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和CT诊断方法在骨转移瘤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疑似72例骨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放射诊断)和对照组(CT诊断)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经X线检查,检出骨质破坏19例,检出率为52.78%,其中包括溶骨型14例、成骨型3例和混合型2例。在对照组患者中,经CT诊断,检出骨质破坏30例,检出率为83.33%,其中包括溶骨型23例、成骨型5例和混合型2例。与放射诊断相比,CT诊断对于骨转移瘤诊断的敏感性(100%>50%)、特异度(93.75%>53.13%)以及准确性(97.22%>52.78%)相对更高(P<0.05)。结论在骨转移瘤的临床诊断中,CT诊断的准确性相对更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骨转移瘤 放射诊断 CT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与CT联合检查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接受影像学检查的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资料,探讨MRI与CT联合诊断脊柱转移瘤的敏感性与准确性。结果MRI、CT扫描显示脊柱转移瘤病变共256例次。MRI扫描显示病变共256次(100%),确诊脊柱转移瘤48例(96%);CT扫描显示病变共125次(49%),确诊脊柱转移瘤27例(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与CT联合检查可有效诊断脊柱转移瘤,对其早期诊断治疗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MRI CT 脊柱转移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前彩超诊断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转移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转移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且术前均实施彩超诊断。对术前彩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本组60例患者中2例为鳞癌、3例为髓样癌、5例为滤泡状癌、50例为乳头状癌。而术前彩超确诊58例,正确率96.67%,其中2例鳞癌、2例髓样癌、5例滤泡状癌、49例乳头状癌,漏诊2例,漏诊率3.33%。阳性率表现部位上颈部24例(41.38%)、中颈部43例(74.14%)、下颈部29例(50.0%)气管旁23例(39.66%),中颈部与其他部位相比阳性率最高,且差异对比P<0.05。超声特征(1)转移位置Ⅰ区3.45%、Ⅱ区50.0%、Ⅲ区72.41%、Ⅳ区53.45%、Ⅴ区43.1%、Ⅵ区29.31%,其中Ⅱ区、Ⅲ区、Ⅳ区等转移率较高,Ⅰ区、Ⅴ区、Ⅵ区转移率较低,而与其他转移区域相比,Ⅲ区转移率最高,且差异对比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转移患者实施术前彩超诊断的效果十分理想,既能清除显示病变转移位置,又能达到较高的确诊率,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癌 早期颈淋巴转移 术前彩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与增强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确诊治疗的98例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T检查,研究组采用增强CT检查,依照手术病理学确诊结果核实两组CT检查肿瘤转移部位诊断准确率及患者病灶诊断结果,并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与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核实显示,研究组增强CT检查患者的肿瘤转移部位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诊断最小种植灶面积、长和宽度均比较符合,其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强CT检查可准确检查出腹部肿瘤腹腔转移部位及病灶情况,其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医生治疗提高准确诊断依据,使患者能够尽早得到有效治疗,该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T检查 增强CT 腹部肿瘤腹腔转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影响价值。方法选取150例贲门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6年02月至2018年09月,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结果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率71.3%(107/150),胸腔内转移率26.0%(39/150),腹腔内淋巴结转移率82%(/150)。胸内淋巴结转移主要分布于食管下段旁(31.7%),腹腔内淋巴结转移以贲门旁淋巴结为主(63.6%),其次为胃左动脉旁淋巴结(30.0%)。年龄、肿瘤长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切缘肿瘤残留细胞均可对淋巴结转移造成明显影响。结论贲门癌淋巴结转移方向包括两种,即下行转移至腹腔,上行转移至胸腔,且根据肿瘤长径与分化程度初步判断贲门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风险。

  • 标签: 贲门癌 淋巴结转移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脏超声造影在早期诊断肝癌术后肝内复发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0例于2012年4月~2017年4月至本院诊治的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70例患者均行超声造影(CEUS)检查,28例行多层CT(MSCT)检查,30例行磁共振(MRI)检查,12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此外,还有6例病患接受了肝穿刺病理检查。结果对于小于0.5cm的复发或转移灶,CEUS检出率明显高于MSCT与MR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直径在0.5~1cm的复发或转移灶,CEUS检出率高于MSC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直径大于1cm的复发或转移灶,CEUS检出率也高于MSC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CEUS法在检出直径小于1cm的复发或转移灶上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检出率均明显高于MRI与MSCT,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细胞癌 超声造影 复发与转移 早期诊断 价值
  • 简介: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这几天,左小旗的妈妈就一直饱受牙痛的折磨。左小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恨不得牙痛的人是他自己。于是他找到忘年之交邋遢博士,问他有什么好办法。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患者96例进行研究,抽签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对常规组患者施加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对干预组患者施加疼痛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况和疼痛程度。结果经过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3.28±1.75)分、(34.36±1.7)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常规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颇高,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减轻患者疼痛反应。

