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顺磁性氧化纳米颗粒(SPIO)标记滑膜间充质干细胞(SMSC)的可行性及标记前后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方法将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及鉴定后的兔膝关节SMSC加入不同浓度的SPIO标记液在37℃二氧化碳培养箱孵育,24h后普鲁士蓝染色和透射电镜下观察标记情况,并比较标记前后SMSC的细胞活性及细胞增殖能力情况。结果SPIO标记后SMSC经普鲁士蓝染色细胞质内可见蓝染颗粒,细胞标记率均达95%以上,且随着标记浓度的增高,细胞质蓝染铁颗粒增多,颜色加深。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质及吞饮小泡内可见大量高电子致密度颗粒,呈阳性。在标记液浓度为(12.5~50)μg/ml时,标记后的细胞增殖能力与细胞活力与标记前比较无明显差别;当标记液浓度为100μg/ml以上时,细胞增殖能力与细胞活力受到抑制。结论根据初步研究,一定浓度范围的SPIO标记兔SMSC是安全可行的,为解决SMSC在关节内的示踪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磁性纳米颗粒 滑膜 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为了探索在氰化浸出之前进行预处理工艺,采用新诊断方法对含有氧化/氢氧化(铁帽型)难处理金/银矿进行详细表征。结果表明,金以自然金和银金矿(尺寸为6~24μm)存在,夹杂在方解石和石英基体中的褐铁矿、针铁矿和纤铁矿中。矿物解离度分析(MLA)表明,银金矿以游离颗粒存在,夹杂在砷菱铅矾、褐铁矿/针铁矿和石英中。银主要以硫银矿(Ag2S)和银金矿存在,夹杂在矿石的砷菱铅相里。氰化浸出实验表明,在浸出时间达到24h后,矿石(d80:50μm)中金和银的浸出率分别只有76%和23%。矿石的诊断浸出实验和详细的矿物分析表明,金和银主要夹杂在氧化矿物相中,如褐铁矿/针铁矿和黄钾铁矾型的砷菱铅矾,这些氧化矿物能在碱性溶液中分离出来。基于这些研究,在氰化浸出之前将矿石在KOH溶液中进行碱性预处理,能将银和金的浸出率分别提高到87%和90%。这些发现表明碱性浸出能作为一种新的诊断方法用来表征含氧化/氢氧化的金/银矿处理难度,并且可作为一种预处理方法来提高其浸出率。

  • 标签: 难处理金和银矿 表征 氰化浸出 矿物解离度分析(MLA) 碱性预处理
  • 简介:在热轧带钢生产工程中,钢铁由于在高温的作用下被氧化,即在材质的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磷状的氧化皮,也称为磷皮。如果在轧制工序前不能将表面的氧化皮除去,那么在轧制工序时,这层氧化皮会被轧辊的作用力压入到带钢表面,影响带钢的质量。因此,对于热轧带钢工艺中这层氧化皮的处理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对氧化皮的处理措施和方法进行了简单探讨,以期对热轧带钢的除锈工作有所帮助。

  • 标签: 氧化铁皮 热轧带钢 轧辊表面 生产工程 高压水 粗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顺磁性壳聚糖质粒(pDsVEGF165Red1-N1)明胶微球(SPCPGM)与磷酸钙骨水泥的复合支架在外加振荡磁场下修复颅骨缺损的作用,探讨其成骨效果。方法将5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并制成颅内颅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超顺磁性壳聚糖质粒明胶微球(SPCPGM-VEGF165)/多孔磷酸钙骨水泥(CPC)复合支架、顺磁性壳聚糖明胶微球((SPCPG)/多孔磷酸钙骨水泥(CPC)复合支架、多孔磷酸妈骨水泥(CPC)支架,经振荡磁场处理。于术后2周、4周、8周、12周时通过大体、X线检测、组织切片观察血管化及成骨情况,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求积仪测量对骨缺损处成骨情况进行测定,评估各组成骨的情况。结果在振荡磁场下顺磁性壳聚糖质粒明胶微球(SPCPGM-VEGF165)/多孔磷酸钙骨水泥(CPC)复合支架组支架开始降解吸收速度、血管化、成骨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振荡磁场下顺磁性壳聚糖质粒明胶控释微球局部控释增加了持续作用时间,同时促进了质粒VEGF165细胞转染,从而促进新生骨血管化及成骨的作用,可用于颅骨缺损修复。

