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都江堰地区儿童过敏疾病过敏原种类及分布情况,从而达到有效的防控过敏疾病的发生,提高儿童的生活及学习质量。方法对486例过敏疾病患儿进行24项特异性过敏原IGE检测,统计过敏原阳性率。结果例中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婴幼儿组婴幼儿组前三位的过敏原分别是牛奶(86例82%)鸡蛋(79例74.5%粉尘瞒(45例42%)。学龄前组前三位的过敏原分别是粉尘瞒(105例43%)屋尘瞒(98例40%)鱼虾(60例24%)。学龄组粉尘瞒(112例80%)屋尘瞒(109例78%)各类花粉(40例28%)。结论都江堰地区的过敏原分布育国内其他地区存在差异,可能与都江堰的气候有关。过敏患儿较前几年有较大比例的增加。相当比例的患儿存在两种以上的过敏原。仅单一的过敏原较少。

  • 标签: 过敏性疾病 儿童 过敏原
  • 简介:目的分析天津地区296例过敏疾病患者的常见变应原。方法采用皮肤点刺试验检测天津地区296例过敏疾病患者的常见过敏原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96例患者中阳性患者125例,总阳性率为42.23%;其中粉尘螨、屋尘螨阳性率最高,分别为17.91%和15.20%,其次是蟑螂、艾蒿、干草尘埃,分别占9.12%、8.78%和6.08%。荨麻疹、湿疹和特应性皮炎患者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44.83%、42.64%和40.0%。结论粉尘螨和屋尘螨是天津地区过敏疾病患者的常见致敏原,其次是蟑螂、艾蒿、干草尘埃,点刺试验是检测过敏原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变应原 过敏性疾病 点刺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特应性变应原(中国组合)检测在过敏疾病病因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印迹法,对199例荨麻疹,202例湿疹皮炎,367例过敏鼻炎共768例患者进行20种特应性变应原(中国组合)的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数据用SPSS11.0软件处理。结果对荨麻疹、湿疹皮炎、过敏鼻炎患者特异性变应原检测阳性率分别是72.2.6%、73.76%、89.64%,总阳性率81.0%;对单项抗原呈阳性150例(23.9%);对2项以上抗原呈阳性472例(76.1%);结果与年龄、性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鼻炎与混合性多项变应原(吸入性、食物性)有关(p<0.01);与过敏疾病有密切关系的变应原有9种屋尘、螨组合、猫毛、螃蟹、虾、大豆、海鱼、艾草、淡水鱼(p<0.05)。结论屋尘、螨组合、猫毛、螃蟹、虾、大豆、海鱼、艾草、淡水鱼是荨麻疹、湿疹皮炎、过敏鼻炎的主要变应原。过敏疾病患者往往对多项变应原敏感。

  • 标签: 变应原 免疫印迹法 特异性IgE检测 过敏性疾病
  • 简介:摘要对过敏鼻炎的概况和症状进行阐述,深入探讨了预防和治疗过敏鼻炎的方法对策,对过敏鼻炎临床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药物过敏休克的救治经验,不断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方法迅速正确诊断、尽早使用肾上腺素及糖皮质激素等抢救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地对症处理。结果8例患者除1例患者因转诊延误治疗死亡外,其余7例患者均治愈,无后遗症。结论过敏休克不可预测,来势凶猛,死亡率高,正确诊断、快速正确地施救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及基本的抢救设施是抢救成功的保障。

  • 标签:
  • 简介:摘要过敏紫癜(allergicpurpura)为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可同时伴发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等其他过敏表现。目的讨论过敏紫癜临床诊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防治感染,驱除肠道寄生虫,避免接触致敏物品、药物及食物。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过敏鼻炎的最根本保健措施是了解引起自己过敏的物质,即过敏原,并尽量避免它。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的加剧,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常年性鼻炎,其中大多过敏。随着其发病率及并发症的增高,过敏鼻炎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质量及身心健康,因而要了解此病并且要加强自我的护理。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保健措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药物有过敏反应而导致休克的临床抢救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共抢救过敏休克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用药情况、抢救过程以及护理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我院共抢救20人,18例救治成功。结论药物过敏休克与药物种类及患者过敏体质有关,用药必须谨慎,同时做好各项应急抢救措施,一旦发生过敏反应时要立即实施救治,为抢救患者生命争取到更多宝贵的时间。

  • 标签: 药物 过敏性休克 抢救
  • 简介:摘要外源性过敏肺泡炎(EAA),也称为过敏肺炎(HP),是由于反复的吸入含有某些抗原性质的有机粉尘引起的免疫介导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发病的的原因主要是长期暴露在抗原环境,主要的病变位置在肺泡、肺泡间隔、血管和终末细支气管,还会牵连到两肺远端的细支气管、肺泡及肺间质1。临床检测患者的身体症状会发现其免疫系统较低。近些年它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因此本文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调查探讨了外源性过敏肺泡炎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手段。

  • 标签: 肺泡炎 外源性变应性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紫癜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5月—2012年5月治疗的162例过敏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春、夏、秋、冬季患者数依次为60、34、50、18例。有明显诱因者72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44例,服用药物4例,食用海鲜5例,食用鸡蛋、牛奶10例,外用药物1例,接触花草8例;无明显诱因者90例。结论本地过敏紫癜四季均发病以春秋季发病最多,发病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首要因素,多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消化道症状和关节疼痛也为常见表现,需根据患儿具体临床情况实施治疗。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儿童 诱因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药物过敏口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寻找可疑的致敏药物,并立即停止使用。追溯近几天的食谱,有无进食过含有药物进补的药膳饮食。应用消炎、止痛、抗感染的药物,如局部可贴各种抗生素药膜,或涂2.5%金霉素甘抽,数中药散剂溃疡散等,疼痛重者可用1%普鲁卡因液含漱,或涂0.5%达克罗宁液以止痛。

  • 标签: 药物过敏性口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过敏紫癜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26例儿童过敏紫癜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6例中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106例,占84%,以消化道症状或关节症状为首发症状20例,占16%。除1例因消化道大出血转院,其余均痊愈或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治愈118(93.7%),好转8例(6.3%)。结论儿童过敏紫癜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若以消化道症状或关节症状为首发症状,应提高认识,减少误诊误治,大多患儿预后良好。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过敏紫癜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分析89例过敏紫癜患儿的护理方法,通过制定护理措施采取消除病因、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和皮肤护理等。结果89例过敏紫癜患儿经过相关治疗和针对性护理,未发生并发症,83治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出院随访半年,复发1例。结论对过敏紫癜患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儿童过敏性紫癜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