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NSC)是当今医学的前沿课题,困扰其临床应用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对移植进入体内的神经干细胞进行监测,观察其存活和迁徙的情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病理、生理条件下,移植的神经干细胞有着不同的迁徙和分化能力,对干细胞这一特性的研究目前多为在移植后的一定时间内处死实验动物,对神经组织进行切片。而这些侵袭性的方法,不能对神经干细胞在同一动物体内的迁徙、增殖情况进行动态的观察,故需要非侵袭的手段来对移植入体内的神经干细胞进行监测。

  • 标签: 神经干细胞 超顺磁性氧化铁 磁共振
  • 简介:目的探讨顺磁性氧化纳米颗粒(SPIO)标记滑膜间充质干细胞(SMSC)的可行性及标记前后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方法将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及鉴定后的兔膝关节SMSC加入不同浓度的SPIO标记液在37℃二氧化碳培养箱孵育,24h后普鲁士蓝染色和透射电镜下观察标记情况,并比较标记前后SMSC的细胞活性及细胞增殖能力情况。结果SPIO标记后SMSC经普鲁士蓝染色细胞质内可见蓝染颗粒,细胞标记率均达95%以上,且随着标记浓度的增高,细胞质蓝染铁颗粒增多,颜色加深。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质及吞饮小泡内可见大量高电子致密度颗粒,呈阳性。在标记液浓度为(12.5~50)μg/ml时,标记后的细胞增殖能力与细胞活力与标记前比较无明显差别;当标记液浓度为100μg/ml以上时,细胞增殖能力与细胞活力受到抑制。结论根据初步研究,一定浓度范围的SPIO标记兔SMSC是安全可行的,为解决SMSC在关节内的示踪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磁性纳米颗粒 滑膜 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顺磁性氧化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收集顺磁性氧化、核素(+/-蓝染料)应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6月。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总计1 472例患者。顺磁性氧化示踪剂的患者检出率(OR=0.93,95%CI:0.60~1.44,P=0.74)、阳性前哨淋巴结检出率(OR=1.52,95%CI:0.86~2.71,P=0.15)与核素(+/-蓝染料)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顺磁性氧化示踪剂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优于核素(+/-蓝染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55,95%CI:1.27~1.90,P<0.000 1)。结论顺磁性氧化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应用价值并不逊色于核素(+/-蓝染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超顺磁性氧化铁 示踪剂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磁性纳米粒(nanoparticles,NPs)由于其独特的性质而受到广泛的关注。NPs可以与荧光染料、肿瘤靶向分子或化疗药物等相结合实现肿瘤靶向诊疗一体化。磁性氧化纳米颗粒(iron oxide nanoparticles,IONP)具有粒径小、生物安全性高、顺磁性等优点。IONP除了具有影响T2加权成像(T2 weight imaging,T2WI)外,还具有药载和磁靶向等功能,是目前肿瘤诊疗的研究热点。笔者对IONP成像性能、肿瘤靶向性及载不同化疗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氧化铁纳米颗粒 化疗药 磁共振成像 肿瘤
  • 简介: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对合成新材料的迫切需要,氧化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的开发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全面叙述了氧化的制备方法,分析了焙烧法、热分解法、鲁式法、溶胶一凝胶法、空气氧化法、水解法、沉淀法、水热法、催化法及包核法等各种制备工艺的优缺点。同时,详细地介绍了氧化磁性材料、颜料、催化、生物医学及其他领域的应用。最后,针对目前氧化制备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氧化铁 制备 应用
  • 简介:摘要:氧化颜料的使用历史悠久,发展到现代,能够被用到气敏材料、催化剂、磁性材料以及橡胶等制造领域。本文主要分析制备氧化颜料的技术,并对改性技术应用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制备与改性手段,提升氧化颜料的性能,打破其在被使用时受到的限制,开拓氧化颜料的市场。

  • 标签: 氧化铁颜料 制备 改性
  • 简介:摘要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钢铁生产工艺获得了比较快速的发展。目前工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工艺制造企业的产品换代速度快速增加。以前的冷轧钢生产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相当普遍,随着工艺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企业使用热轧钢替代冷轧钢。但是热轧钢表面易出现氧化皮缺陷,因此如何提升热轧钢抗氧化能力已经成为了工艺生产的重点。

  • 标签: 热轧带钢 氧化铁皮 控制技术 发展
  • 简介:介绍了涟钢CSP线SPHC连轧过程中表面氧化皮的结构和组成,提出了有效抑制氧化皮生长的轧制及冷却工艺技术路线。开启前置快冷降低了高温段氧化皮的生长。通过改变轧后卷取温度,可以控制FeO的共析反应,从而降低了冷轧基板表面氧化皮厚度,生产出减酸洗工艺钢卷。

  • 标签: 氧化铁皮 控制技术 CSP线 工艺技术路线 连轧过程 卷取温度
  • 简介:摘要冷轧工艺是轧钢工艺中的关键环节,而酸洗是冷轧中的重要工艺过程,本文通过介绍轧钢工艺中氧化皮的产生原因和去除方法,以及盐酸酸洗的相关知识,促进轧钢工艺的创新发展,提升钢铁产品的质量。

