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过敏疾病过敏原检测阳性结果,探讨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择过敏疾病患儿147例,均给予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观察检测结果阳性反应情况,分析阳性结果。结果147例患儿中,发生阳性反应140例,阳性率95.2%。各年龄段都可发生过敏原阳性反应,多为吸入性过敏原。阳性反应发生率最高的前三位过敏原为粉尘螨、屋尘螨、蟑螂。结论通过分析过敏原检测阳性结果,可了解儿童过敏疾病的相关特点,指导预防、诊断及治疗,加之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降低过敏疾病发生率。

  • 标签: 儿童过敏性疾病 过敏原检测 阳性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过敏疾病皮肤点刺检查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之间来我院就诊的150例检测过敏原的患儿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与对照组进行效果比对。结果采用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与采用了常规方法的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儿童过敏疾病皮肤点刺检查中,能够缓解患儿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使其能更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检测工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过敏性疾病 皮肤点刺检查 护理干预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城市0~24月龄婴幼儿过敏疾病症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随机选取怀化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04例发生过敏疾病且年龄在0至24月龄的婴幼儿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本次实验调查各年龄段过敏疾病分布情况以及过敏疾病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0至24月龄婴幼儿其常见过敏疾病涉及特异性皮疹、婴幼儿哮喘、食物过敏、药物过敏以及过敏鼻炎,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为皮肤瘙痒、咽喉肿痛、咳嗽、咳痰、打喷嚏等呼吸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其中皮疹瘙痒为0~24月龄婴幼儿过敏疾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分析0至24月龄婴幼儿过敏疾病症状,有利于医师对婴幼儿过敏疾病进行筛查,对提高婴幼儿过敏疾病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婴幼儿 过敏性疾病 症状 流行病学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00例过敏眼表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过敏眼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和过敏原筛选检测。结果本组患者中,共检出季节性过敏结膜炎45例,占比45.0%;常年性过敏结膜炎36例,占比36.0%;春季卡他性结膜炎19例,占比19%。从临床特征来看,93例出现眼痒症状,占比93.0%;87例主诉眼部有明显异物感,占比87.0%;60例畏光症状,占比60.0%;55例流泪症状,占比55.0%。结论准确掌握过敏眼表疾病的临床特征,能有效提升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过敏性 眼表疾病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刺治疗技术配合中药雾化类型治疗技术,对过敏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通过探究来提升对于过敏鼻炎疾病的治疗质量。方法在本次对于过敏鼻炎相应临床治疗技术的探究过程中,供选择了122例在我院已经确确诊为过敏类型鼻炎的患者,将这些患者采用随机的分配分式方式分成两组,分别为治疗组以及相应的对照组。在对照组之中共有61例患有过敏类型鼻炎的患者,对这些患者的治疗采用了针灸的方式和中药雾化治疗方式相结合的手段,在对于对照组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单一的中药药物雾化的治疗方式。结果两组治疗方式在治疗有效方面,分别为90.6.61%以及88.41%,经过科学的分析统计,治疗组在治疗效果方面要比观察对照组更为优秀。结论在对于过敏类型鼻炎的治疗阶段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方式和中药药物雾化治疗方式相结合的治疗手段,能有效提升对于过敏类型鼻炎的治疗效果,值得大面积推广

