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性探讨分析两种不同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及方法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进行救治的需要静脉留置针穿刺的400例婴儿,其中对照组患者行留置针双手。观察组患者行留置针单手管法穿刺法。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留置时间和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的高,其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留置时间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手管法穿刺法能够提高成功穿刺率,增加留置时间,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大使用范围。

  • 标签: 静脉留置 穿刺 送管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进行成人留置针穿刺置的过程中运用单手以及双手的效果。方法 结合对比观察的方式展开分析,所选入患者共计100例,为本院在2021年2月至2021年12月所住院患者,结合组内随机性选择的方式,取其中的50例患者在进行留置针穿刺置的过程中进行单手,即观察组。余下50例患者在对其进行留置针穿刺置的过程中则进行双手,即对照组。

  • 标签: 单手送管 双手送管 成人留置针穿刺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式PICC方法,对PICC置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遴选在本院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间,接受乳腺化疗及靶向治疗,置入PICC管道的100例患者展开具体分析,将10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展开传统置管法;另外一组作为观察组,采取漂浮式导管置管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置成功率。结果:观察组PICC置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PICC方法对提高PICC置率具有良好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式PICC 送管方法 PICC置管成功率
  • 简介:静脉留置针由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但能减少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持续保留静脉通道,又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方便用药和抢救。目前该法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婴幼儿穿刺以头皮静脉为首选,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小儿头皮静脉具有较成人外周静脉直径小、呈网状分布、分支多、外观不明显、不易固定等特点,故小儿头皮静脉留置较成人静脉留置难度相对较大。现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管法进行探讨,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如下。

  • 标签: 头皮静脉留置针 临床观察 送管方法 一次穿刺成功率 小儿头皮 保护血管
  • 简介:目的比较浅静脉留置针两种穿刺方法,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常规穿刺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约10°再进针1~2mm后,退针芯5~4mm再持外套管连同针芯一同送入血管。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继续沿血管前行约10mm后将针芯退至外套管根部并固定,再单外套管入血管。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6%,明显高于对照组82%,两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实验组方法明显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浅静脉留置针 穿刺送管 成功率 分析
  • 简介:以某水电站输水隧洞的12条泵管道的洗、润管工艺为研究对象,总结了泵混凝土前后分别进行的润与洗技术、洗、润的经验。从泵混凝土过程中润、洗管过程中出现的堵问题,或由于润、洗不当导致的堵问题出发,研究了其中的原因,更新了润、洗技术,并作出详细说明,为今后润、洗施工起到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泵送混凝土 润管 洗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小儿四肢静脉穿刺中两种不同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新入院患儿120例,随机分二组,每组60例。常规组采用双手管法进行留置针穿刺,改进组采用单手管法进行留置针穿刺。结果改进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常规组。结论单手管法在婴幼儿留置针的穿刺中能提高成功率。

  • 标签: 小儿 静脉留置针 送管方法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改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病人作为实验对象,参照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为53例患者。对照组所用的为常规穿刺方式,研究组所用的为改进穿刺方式,进行两组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满意度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的穿刺成功率、满意度高,静脉炎发生率低,两组别间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改进静脉留置针穿刺方式有利于显著提高老年病人的穿刺成功率和满意度,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值得全面性推广于临床。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老年患者 穿刺送管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时发生置困难的原因及处理对策的研究现状,为护理人员针对相关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指导,对PICC置时减轻患者疼痛和情绪紧张,提高PICC穿刺成功率的新辅助方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送管困难 穴位按摩
  • 简介:摘要:传统的 PICC穿刺指用比较粗的套管穿刺针( 16G或 18G),在患者肘部可视的贵要静脉、头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穿刺置入 PICC导管的方法。它具有穿刺点表浅、直观、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等优点,还能减轻长期输液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病人的外周静脉,保障了输液安全,提高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因静脉营养和化疗药物渗漏引起的纠纷。但是在送入导管过程中经常会有阻力,出现困难现象,使导管无法达到所需长度或异位而导致操作失败。自 2017年 6月—— 2018年 12月 为100例肿瘤患者置入 PICC导管进行静脉营养治疗或化疗,其中置管过程中出现导管送入困难 16例,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现总结如下。

