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脑卒中下肢瘫痪病人运动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8月期间接收的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运动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下肢偏瘫的改善状态。结果在治疗后的FAC评分、FMA评分以及BBS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卒中下肢瘫痪病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运动疗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瘫痪状态,提高平衡能力以及步行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下肢瘫痪 踏车运动疗法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本文利用超声技术,采用DA-84型脚踏测功计,载荷分别2KP、4KP进行试验,分析不同负荷的下肢运动后股动脉口径的变化情况,试图通过有关运动生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对运动训练实践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 标签: 生理学 负荷 股动脉 超声 口径
  • 简介:<正>目前,运动试验仍然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无创性的心脏功能常规试验,有着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近两年来,我室进行了800例运动试验,本文拟重点将其中的非ST参数诊断情况作一分析。对象与方法800例接受运动试验的患者中,男性518例,女性282例;40岁以下115例,41~50岁263例,51~60岁349例,61岁以上的72例。

  • 标签: 踏车运动试验 诊断价值 对象与方法 异常反应 参数诊断 运动诱发
  • 简介:本文利用B超显象技术,测定速滑运动员不同负荷下的肝脏最大前后径、左叶长、右叶长、左叶厚、右叶厚5项形态指标,探讨运动员在运动中肝脏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规律。

  • 标签: 速滑运动员 肝脏 B超显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3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运动训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进行对比,行6分钟步行距离(6MWD)测试。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后FVC%、TLC%预计值及6MWD测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PD患者应用运动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力,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踏车运动训练 COPD患者 肺功能
  • 简介: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是近年发展的无创性检查新技术。本文通过臂腿联合运动(Arm—legexerciseA—LE)和下肢运动(LE)对照观察26名运动贯的心储备功能,探讨不同试验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材料和方法观察对象:省级青少年耐力运动员26名。其中自行车运动员12名(男4名,女8名);中长跑运动员14名(男6名,女8名);15—17岁,平均16.2岁,训练年限0.5—2年。仪器和方法:使用改进的EGM—Ⅱ型心脏功能机,可以同步进行上、下肢自行车运动试验(图一);记录用XJY一6型心脏

  • 标签: 踏车运动 负荷试验 超声心动图 联合运动 自行车运动 心脏功能
  • 简介:通过短跑和中长跑运动员在300W负荷时进行30s全速试验,结果显示前15s的车速度与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呈正相关,提示:300W负荷时进行30s全速试验,可作为评定运动员速度能力的一种简易方法

  • 标签: 30s全速踏车试验 运动员 速度能力
  • 简介:平卧位,活动下肢关节,增强腿肌,并有按摩前列腺的作用,每次100下,每日2—3次。此运动可使前列腺及周围器官组织的血液畅通活跃起来。能促进会阴部的静脉血液回流,使前列腺充血症状减轻,炎症消失。

  • 标签: 运动 健康 下肢关节 血液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某A线新建面诊断棚,分析了该工程的安全风险源辨析及施工防护措施。

  • 标签: 动车 踏面诊断棚 安全
  • 简介: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遇到消化不良的情况。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类型的慢性消化功能紊乱。下面10种方法能有效“安抚”你的消化系统,改善消化功能。

  • 标签: 消化不良 运动疗法 体育锻炼 消化系统 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前.处于开发阶段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先进两栖攻击(AAAV)已研制生产了11辆试验用车.用于水上、陆上性能和武器设计试验。该车将于2005年列装.成为美军21世纪登陆作战最主要的水陆两栖突击利器。

  • 标签: 两栖攻击车 美国海军陆战队 扫描 轻骑 2005年 研制生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脑卒中早期患者3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DCS治疗组18例和伪刺激组19例。在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临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tDCS治疗组在采用tDCS阳极刺激运动皮质M1区的同步进行功能性电刺激(FES-cycling)训练,伪刺激组则在tDCS伪刺激模式下同步进行FES-cycling锻炼,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E)、"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对2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并通过经颅磁刺激(TMS)检测其下肢初级运动皮质(M1区)大脑皮质运动阈值(CMT)和运动诱发电位(MEP)。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MA-LE、MBI评分和TUGT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DCS治疗组治疗4周后的FMA-LE评分和TUGT分别为(28.28±2.72)分和(18.04±3.09)s,与伪刺激组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CMT、CL、CMCT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Amp则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DCS治疗组治疗4周后的CMT、Amp、CL、CMCT与伪刺激组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功能性电刺激脚踏训练可有效兴奋脑卒中早期患者运动皮质的兴奋性,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及下肢功能的改善。

  • 标签: 经颅直流电刺激 功能性电刺激踏车 脑卒中早期 下肢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解析并研究了动运用所轮对故障动态检测装置及其对信息系统的深远影响;阐述了动运用所轮对面诊断棚信号控制系统的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将作业疗法运动疗法相结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均是来自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划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甲组和乙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需服用药物治疗。同时,甲组所有患者采用运动疗法,乙组所有患者采用运动疗法结合作业疗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疗法训练3个月后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疗法训练3个月后,乙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明显优于甲组,差异明显,且(P

  • 标签: 作业疗法 运动疗法 老年脑卒中患者 上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坐位脚踏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七道湾院区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最终共完成研究73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次透析的前2 h进行坐位脚踏运动。共干预16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生率。干预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调查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9.57%(170/1 776),对照组7.41%(128/1 7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F-36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机能、精力、精神健康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位脚踏运动能够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透析 透析相关低血压 坐位脚踏车运动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