  • 标签: 过敏 鼻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紫癜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我科于2015年6月~2016年8月共收治54例过敏紫癜患儿,进行全面精心护理,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4例患儿46例治愈、5例好转、3例复发。结论通过护理人员对病情的细心观察、综合全面的护理,可提高治愈率,降低过复发率。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休克6例抢救方法,并总结相应的抢救体会。方法抽取2016年6月到2017年2月6例过敏休克患者,对患者予以相应的抢救方法,观察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共有5例患者经抢救后恢复意识并出院,有效率为83.33%,1例患者经二次治疗后恢复,经观察无异常状况后出院。结论对过敏休克患者予以及时的抢救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其他脏器组织的受损程度,提升患者的康复率,对患者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过敏性休克 抢救 脏器受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鼻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并治疗的58例过敏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29例,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评估并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8.4±1.4)分,护理满意度为96.55%,对照组为(15.1±1.5)分,护理满意度为75.86%,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过敏鼻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更符合患者的治疗需求,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优质护理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过敏鼻炎实施临床护理的效果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3月1日~2016年3月1日间入院治疗的过敏鼻炎病人进行护理分析,通过数字随机法将76例病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分别行一般护理和优质护理,对其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情况加以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的总效果和满意度分别为92.11%、94.73%;对照组护理的总效果和满意度分别为78.95%、81.57%。可见两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情况比较区别显著(P<0.05)。结论应用优质护理在过敏鼻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提高护理效果和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临床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过敏结膜炎(allergicconjunctivitis,AC,又称变应性结膜炎)是一类常见的眼表过敏疾病,其主要是由I型及IV型变态反应引起。该病最主要的症状是眼痒,常伴有结膜充血、水肿和乳头、滤泡增生等体征。随着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其药物治疗也有了很大进展,本文对该病近年的中西医治疗概况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过敏性结膜炎 治疗进展
  • 简介:方一、辛夷20克,鸡蛋2只,加水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每日1次,连服1周。适用于鼻塞、流涕。方二、辛夷15克,豆腐250克,加水同煮,吃豆腐喝汤,每日1次。适用于鼻塞、流涕、头部胀痛。方三、苍耳子9克,红枣10枚,加水同煮,食枣饮汤。

  • 标签: 食疗 豆腐 红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过敏紫癜护理措施,进一步提高小儿过敏紫癜治疗成功率。方法回顾我院小儿过敏紫癜患儿97例临床资料,临床分型,一般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分型护理。结果97例小儿过敏紫癜患儿分为皮肤紫癜型40例(41.24%);胃肠型36例(37.11%);关节型16例(16.49%);肾型5例(5.15%)。疗程12天~30天,中位疗程19天。本组97例痊愈出院,出院4周后复发7例(7.22%),2次住院2周痊愈出院。结论小儿过敏紫癜是儿童时期常见病,此病具有反复发作倾向,对此病以激素治疗,抗凝治疗,系统护理,才能提高小儿过敏紫癜治疗成功率。

  • 标签: 小儿 过敏原 过敏性紫癜 护理
  • 简介:摘要儿童过敏鼻炎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改变发病率逐年增高,而西医治疗效果较为有限,而近年来中医治疗则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包括中药方剂和针灸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鼻炎过敏原的检测、预防以及护理成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105例过敏鼻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过敏鼻炎过敏原检测,同时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与护理方式,观察其护理成效。结果患者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92.56±2.13分)明显高于护理前评分(81.26±0.98分),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借助过敏原检测仪器进行过敏鼻炎检测,同时采用有效的预防与干预措施,这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过敏原检测 预防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过敏肺炎的X线诊断和鉴别。方法选取2000年0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X线检查的过敏肺炎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过敏肺炎的X线诊断和鉴别方法。结果过敏肺炎的X线显示病灶的形态、发生部位及范围等均有一定的规律。病灶分布以肺外围部为主,肺尖部很少受累。病灶形态以浸润性阴影、小结节状阴影等表现为主。中心透亮,有时会出现假性空洞,由内向外吸收消散。其中急性过敏肺炎表现可见弥漫性结节影,边界不清,或者斑片状毛玻璃影,或者实变影,分布以双侧中下肺野为主。亚急性过敏肺炎表现可见网结节影,由细线条纤维束、结节共同形成的;慢性过敏肺炎表现可见网状影、粗线条状纤维影、结节影,分布以中上肺野为主。结论对于过敏肺炎患者来说,应用X线检查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进一步诊断与鉴别过敏肺炎,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X线 过敏性肺炎 诊断 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