  • 标签: PICC置管送管困难 护理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传统的PICC穿刺指用比较粗的套管穿刺针(16G或18G),在患者肘部可视的贵要静脉、头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的方法。它具有穿刺点表浅、直观、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等优点,还能减轻长期输液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病人的外周静脉,保障了输液安全,提高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因静脉营养和化疗药物渗漏引起的纠纷。但是在送入导管过程中经常会有阻力,出现困难现象,使导管无法达到所需长度或异位而导致操作失败。自2017年6月——2018年12月为100例肿瘤患者置入PICC导管进行静脉营养治疗或化疗,其中置管过程中出现导管送入困难16例,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现总结如下。

  • 标签: PICC置管送管困难 护理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手在儿科留置针穿刺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儿科患者进行信息采集,其中的210例进行留置针穿刺置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置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5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双手,实验组患者采用单手,记录观察对照组与实验组患儿的第一次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等数据,探究单手与双手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第一次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为95.24%,对照组第一次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为88.57%,对照组第一次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低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留置针穿刺置中的应用时,单手可以有效的提高首次的成功率,并延长留置的留置时间,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留置针 穿刺满意度 单手送管 双手送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在分析了新型卷技术领域背景的基础上,在对一种卷装置及具有卷装置的热装置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了此种装置的主要实现过程及具体实施方式。

  • 标签: 卷管装置 送热装置 技术
  • 简介:摘要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扩张的不断加快,为体现城市的魅力,满足人们对建筑活动空间的需求,超高层建筑像雨后春笋一样迅猛发展,大量的城市地标性超高层建筑正在兴建或规划。

  • 标签: 超高泵 送混凝土 堵管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为了解决狭窄场地,且现场条件无法支设混凝土泵车问题,采用溜反泵施工,将车载泵运至地下室,通过溜将混凝土输送至地下室再由泵车向上输送至楼板完成混凝土浇筑。该施工方法完全能够解决狭窄场地下混凝土的浇筑问题,新颖独特,克服场地限制,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狭窄场地 深基坑 溜管 反泵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不同方式穿刺成功率比较。方法在儿科输液患者采用BD24G-Y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输液时,观察120例次,按双手法和单手法两种不同方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60例次见回血后不再进入血管,松开左手,用左手拇指、示指夹持Y型软管跟部,将外套管缓慢推入血管的同时右手拇指、示指退针芯,边软管边退针芯,至完全退出针芯后固定;B组60例次见回血后压低穿刺针与皮肤角度10-15°,顺血管方向在将穿刺针推入0.2cm,左手持Y接口,右手后撤针芯约0.5cm,持针座将针芯与外套管一起送入静脉内,将针芯全部撤出,固定。结果显示2组成功率分别为83.3%、95.0%,B组穿刺成功率更高,即单手法明显高于双手管法(P<0.05)。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穿刺 送管方法
  • 简介:摘要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在超高泵混凝土施工中,可能存在堵现象,并影响施工质量。本文通过对其原因和对策进行探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泵送混凝土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堵管
  • 简介:摘要泵砼作为一项全新的施工工艺,日益显示出其高质高效的特点,但是,由于有的施工人员对该工艺的一些要求缺乏系统了解,而应用一些传统操作方法,致使施工中时常发生泵故障和砼质量问题,影响了泵工艺的推广。

  • 标签: 泵送混凝土 堵泵 堵管 预防 处理
  • 简介:摘要:PHC桩(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强度高、抗弯、抗裂性能好;采用工厂化标准生产,质量稳定,性能可靠,施工周期短,噪音小,无震动,无污染,施工工艺成熟,成桩质量可靠性高,质量有保证;单桩承载力高,工程造价低,综合经济效益好。PHC桩静压法施工数量在中国目前已占一半。相对于PHC桩施工来说,桩问题是关键,但是,桩问题没有相应的标准,本文现结合工程实践,对PHC桩静压法施工桩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PHC管桩 桩基静压施工 送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