  • 标签: 颅骨缺损 超顺磁性纳米微球 振荡磁场 质粒VEGF165
  • 简介:采用机械合金化—低温表面氧化—高温内氧化—还原处理制备MgO弥散强化铁粉后再经放电等离子(SPS)烧结制备MgO弥散强化铁基材料,并通过SEM和EDS对材料的组织和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MgO能够细化晶粒,并均匀地分布于基体中,MgO颗粒尺寸200nm~1μm。添加MgO强化后,材料的拉伸断口由粗大的韧窝变成细小的等轴韧窝;MgO弥散强化铁基材料烧结体的室温力学性能得到有效提高,Fe+1.0%MgO的抗拉强度为342.6MPa,屈服强度为276.3MPa,硬度为61HRB,相对于纯铁分别提高了20.5%、54.2%和84.8%。

  • 标签: 内氧化 氧化物弥散强化 固溶体 氧化镁
  • 简介:采用第一性原理的平面波赝势方法,结合广义梯度近似,分别计算了在常压和高压下,C掺杂碱土金属氧化物X_4CO_3(X=Ca,Sr和Ba)的磁矩,体积和总能量随压强的变化情况以及Ca_4CO_3的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密度.结果表明,随着压强的增大,X_4CO_3的铁磁性减弱最终发生磁相变由铁磁态转变为非铁磁态.特别是Ca_4CO_3在69GPa时,C原子的自旋贡献随着压强的增大显著地下降.

  • 标签: 第一性原理 C掺杂 碱土金属氧化物 铁磁性 高压
  • 简介:磁记录技术已成为人们信息记录、存储、传递的重要手段。目前,档案部门中保存的磁性材料档案主要有录音磁带、录像磁带、计算机软盘、计算机磁带。这些磁记录形成的信息载体已成为档案部门保存的重要文献类别。为使这些新型档案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延长其寿命,除遵守档案管理一般的原则和方法外,还需要特别的要求。保管中应注意事项归纳如下:1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不适宜的温湿度是影响磁性载体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磁性载体 计算机磁带 信息记录 录音磁带 磁记录材料 为人类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纯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贫血及氧化应激反应(OSR)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接受MHD治疗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透析方式治疗,观察组实施纯透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贫血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SR相关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Hb及HCT水平均上升,β2-MG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的的Hb及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β2-M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PO、CRP及MDA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率为7.84%,与对照组的5.8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纯透析对于MHD患者的贫血及氧化应激状态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关键词纯透析;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氧化应激反应;影响InfluenceofultrapuredialysisonmaintenancehemodialysispatientswithanemiaandoxidativestressreactionAbstractObjectiveTostudyinfluenceofultrapuredialysisonmaintenancehemodialysispatientswithanemiaandoxidativestressreaction.Methods102casesofpatientstreatedinourhospitalfromNovember2013toNovember2014byMHDastheresearchobject.Accordingtodigitalmethodrandomlydiv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Thecontrolgrouppatientsweretreatedwithregulardialysismode,theobservationgroupimplementationofultrapuredialysis,comparedthetwogroupsofpatientsbeforeandaftertreatmentofanemia,thechangesofOSRindexbeforeandaftertreatmentintwogroups,andtheadversereactionsofthetwogroups.ResultsHbandHCTlevelsinthetwogroupswereincreasedaftertreatment,β2-MGleveldecreased,butHbandHCTlevelsof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controlgroup,whilethelevelofβ2-MG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allP<0.05).TheAlbleveloftheobservationgroupaftertreatment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controlgroup,MPO,CRPandMDAlevels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allP<0.05).Thetotaladversereactionratewas7.84%intheobservationgroup,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5.88%,thedifferencewas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ultrapuredialysiscanimprovetheeffect,goodfortheMHDpatientswithanemiaandoxidativestresseffectisobvious,itisworthyofpopularizationandapGplicationinclinic.KeywordsUltrapuredialysis;Hemodialysis;Anemia;Oxidativestress;Influence中图分类号R5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61-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口腔修复的过程中应用磁性附着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牙齿修护患者90例,通过进行对比分析的方式比较使用磁性附着体之前与经过修复后在固定力同咀嚼的效率上的效果。结果经过磁性附着体修复之后,在固定力以及咀嚼力方面的效果都比在进行磁性附着体修复之前具有明显的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的治疗方式,具有加强义齿的牢固作用,同时咀嚼力也得到加强。而且磁性附着体具有较美观的外形,对患者没有产生任何的不良影响。应用磁性附着体比较方便,患者能够自如的摘取以及佩戴,在各方面都具有优于传统口腔修复的优势。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口腔修复 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099-01
  • 简介:针对传统磁性指纹刷(以下简称磁粉刷)结构简单、操作不便等问题,分析目前普遍使用的磁粉刷在公安实战中存在的缺陷,介绍一种新型磁性刷的设计构想,阐述其结构组成、应用优势并建立虚拟模型。目前,该产品已进行试制。

