描 静脉肾盂造影 Meta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主要适应证及主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2010—2017年于北京友谊医院内镜中心行ERCP诊治的年龄≤14岁胆胰疾病患儿61例,共行ERCP操作101例次,回顾分析行ERCP的病因、麻醉方式、操作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对主要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先后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1例次操作中成功97例次,成功率为96.0%。慢性胰腺炎(68.3%,69/101)、胰腺分裂(11.9%,12/101)、胆管结石(8.9%,9/101)分别占适应证的前3位。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2.7%(33/101),以高淀粉酶血症(13.9%,14/101)及术后胰腺炎(13.9%,14/101)最常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慢性胰腺炎与高淀粉酶血症及术后胰腺炎呈负相关(P<0.01,OR=0.020,95%CI:0.002~0.160),而胰腺分裂(P<0.01,OR=7.4,95%CI:1.4~37.9)、胰管插管(P<0.01,OR=79.7,95%CI:6.5~972.6)为高淀粉酶血症及术后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行ERCP以慢性胰腺炎为主要适应证,总体操作成功率较高,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不低,尤其在一些特殊患儿(如胰腺分裂)的操作过程中应当引起重视。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儿童: 适应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为了改善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与安全性,麻醉在ERCP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镇静/麻醉下行ERCP的术前评估、术中监测以及麻醉方法等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镇静 麻醉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1例胰腺炎合并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经十二指肠乳头置入鼻胰管引流术治疗后7月,为行ERCP+截断鼻胰管取出+胰管支架植入术而入院。术中因鼻胰管放置时间过长,在取出过程中不慎断裂,先后使用取石球囊、鼠齿钳、过导丝的取石网篮均未成功,最后改用可旋转的取石网篮,在医师、护师、影像技师三者密切协作下将断裂的鼻胰管取出,并更换胰管支架,患者顺利出院。

  • 标签: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胰管内断裂鼻胰管取出术 慢性胰腺炎 胰腺假性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 2019年 2月 ~2020年 3月在我院进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患者 70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 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5例。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为:曾患有胰腺炎、多次插管、胰管多次造影、导丝多次进入、术中腹痛及全胰管造影与胰腺炎发病有关( p ),多因素分析结果为:曾患有胰腺炎、多次插管及胰管多次造影是引发胰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显示出多次插管、曾患有胰腺炎及胰管多次造影是引发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重点关注及合理控制能够有效的控制胰腺炎的发生。

  • 标签: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胰腺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已成为诊治胆胰系统疾病的主要手段。在ERCP介入治疗越来越多的趋势下,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其中,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并使ERCP广泛开展受到一定困扰。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该并发症发生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对PEP的定义、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优化的预防策略进行概括和总结。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术后胰腺炎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 2019年 2月 ~2020年 3月在我院进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患者 70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 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5例。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为:曾患有胰腺炎、多次插管、胰管多次造影、导丝多次进入、术中腹痛及全胰管造影与胰腺炎发病有关( p ),多因素分析结果为:曾患有胰腺炎、多次插管及胰管多次造影是引发胰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显示出多次插管、曾患有胰腺炎及胰管多次造影是引发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重点关注及合理控制能够有效的控制胰腺炎的发生。

  • 标签: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胰腺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十二指肠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的护理方法,并对临床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7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7月,研究期间选择在我院接受ERCP术治疗的患者共计48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为了明确此类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本研究使用对比的方式,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有24例患者,另一组是观察组有24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护理,但方法不同,分别是常规护理、优质护理,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记录护理后产生的数据,主要包括:不良症状发生率、心理状况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得知,观察组中不良症状发生率为(8.33%)相对于对照组(25.0%)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现寡言、焦虑、悲伤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相比之下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RCP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使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ERCP 优质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利用家猪进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模拟培训的实际效果。方法2018年2月—2019年2月,选取40位能够熟练操作胃肠镜的医师参加ERCP模拟培训班,采用四级阶梯式模式(理论基础学习,手术演示观摩,动物标本模拟训练,活体动物模拟训练),培训时间7 d,对比培训前后进镜找到十二指肠乳头时间、总操作时间以及操作技术评分。结果全部学员完成了培训并能够熟练操作十二指肠镜,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学员进镜找到十二指肠乳头时间明显缩短[(2.6±0.8)min比(8.2±1.6)min,P<0.05],总操作时间明显缩短[(20.2±3.8)min比(34.3±6.5)min,P<0.05],操作技巧评分明显提高[(22.5±3.5)分比(6.5±1.5)分,P<0.05]。结论利用家猪进行ERCP操作技术的模拟培训,可真实地模拟人体内的操作情况,通过短期、高强度的训练,受训者能够较快掌握ERCP基本操作技术,实现快速培养ERCP人才的目的。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模拟培训 家猪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肝硬化合并胆胰疾病患者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西京消化病医院2008年1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因肝硬化合并胆胰疾病行ERCP的初治患者99例的病例资料,分析ERCP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99例肝硬化患者以乙肝病毒感染(40.4%,40/99)和病因不明(30.3%,30/99)为主,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15.4±5.3)分;胆胰疾病以胆总管结石和胆管狭窄为主,分别占49.5%(49/99)和33.3%(33/99)。ERCP治疗成功率为100.0%(99/99)。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4.1%(14/99),其中肝硬化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0%(3/99);ERC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1/99),包括胆道感染(9.1%,9/99)和迟发性出血(2.0%,2/99)。无ERCP术后胰腺炎、穿孔及ERCP相关死亡。结论肝硬化合并胆胰疾病患者行ERCP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肝硬化 胆总管结石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手术后并发症 胆管狭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患者围手术期情绪及治疗的作用 价值 。 方法: 本次 68 例 研究对象均为接受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的患者 , 入院日期为 2019.8-2020.7 ,利用 数字 分配法为患者实施小组分配,共分两个小组,将 其 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例 数: 34 )、对照组(例 数: 34 ),观察组 患者开展 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 患者采取 常规护理 模式 , 本次护理效果观察指标为: 负性心理 评分 及 并发症(胆道出血、胰腺炎、胆道感染 )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 发生率低 ( P< 0.05), 观察组 负性心理 评分结果数据 相比 对照组,组间 负性心理 评分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观察组分数低( P< 0.05) 。 结论: 采取 心理护理干预 为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患者负性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值得临床借鉴及应用 。