  • 标签: 疼痛护理 恶性肿瘤骨转移 抑郁
  • 简介:摘要本文以国际产业转移为背景,试图找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背后的主要动因,分析我国传统价值链成本管理缺陷,据此找出中国企业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的价值链取向,分析对应的成本管理对策,统筹控制我国产业产品成本。

  • 标签: 国际产业转移 制造业 价值链 成本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乳腺癌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诊断特点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所收入诊断并进行治疗的3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研究资料,实施回顾分析,将同时期本院收入的30例乳腺正常或是存在单纯的增生乳腺或是纤维瘤的受检者作为参照组研究资料,2组均开展超声检查,分析并统计检查结果。结果参照组腋下淋巴结检出总计率对比实验组对应数据更低,P<0.05,展示数值检验处理后的统计学意义,3cm以上原发瘤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对比1cm以下原发瘤、1cm-2cm原发瘤、2cm-3cm原发瘤对应数据更高,P<0.05,展示数值检验处理后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癌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存在比较高的检出情况,且原发瘤越大越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

  • 标签: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绥芬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60例,患者均实行FNAC、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并以FNAC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X线检查与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误诊率。结果超声检查对恶性转移性淋巴结、淋巴结肿大、典型转移性淋巴结、非典型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的误诊率低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检查相比,超声检查在肺癌锁骨部位转移性淋巴结临床应用价值更高,诊断符合率较高.

  • 标签: 肺癌 锁骨上淋巴结 彩色多普勒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进行超声分区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150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所选患者均在手术前进行超声检查,并对患者颈淋巴结进行分区和观察,观察患者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并将获取的超声检查图像和信息与患者手术病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患者颈淋巴结转移分区中,主要分布于II~IV以及VI区,与患者术后病理分区情况对比,III~IV区、VI~VII区符合率较高;超声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确诊率为75.3%,病理检查颈淋巴结转移确诊率为97.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前超声分区诊断颈淋巴结转移,可对淋巴结转移进行准确定位,且分区诊断符合率高,有利于手术治疗的展开。

  • 标签: 超声分区 甲状腺癌 颈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 ADC值)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 2015年 6月 -2017年 5月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 21例进行磁共振扫描,扫描序列为 T1WI、 T2WI、 DWI, b值 =800s/mm2,以腋窝淋巴结为研究对象即目标淋巴结,并做好标记,分别测量目标淋巴结的大小(短径)、 ADC值,所有目标淋巴结均由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26例乳腺癌患者共检出目标淋巴结 251枚,其中转移性淋巴结 97枚,非转移性淋巴结 154枚,在 b值 =800s/mm2条件下,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 ADC值分别为 0.911±0.183×10-3mm2/s、 1.385±0.329×10-3mm2/s,两组比较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大小(短径)分别为 0.92±0.35cm、 0.77±0.26cm,两组比较 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DC值有助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 标签: [ ]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乳腺癌 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肿瘤及椎体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脊柱肿瘤及椎体转移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各项治疗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各项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肿瘤及椎体转移瘤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脊柱肿瘤 椎体转移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特点以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提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8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甲状腺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进行超声检测,对比超声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超声检测后有29例患者属于单个淋巴结转移,有51例属于多个淋巴结转移。经超声诊断后,多个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显著高于单个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卡方=10.5564,P<0.05)。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临床效果显著,其在术前的诊断为手术成功奠定基础,且超声诊断具有安全性高、确诊率高以及操作简单等特点;也能进行重复操作,对甲状腺癌患者的治愈有着重要作用,适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诊断 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6年4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癌疾病患者中,抽取52例患者纳入到此讨论中,52例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后,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并进行研讨。结果超声造影对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肿大良恶性的诊断敏感率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采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癌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检查,同彩色多普勒超声相比可有效降低颈部淋巴结转移漏诊或误诊可能性,对于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MRI检查诊断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方法: 将我院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患者的选取时间在 2016 年 3 月—— 2017 年 3 月, 患者均为乳腺癌患者,共选取患者 80 例,对其展开回顾性分析,探究 MRI 影像学特征,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进行 MRI 诊断,其中 M-SLN 阳性 91 枚,病理诊断中,其出现淋巴转移的有 91 人,剩下的 2 枚为阴性。 MRI 诊断阴性 50 枚,病理诊断阴性 45 枚, 5 枚淋巴转移。 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 MRI 检查诊断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其应用副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安全性,并且其对乳腺癌腋窝前的哨淋巴结转移检查准确率相对较高,将其进行推广,能够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 乳腺癌; MRI 检查;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