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报告应用intertan固定股骨转子骨折3例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3例股骨转子骨折(A1型1例、A2型1例、A3型1例)采用intertan固定。结果 经5~8个月,平均7个月的随访,疗效满意。结论 intertan是治疗股骨转子骨折,尤其是A2和A3型骨折比较理想的内固定器材,可以早期下床活动,促进骨折愈合,预防血栓。

  • 标签: intertan 内固定 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采用两种内固定物—Gamma钉与Richard钉治疗转子骨折65例,Richard钉42例,Richard钉42例

  • 标签: 固定选择 转子间 间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问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103例股骨转子骨折的手术治疗结果做一回顾性分析。根据AO分型,分别采用多针(空心加压螺钉、Ender钉)、动力髋螺钉、钢板螺钉(解剖钢板、鹅头钉)、股骨近端钉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40个月,103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2例患者骨折愈合后15个月出现股骨头坏死,7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髋内翻。关节功能Sanders评分〉45分者有89例,总优良率为86.4%。结论股骨转子骨折的治疗应根据损伤类型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股骨转子间 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股骨转子骨折应用小转子复位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于2008年到2014年接收的80例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利用小转子复位固定治疗前后的各项数据水平。80例患者的Evans分型为Ⅲ型49例,Ⅳ型31例,根据是否固定转子分为固定组和未固定组,固定45例,未固定转子35例。固定组后内侧骨皮质固定方法单纯使用拉力螺钉29例,使用钢丝16例。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时间在6个月到3年不等,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过随访,在未固定转子等后内侧骨皮质的35例中,共发生髋内翻5例,发病率14.3%,包括Ⅲ型22例中3例Ⅳ型13例中2例。此外还有股骨头颈切割l例,钉板松动1例,钉板断裂1例。而在固定组的45例中,发生髋内翻1例,股骨头颈切割l例,为见钉板断裂发生。结论股骨转子骨折应用小转子复位固定治疗的关键在于后内侧骨皮质连续性的重建和固定,会直接影响股骨转子骨折稳定性,而拉力螺钉和钢丝用于复位固定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特点。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小转子复位固定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任选86例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中治疗总优良率为95.35%,对照组优良率为76.7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临床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能够有效减轻对患者的创伤,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可加强应用。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内固定 优良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股骨转子骨折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IFF)大约50%的髋部骨折产生在转子地区,以老年患者多见。股骨转子骨折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回首髓内固定医治股骨粗隆骨折的相干文献并阐发各类医治方式的临床应用、优势、手术难度和并发症。目的综述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的研究进展。

  • 标签: []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髓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2月~2013年1月对39例股骨转子骨折患者行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经过6~12个月的随访,无内固定失效、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内翻畸形、下肢深静脉栓塞及死亡病例。按Harris评分标准优32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7.4%。结论PFNA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股骨转子骨折具有创伤小、内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转子骨折的一种良好的内固定方法。

  • 标签: 股骨转子间 骨折 内固定 PFNA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闭合复位γ-Ⅲ型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方法我院骨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γ-Ⅲ型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11例,并总结其操作方法。结果11例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平均40min,术中出血平均50ml,术后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4周,术后随访11例,疗效评定优9例,良1例,中1例,差0例。结论采用闭合复位标准γ-Ⅲ型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操作方法简单易行,骨折复位良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较少,术后功能恢复好。

  • 标签: 标准&gamma -Ⅲ型带锁髓内钉 闭合复位 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7月到2010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为39例,女性为29例,年龄分布主要为60.85±11.64岁,致伤原因分析研究显示主要为车祸、跌倒、高处坠落和运动。按照Tronzo分型研究显示Ⅰ为6例,Ⅱ为18例,Ⅲ为26例,Ⅳ为14例Ⅴ为4例。研究对象合并症主要为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分别为4例、14例和7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对研究对象治疗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3年,平均随访时间为1.7年,随访结果按照黄公怡疗效标准评定方法进行评定,其中优为31例,占45.59%,其次为良为24例,占35.29%,可为12例,占17.65%,差为1例,占1.47%,总有效率为98.53%。随访均未发现感染病例,内固定治疗差的患者为治疗固定失败所致,结论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临床效果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 标签: 解剖型钢板 内固定 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水泥长柄双动股骨头置换加转子固定在高龄转子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的114例高龄转子骨折的患者纳入研究范畴,均给予其骨水泥长柄双动股骨头置换联合转子固定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为62-117min,平均72.13±1.15min,术中输血量为10-700mL,平均311.57±14.26mL。术后患者均为Ⅰ期愈合。平均的下地时间为8.25±2.07天,平均时间住院时间24.37±1.25天。无患者出现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性疾病等。平均随访时间为15.12±1.02个月。以髋关节Harris评分为主要依据,优良率为92.98%(106/114)。结论对高龄转子骨折患者进行骨水泥长柄双动股骨头置换加转子固定治疗,患者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开展。

