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病因不明性发育异常(DSD)患儿的类型分布、临床特征及身高情况。方法选取病因不明DSD患儿,采集临床资料,检查骨龄、染色体,行性腺、盆腔及腹部B超检查,HCG试验,评估DSD的临床类型,评价身高状况。结果153例病因不明DSD患儿纳入分析,其中初诊时社会性别男128例,女25例,平均年龄(4.6±4.2)岁(42d至16岁10个月),3岁前就诊者87例(56.9%)。有DSD家族史者15例(9.8%)。母亲孕期使用孕酮类保胎药19例(12.4%)。①134例行染色体检查,其中46,XYDSD121例(90.3%),46,XXDSD3例(2.2%),性染色体异常DSD10例(7.5%)。121例46,XYDSD中,主要为小阴茎合并尿道下裂39例(32.2%),小阴茎合并睾丸异常19例(15.7%),单纯小阴茎18例(14.9%)。@46,XYDSD患儿中身高小于2005年中国2~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百分位数值表(简称身高数值表)P:,者46例(38.0%),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身高小于身高数值表P,。者76例(62.8%)。10例性染色体异常DSD患儿中,身高小于身高数值表P:;者5例。③卵巢/睾丸发育异常(双向性腺)DSD患儿8例,其中46,XY3例,46,XX2例,嵌合染色体3例。身高小于身高数值表P:,和P,。者分别有5例(62.5%)和7例(87.5%)。④125例进行了HCG激发试验,其中HCG标准试验反应良好78例,HCG延长试验反应良好14例,HCG试验反应不良33例,3组身高小于身高数值表P,。者分别为31例(39.7%)、11例(78.6%)和27例(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本组病因不明DSD患儿以46,XYDSD为主。46,XYDSD患儿以各类小阴茎表现最多见。DSD家族史和母孕期服用保胎药可能是DSD的原因之一。DSD患儿身高小于身高数值表P:,及P,。的比例高于正常儿童。DSD�

  • 标签: 性发育异常 身高 分类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清流县中学生(年龄为12—18岁少年)2007-2010年四次学生健康体检的身高、体重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了清流县中学生身高标准体重的分布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 标签: 身高 体重 中学生 发育现状
  • 简介:<正>李刚与王强正在讨论一个问题:学校有两支体操队。第一队有12人,平均身高135厘米;第二队有13人,平均身高140厘米。问这两队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李刚的解答方法是:因为两队共有12+13=25(人),所以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35+140)÷25=11(厘米)。王强说他做错了,哪有才11厘米高的小学生呢?即使刚出生的婴儿也不止这么高,真是天大的笑话!王强说:"请看看我是怎么做的。"

  • 标签: 身高 笑话 份数 求平均数 老师 总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境干预对儿童身高促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3~6岁学龄前身高中下儿童100例进行环境干预。按照11的比例,随机将他们分为干预组合对照组,干预组的儿童实施环境因素干预,对照组的儿童实施常规的年度健康体检。对这些儿童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工作,记录他们随访前后的身高、体重发育状况。结果干预组的儿童身高的增长幅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生长发育存在偏离的儿童,只要我们尽早发现、尽早进行干预,能使环境因素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其身高增长缓慢得到矫治。

  • 标签: 环境干预 儿童 身高促进
  • 简介:摘要儿童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各器官、系统发育尚不成熟,比成年人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由于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开展少,临床数据缺乏,导致我国儿童用药缺少可靠的依据,我国儿童存在“无药可用”和“用药不当”等问题,本文分析总结了儿童用药不良反应高发的原因,并提出建议,为儿童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儿童用药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为了丰富大型真菌个体发育学研究数据,并依据个体发育学数据提出分类学建议,通过石蜡切片法对黄鳞伞子实体进行了发育学观察。结果显示:黄鳞伞子实体发育初期原基圆形至卵圆形,具外菌幕原基,内部菌丝弯曲致密,螺旋交织在一起呈束状,随着原基的发育,端向膨大生长,菌盖原基出现,与此同时原基基部在保持伸长生长外,直径也明显增大,菌柄原基由此形成。随后菌褶腔出现,栅栏状细胞的出现表明子实层发育的开始,发育过程中Y型菌褶清晰可见。黄鳞伞的发育属于菌盖菌柄型发育,发育类型是半被果双菌幕发育型。