  • 标签: 磁粉刷 单警装备 设计构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修复应用磁性附着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于我院口腔科的110例牙列缺损覆盖义齿修复的患者,对其实施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分别在修复前、修复后2个月对患者的固定力、咀嚼效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进行磁性附着体修复2个月后患者的固定力为(4.78±1.79)N,咀嚼效率为(0.82±0.31)%,修复2个月后的效果明显优于修复前,修复前后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满意度为97.2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3%。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咀嚼效率,修复后固定力良好,患者的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修复 磁性附着体 义齿 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63-01
  • 简介:现行铁矿规范中的“磁性铁占有率”的含义和计算公式,存在明显的错误,不仅不能作为划分磁性铁矿石和弱磁性铁矿石的依据,而且会将磁性铁矿石错误地确定为弱磁性铁矿石,从而对铁矿床做出错误的工业评价。对此,本文略作说明,敬请读者指正。

  • 标签: 弱磁性铁矿石 占有率 计算 铁矿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72例接受口腔修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修复前、修复即刻与修复后的咀嚼效率、固定力改善情况。结果①修复3周后固定力、咀嚼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修复前,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修复后的外观度、舒适度、语言能力效果更佳,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磁性附着体应用于口腔修复中,可以提升咀嚼效率,取得较好的固定力,不会诱发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口腔修复 固定力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7-17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7期
  • 机构:来自澳洲莫纳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特殊类型的磁性材料,其可以实现一种非凡的自我调节的加热效应,从而为科学家们开发新型的高温癌症热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应用物理快报》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将磁性附着体应用于口腔修复中,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四年来收治入院的40例牙列缺损行口腔修复的患者。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进行修复和传统球帽或杆卡式附着体覆盖义齿进行修复。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磁性附着体固位覆盖义齿进行口腔修复后,牙齿美观性好,患者的咀嚼功能提高,牙齿松动差,固位力强。明显改善了牙列缺损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口腔修复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患者62例,对修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黏固后咀嚼率达到(0.71±0.26,修复效果非常显著。黏固后患者满意度明显好于黏固前(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可以明显改善口腔修复质量,对基牙的修复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口腔修复 磁性附着体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采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治疗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及口腔修复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以研究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结果口腔修复治疗3周后,患者的义齿固定力与咀嚼效率分别为(4.23±0.34)N和(0.76±0.21)%,与修复治疗前具有较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修复牙齿的固定力与咀嚼率,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口腔修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高频彩结合过氧化氢瘘管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复杂性肛瘘的声像学特点,为复杂性肛瘘的手术做出指导性诊断的临床研究。方法利用高频彩以及直肠腔内超声结合过氧化氢瘘管超声造影,对104例瘘管患者进行瘘管及支管走向、深度、交通、与周围组织及括约肌的关系、内口定位等超声诊断,并与常规专科检查后进行手术的预后结果相比较,作高频彩结合过氧化氢瘘管超声造影在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分析。结果与手术结果相对比,符合率达到98.7%。结论依据肛周高频彩结合过氧化氢瘘管超声造影用于复杂性肛瘘的术前检查定位,同时显示瘘管的位置、形态、内口位置、与周围组织关系以及保存图像等方面的优点,为复杂性肛瘘手术的成功及疗效的提高提供了客观依据。

  • 标签: 复杂性肛瘘 高频超声 过氧化氢瘘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