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在偏瘫患者治疗过程中对其身体功能的恢复所产生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48例患者按照其治疗意愿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1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运动治疗同时配合进行电脑中频治疗、作业治疗;对照组的12例患者采用电针方法进行主要治疗。结果36例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治疗组偏瘫肢体的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相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疗法对改善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有显著疗效。

  • 标签: 偏瘫 运动疗法 早期介入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肩周炎康复治疗中运动疗法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进行,共纳入12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接受传统治疗加运动疗法,包括局部热敷、理疗、功能性锻炼等;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理疗等。治疗周期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提高,疼痛评分显著下降,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在这些指标上改善较观察组低(P>0.05)。结论:运动疗法在肩周炎康复治疗中起到积极作用,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感,改善生活质量。因此,运动疗法可作为肩周炎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肩周炎 康复治疗 运动疗法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疗法结合运动疗法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在上海市黄浦区精神卫生中门诊及心理门诊轻中度抑郁症患者中,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到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认知-运动”干预组,“认知-运动”干预包括规定强度和频率的健身跑运动锻炼及个体化的认知治疗;分别在基线和第1、3、6和12个月进行盲法评估HAMD-17、CGI、SF及SERS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HAMD-17、CGI及SF改善优于对照组,SERS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认知疗法结合运动疗法能改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的情绪及社会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认知治疗 运动治疗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运动法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科室门诊2008年至2012年的68例落枕患者,采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穴取落枕、悬钟,针刺手法采用泻法,患者在针刺时配合做颈部运动。结果治疗68例,治愈62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98.53%。结论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落枕疗效显著。

  • 标签: 落枕 针刺 颈部运动 穴,落枕 穴,悬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作业疗法联合运动疗法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方法将11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作业疗法联合运动疗法)58例,对照组(作业疗法)5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训练3个月后,应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的FMA评分和B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作业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重返社会树立了信心。

  • 标签: 作业疗法 脑卒中 偏瘫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镜像疗法和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镜像组和动作观察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镜像组给予镜像治疗,动作观察组给予动作观察治疗,每次治疗时间均为30 min,1次/日,每周治疗5 d,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对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FMA-UE评分和MBI评分在治疗2周时和治疗4周时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镜像组患者的ARAT评分在治疗4周时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而动作观察组患者的ARAT评分在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而治疗2周时和治疗4周时,2组患者的FMA-UE、ARAT和MBI评分同时间点的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像疗法和动作观察疗法作为基于镜像神经元系统理论的2种临床治疗方法均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未见明显差异。

  • 标签: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镜像神经元 镜像疗法 动作观察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骨关节炎患者应用关节镜清理配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拾的68例老年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纯进行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关节镜清理,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骨关节炎患者应用关节镜清理配合运动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可进行积极推广。

  • 标签: 关节镜清理 运动疗法 老年骨关节炎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脑卒中患者的早期运动疗法治疗效果以及对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2016年1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8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早期运动疗法)和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经早期运动疗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由(27.48±5.13)分提升至(43.35±4.72)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由(25.58±4.72)分提升至(46.02±3.85)分。经常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由(26.94±5.08)分提升至(32.31±4.85)分,ADL评分由(26.12±4.51)分提升至(33.81±3.64)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9.09%<25%)、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44.14±4.18)<(51.62±5.06)和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43.82±3.91)<(52.84±4.35)均明显下降(P<0.05),而ICU住院时间(10.35±1.28)<(19.76±2.14)明显缩短(P<0.05)。结论早期运动治疗对于ICU脑卒中患者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早期运动疗法 ICU 脑卒中 康复
  • 简介:借鉴OMoorow和Reynolds的运动治疗方法,以布氏显微镜为研究工具,研究了体育运动对亚健康状态者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对亚健康状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实验对象的各项健康指标都有明显改善;实验对象的性别、参与项目和参与时间不同治疗效果等均存在明显的差别。

  • 标签: 运动治疗 亚健康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疗法运动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80例运动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35例显效,3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38例满意,满意率为95%,高于对照组(65%)(P<0.05)。结论运动损伤患者采用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康复疗法 运动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遇到消化不良的情况。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类型的慢性消化功能紊乱。下面10种方法能有效“安抚”你的消化系统,改善消化功能。

  • 标签: 消化不良 运动疗法 体育锻炼 消化系统 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饮食护理+运动疗法在痛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0例痛风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饮食护理联合运动疗法。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血尿酸水平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护理+运动疗法在痛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以辅助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尿酸指标,缓解疼痛症状,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 标签: 饮食护理+运动疗法;痛风;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音乐运动疗法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52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仅接受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接受运动康复训练+音乐疗法,共治疗3周,疗法前后分别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析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D和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HADM和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运动疗法可缓解PSD患者的抑郁状态,改善其睡眠质量。

  • 标签: 音乐运动疗法 卒中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肩周炎患者治疗中易罐结合运动针刺疗法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共计选取 2018年 5月 -2020年 5月期间就诊的肩周炎患者 190例,通过掷硬币的方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甲组及乙组,两组患者人数一致,以 95例患者为一组。在实验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常规手段对甲组患者进行治疗,通过易罐结合运动针刺疗法对乙组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与相比甲组患者,乙组患者肩关节活动评分较高,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评分之间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 p< 0.05);相比甲组患者,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肩周炎患者治疗中易罐结合运动针刺疗法有着较好的效果,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肩关节活动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肩周炎 易罐 运动针刺疗法 治疗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易罐运动疗法与针刺疗法共同治疗肩痹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肩周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易罐运动疗法与针刺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85.71%(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疼痛评分(NRS)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前,观察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易罐运动疗法联合针刺疗法共同治疗肩周炎,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病症,减轻患者肩关节疼痛。

  • 标签: 肩痹 易罐运动,针刺疗法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月本院接治的颈椎病患者96例。应用计算机随机排列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施悬吊运动疗法的48例患者为实验组,实施推拿疗法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同时调查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70.83%和治疗总有效率为77.08%,显著低于实验组的93.75%、9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悬吊运动疗法应用于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明显优于推拿疗法,治疗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均较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悬吊运动疗法 颈椎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痛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饮食护理与运动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21年9月-2022年9月以来,在我院接受诊疗的86例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以随机抽取的分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即单一组(43例,单独应用饮食护理)与联合组(43例,在上一组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记录两种干预方式的临床疗效,并对研究所得各项指标数据展开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后组间比较,联合组的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单一组,联合组的血尿酸与ESR水平均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在痛风患者的治疗中,实施饮食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可在促进患者病情好转的同时,减少不适症状的发作频率,具备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饮食护理 运动疗法 痛风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