  • 标签: 心理护理 胰胆管造影 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效果。 方法: 以 35 例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 从术前、术中、术后多方面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 结果: 35 例经 ERCP 治疗患者中 , 术后有 1 例出血,其他均无任何并发症,并发症患者在以对应治疗和护理后恢复良好。 结论: 在 ERCP 手术进行多方面围手术期护理对术后并发症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认知护理结合共情沟通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护理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于本院行ERCP诊疗患者92例随机分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加用强化认知护理结合共情沟通模式进行干预。记录患者入院时、术前、术中生理体征变化情况,并评估其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统计患者治疗或检查依从性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与抑郁评分较护理前明显下降且均远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术中研究组血压与心率水平均较入院时明显升高且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95.65%比73.9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17%比15.22%)(均P<0.05)。结论应用强化认知护理结合共情沟通护理对ERCP诊疗患者进行干预,能较好缓解其负性情绪状态,维持机体生理指标稳定性,提高患者配合度,避免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常规护理 强化认知护理 生理指标 心理健康 依从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毕Ⅱ式胃切除术后患者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接受毕Ⅱ式胃切除术后行ERCP治疗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ERCP操作相关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0例患者进镜操作83次,进镜操作成功率为85.54%(71/83),插管成功率为90.14%(64/71),ERCP治疗成功率为68.33%(41/60),失败率为31.67%(19/60)。胆总管结石ERCP治疗成功率为85.19%(23/27),结石一次取净率为55.56%(15/2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67%(13/60),包括高淀粉酶血症9例(15.00%),急性胰腺炎3例(5.00%),其中1例重症胰腺炎转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出血1例(1.67%)。结论毕Ⅱ式胃切除术后行ERCP的成功率较高,总体安全有效。

  • 标签: 胃肠吻合术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胆总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Dual刀预切开在困难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就诊行ERCP治疗的40例患者,对插管困难的患者行Dual刀预切开,再行插管,评估该种方法对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40例患者中胆管结石21例,胰腺或胆管肿瘤15例,良性乳头或胆管狭窄4例。39例Dual刀切开后插管成功,成功率为97.5%(39/40);l例未成功病例为胰腺肿瘤广泛侵犯胆管。术后发生血淀粉酶升高共11例,其中高淀粉酶血症2例,无出血、穿孔、ERCP术后胰腺炎、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Dual刀预切开在增加插管成功率的同时,降低了切开过程中的出血、穿孔及ERCP术后胰腺炎风险,提高了困难ERCP的成功率。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困难插管 Dual刀 预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模拟实验,对进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疗患者的受照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方法调查3家医院共56例ERCP手术,并记录管电压、管电流、透视时间、摄影帧数,剂量面积乘积(dose-area product,DAP)等信息,根据每例测量的DAP,选择DAP值中最大值、中位值和最小值的3例ERCP手术,以这3例手术分别作为仿真人体模型实验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模拟ERCP介入诊疗手术,利用仿真人体模型,在相应体表位置和预定孔中插入热释光剂量计,通过模拟测量得到器官剂量并计算有效剂量。结果3组的有效剂量分别为2.69、11.52和39.27 mSv。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间有效剂量相差约14倍。3个组的吸收剂量最大值都集中在照射野范围内的器官。结论ERCP体模实验不同组的受照剂量差距较大,对比其他介入诊疗程序的体模实验,属于高剂量的诊疗类型。建议合理并安全地运用介入诊疗,优化患者的辐射剂量。

  • 标签: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模型 剂量 放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