  • 标签: 黄鳞伞 发育 半被果 菌盖菌柄型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观察卵泡生长、发育、排卵及治疗不孕症的价值。方法经阴道超声对58个自然周期和75个促排卵周期的卵泡发育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自然周期卵泡平均每天增长1.6mm,排卵前卵泡平均直径为19.98mm。促排卵周期卵泡平均每天增长2.22mm,排卵前卵泡平均直径为22.85mm,成熟卵泡内大多可见到“金字塔”样点状高回声。排卵前卵泡生长快慢不一。结论经阴道超声是一种有价值的监测卵泡生长发育手段。仔细观察卵泡发育及盆腔变化对发现不孕原因、指导药物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经阴道 不孕症 女性 月经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和分析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脑电图(EEG)的表现,探讨脑电图检查对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临床确诊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EEG改变。结果精神发育迟滞脑电图有背景脑波频率偏慢,弥漫性高幅δ波或θ波,睡眠纺锤波改变,痫样放电及持续性低电压,异常率73%。结论EEG客观反映了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脑功能情况,对儿童精神发育迟滞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脑电图
  • 简介:<正>该文发表在2013年的《FetalDiagnosisandTherapy》杂志上。生长发育受限(FGR)胎儿出生后将存在一系列的远期并发症,其中神经系统的后遗症是对个人日后的生存质量影响最为深远。胎儿生长发育受限(FGR)作为胎盘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并发症,将增加神经发育延迟的发病风险。脐动脉(UA)多普勒血流阻力的显著升高引起胎儿心血管及生物物理功能的恶化,以及随后发生的早产是早

  • 标签: 神经发育 远期并发症 胎儿生长发育 血流阻力 胎盘功能不全 多普勒
  • 简介:MicroRNA(miRNA)是一种小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大约由21~25个核苷酸组成。这些小的miRNA通常靶向一个或者多个mRNA,通过翻译水平的抑制或断裂靶标mRNAs而调节基因的表达。miRNA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对多种生物学过程起调控作用,与细胞生长分化,器官发育(如内耳发育)和肿瘤产生等有密切关系。将来,miRNA很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治疗因子用于恢复听力、再生毛细胞。

  • 标签: MICRORNA 内耳发育 哺乳动物 miRNA MRNAS 细胞生长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健康管理中心受检者腰围身高比(WHtR)与血脂异常的关系,初步提出WHtR预测血脂异常的适宜截点。方法采用2012年度本健康管理中心8840名受检者整体抽样,测量其身高,腰围,计算WHtR,并检测血脂四项。结果WHtR最佳截点范围男性为0.49—0.50,女性为0.47—0.50。结论WHtR筛查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推荐适宜截点男性为0.49;女性为0.47。

  • 标签: 血脂异常 身高 腰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胎位及胎儿发育异常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针对护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相关因素进行动态评估,制定相应护理措施。了解有无分娩巨大儿、畸形儿等家族史,询问过去分娩情形,注意有无头盆不称,有无糖尿病史。腹部、肛门或阴道检查。

  • 标签: 胎位 胎儿发育异常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孕妇加强营养健康指导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期间妇科门诊进行胎检的孕妇242例资料进行分析,将242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1例。结果同等孕周胎儿双顶径、头围、股骨长度均随孕周增加而增加,但观察组胎儿的增长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均>3.5kg,对照组>3.5kg25例,期余均<2.5kg。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性(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营养健康指导和膳食管理,可有效提高胎儿生长发育水平,有利于优生优育。

  • 标签: 孕期营养 胎儿 生长发育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21例共33个髋关节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例7个髋关节,女16例26个髋关节。年龄为3~6岁,平均年龄为(4.124-1.23)岁。所有对象均接受pemberton截骨术和salter截骨术,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0~34个月,平均23个月。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手术后优良率为93.94%。X线结果显示,有19例达到同心圆复位,无再脱位发生,有2例患者分别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关节僵硬。结论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采用pem—berton髋臼截骨术和salter截骨术的改良手术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婴儿食物过敏现状,探讨儿童食物过敏对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对276例1—12个月有过敏症状的婴儿进行12种食物过敏皮肤点刺试验(SPT)。并对皮肤点刺试验的婴儿进行身长、体重评价。结果276例有过敏症状婴儿中,阳性人数为149例,阳性率为53.99%,食物阳性率依次为鸡蛋黄(34.4%)、牛奶(30.8%)、鸡蛋清(30.4%、)鲶鱼(29.7%)、虾(30.4%)、黄豆(30.1%)、花生(29.3%)、鸡肉(22.1%)、苹果(21.4%)、橙子(16.7%)、猪肉(13.0%)、大米(10.1%)。有过敏组与无过敏组婴儿身长、体重的比较3月组身长、体重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月组身长、体重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皮肤湿疹、喂养困难、拒奶的婴儿进行SPT,大多存在食物过敏,食物过敏影响婴儿体格发育。通过食物过敏皮肤点刺试验,早期发现过敏原,指导家长回避敏感食物,促进婴儿生长发育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婴幼儿脑部发育关键期碘营养状况与生长发育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08年-2011年某地女性从孕期至补充碘油至结束哺乳期的3岁内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再从某地附近县市随机选择婴幼儿、孕妇各30位,以年为单位对其进行尿碘检测。2011年对婴幼儿的智商、身高、体重等进行抽检,与干预对象进行对照。结果进行碘油补充干预后婴幼儿尿碘检测中位数上升,婴幼儿的智商分数明显提高,身高正常的比例也明显增多。结论婴幼儿在脑发育关键时期如果碘元素不足会到阻滞婴幼儿生长发育落后,服用碘油能够有效改善婴幼儿由于缺碘所导致的生长发育障碍。

  • 标签: 婴幼儿发育 碘营养补充 发育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