  • 标签: 骨水泥 股骨头置换 转子间固定 高龄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股骨近端动力骨宽(DHS)、锁定钢板(LCP)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股骨转子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3组动力髋螺钉固定组(A组)20例,解剖锁定钢板固定组(B组)16例,防旋髓内钉固定组(C组)26例。手术时间A组(96±15)min,B组(76±14)min,C组(61±10)min,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获随访,时间6-18月。结论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术后关节功能Harris评分A组优83.33%,B组85.71%,C组89.28%。结果根据骨折类型合理选择内固定,与DHS、LCP比较,PFNA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在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骨折应用中占有优势。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锁定钢板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目的:探讨髋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煤矿工人股骨转子骨折的疗效,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57例煤矿工人股骨转子骨折应用髋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髋关节功能进行随访。结果57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6~3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10个月,平均5.8个月。患髋Har_ris评分,优34例,良18例,可5例,优良率91.2%。结论髋加压锁定钢板,固定的稳定性好,有利术后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并且术中操作简便及术后发症少,是治疗煤矿工人股骨转子骨折的较好选择。

  • 标签: 锁定钢板 煤矿工人 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目的:对比三种不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EvansⅢ_Ⅳ型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roximalfemorallockingplate,PF_LCP)组34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组34例及股骨近端顺行联合拉力交锁髓内钉系统(InterTan)组33例,按照各自的分组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三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临床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及卧床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的优良率高于PF_LCP组及PFN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3%,明显低于PF_LCP组(20.59%)及PFNA组(23.53%),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F_LCP组及PFNA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erTan系统治疗老年转子骨折在保证疗效的情况下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老年股骨转子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转子间骨折 不同 内固定系统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HS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骨折的临床应用,评价其疗效。方法采用直视下牵引复位,打入导针,DHS内固定。结果随访患者除1例延迟愈合外,其余均一期愈合。总优良率为94.73%。结论闭合复位DHS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骨折疗效明显,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骨折的首选方法。

  • 标签: 骨质疏松 老年人 DHS 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特点并根据"杠杆-平衡-重建"理论分析可能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1999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股骨转子骨折内固定失效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43~92岁[(74.1±11.5)岁]。髓外固定17例(髓外固定组),髓内固定23例(髓内固定组)。记录内固定并发症类型(内固定切出、髋内翻畸形、内固定退出、股骨颈短缩和内固定断裂等)。基于"杠杆-平衡-重建"理论,固定术前、术后的力臂变化和支点外移,测量术前、术后和内固定失效后股骨近端的动力臂和阻力臂长度。结果40例患者中,发生内固定切出18例,髋内翻畸形37例,内固定退出29例,股骨颈短缩37例,内固定断裂3例。髓外固定组:正常股骨近端动力臂长度为(8.0±1.0)mm,阻力臂长度为(59.4±10.9)mm;内固定后动力臂长度为(72.7±21.7)mm,阻力臂长度为(8.9±7.4)mm;内固定失效后动力臂长度为(50.3±14.9)mm,阻力臂长度为(33.6±17.6)mm。髓内固定组:正常股骨近端动力臂长度为(6.7±0.6)mm,阻力臂长度为(49.8±9.9)mm;内固定后动力臂长度为(51.5±7.0)mm,阻力臂长度为(19.8±5.9)mm;内固定失效后动力臂长度为(41.6±9.6)mm,阻力臂长度为(32.4±7.7)mm。各组内正常股骨近端与内固定后的动力臂、阻力臂长度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及其失效后股骨近端的动力臂、阻力臂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后髓外固定组动力臂长度显著大于髓内固定组(P<0.05),内固定失效后髓外固定组动力臂短缩大于髓内固定组(P<0.05)。结论股骨转子骨折髓外、髓内固定术后重建支点发生外移,内固定失效后动力臂均发生短缩。"杠杆-平衡-重建"理论有助于分析并发症原因。髓外固定后力臂比髓内固定更长,因此也更容易发生内固定失效。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