  • 标签: 冷轧 酸洗 酸洗质量 氧化铁皮
  • 简介:摘要氧化皮是热轧窄带钢比较常见的问题。其根源就是Fe充分氧化成Fe2O3的结果。本文就主要对热轧氧化皮的成因和去除方法进行详细探讨。

  • 标签: 普碳轧制窄带钢 氧化铁皮 因素 去除措施
  • 简介:我国是氧化生产大国,产量大、品种多、产品档次齐全,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氧化行业发展起步很快,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就发展成为世界氧化生产大国。但总体上来说,我国氧化工业的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还较落后,特别是技术力量薄弱,缺乏系统研究和开发的投入以及技术实力,尤其在高档氧化品种(微细化、颗粒化、色浆化、高纯、耐热性、无毒性)等方面与先进国家差距较大。从出口情况来看,出口量大,但品味、价格较低,主要以低档产品为主,中档产品次之。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氧化行业的发展也必须纳入世界大环境中去考虑。

  • 标签: 行业现状 氧化铁 发展趋势 中国 生产工艺 产品档次
  • 简介:摘要:氧化皮是钢坯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物质,会对钢坯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必须明确氧化皮产生的具体原因,才能够制定科学的控制技术方案,将氧化皮产生的质量影响进行控制,是提高热轧带钢加工生产质量的有效方式。因此,本文详细介绍了热轧带钢氧化皮的具体分类、形成机理以及组成,对氧化皮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阐明了氧化皮的控制技术要点,旨在进一步提高炼钢技术水平。

  • 标签: 热轧带钢 氧化铁皮 控制技术 关键要点 发展
  • 简介:为了探索在氰化浸出之前进行预处理工艺,采用新诊断方法对含有氧化/氢氧化(铁帽型)难处理金/银矿进行详细表征。结果表明,金以自然金和银金矿(尺寸为6~24μm)存在,夹杂在方解石和石英基体中的褐铁矿、针铁矿和纤铁矿中。矿物解离度分析(MLA)表明,银金矿以游离颗粒存在,夹杂在砷菱铅矾、褐铁矿/针铁矿和石英中。银主要以硫银矿(Ag2S)和银金矿存在,夹杂在矿石的砷菱铅相里。氰化浸出实验表明,在浸出时间达到24h后,矿石(d80:50μm)中金和银的浸出率分别只有76%和23%。矿石的诊断浸出实验和详细的矿物分析表明,金和银主要夹杂在氧化矿物相中,如褐铁矿/针铁矿和黄钾铁矾型的砷菱铅矾,这些氧化矿物能在碱性溶液中分离出来。基于这些研究,在氰化浸出之前将矿石在KOH溶液中进行碱性预处理,能将银和金的浸出率分别提高到87%和90%。这些发现表明碱性浸出能作为一种新的诊断方法用来表征含氧化/氢氧化的金/银矿处理难度,并且可作为一种预处理方法来提高其浸出率。

  • 标签: 难处理金和银矿 表征 氰化浸出 矿物解离度分析(MLA) 碱性预处理
  • 简介:纳米铁及氧化粉广泛用于磁记录、气敏元件、光吸收材料、高效催化等领域。近年来,纳米铁及氧化粉的制备技术和物性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展。该文着重介绍国内外纳米铁及氧化粉的几种基本制备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用不同方法制备的纳米粉末的物理特性。

  • 标签: 制备方法 铁纳米粉 氧化铁 物理性能
  • 简介:鉴于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氧化系分会已经以两次函告、两次传真及电子邮件的形式与英国RPC公司联系,以调查和调解会员单位与该公司贸易纠纷,而英国RPC公司至今未予任何回复。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根据国际贸易准则及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决定先在中国行业内对此事给予通报,以披露纠纷事件真相,并严厉谴责外商的不良经营行为。

  • 标签: 氧化铁 涂料行业 法律 对外贸易 化工产品
  • 简介: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低温条件下(450、500、550和600℃),氢气还原微尺度氧化的还原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随氧化粉粒径减小和反应温度升高,初始反应速率加快,后期反应速率减慢。这是因为反应后期生成大量铁须,铁须之间形成搭桥,导致还原后的粉末严重烧结并致密化,阻碍气体的扩散,致使反应速率减慢。且随着粉体粒径减小,粉体表面吸附能增大,粉体致密程度提高,反应后期的粘结现象更加严重,反应速率相应减慢。采用Hancock-Sharp方法分析微尺度氧化粉恒温还原的动力学过程,发现前期阶段Fe2O3→Fe3O4,在500℃以下,相界面化学反应的阻力所占的比例较大,表明此阶段的反应控速环节为界面化学反应,温度超过500℃时,则由界面化学反应机理和相转变机理共同控制,点阵结构由Fe2O3的斜方六面体结构转变为Fe3O4的立方结构;后期阶段Fe3O4→Fe,由于粉体发生粘结,还原反应的控速环节转变为扩散控速。

  • 标签: 微尺度氧化铁粉 低温 氢气 Hancock-Sharp法 还原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