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支气管介入冷冻、高频电凝等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对56例支气管结核患者在全身综合抗结核及雾化治疗的同时,经支气管介入进行病变局部冷冻等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下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以观察其疗效。结果56例患者经过平均治疗一个半月,4~8次/例的联合治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气管支气管壁病变绝大部分吸收,肺部病变明显吸收,狭窄的管腔通畅,阻塞性肺不张均消退。显效28例,有效27例,其中1例结核性气管瘢痕狭窄型患者,因治疗期内球囊扩张器未及时购入,仅应用多次冻融、高频电凝介入治疗控制支气管瘢痕狭窄的进展,后转外院应用球囊扩张术介入治疗,视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8.2%,所有病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支气管介入冷冻等联合治疗可使支气管结核患者迅速改善咳嗽、气短等临床症状,加速气管支气管局部病变的吸收好转,有效解除病变造成的阻塞性肺炎及肺不张,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疗效可靠,安全性高,治疗风险小。

  • 标签: 气管支气管结核 介入治疗 镜下注药 冷冻消融 高频电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子支气管应用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使用电子支气管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护理配合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58例患者,其电子支气管使用成功率为98.3%,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结论在电子支气管的使用过程中良好的护理配合可以提高其使用的成功率,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护理配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电子支气管在诊治支气管异物中的价值。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接受的支气管异物患者中,抽取12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喉镜进行诊治,观察组采用电子支气管进行诊治。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电子支气管下异物的表现。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电子支气管能够清楚显示卡塞部位的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视野,促进异物手术取出的成功率。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支气管异物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气道肿瘤临床诊断中电子支气管的应用价值进行系统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肿瘤内科诊治的85例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术前行电子支气管检查,分析和总结检查诊断结果。结果本组85例患者中,68例行活检和刷检,17例行单一刷检,均诊断为气管肿瘤,60例患者气管能见结节或者菜花状肿物,28例管壁黏膜浸润狭窄;活检阳性率为93.3%,刷检阳性率为83.0%。结论电子支气管气管肿瘤诊断中有着重要价值,能够直接观察到肿瘤的形态、大小、所在部位及累及范围,同时可通过活检、刷检开展病理学和细胞学诊断,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气管肿瘤 电子支气管镜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支气管结核患者采用抗结核联合电子支气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4例支气管结核患者,根据患者编号分组,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抗结核+电子支气管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CD+3、CD+4、CD+8、CD+4/CD+8比较,P<0.05。结论支气管结核治疗中,采用抗结核+电子支气管,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子支气管检查同期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176例电子支气管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17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88例患者均于电子支气管检查同期给予优质护理配合方法,对照组88例患者则于电子支气管检查同期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成效差异。结果经不同护理方法干预后,观察组88例患者检查期间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电子支气管检查患者,实施优质护理配合方案,可显著降低检查同期患者的不适情况,值得后续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优质护理配合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支气管综合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6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支气管综合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痰菌转阴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痰菌转阴率分别为70.0%、93.3%,均较对照组的40.0%、66.7%明显升高,临床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两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支气管综合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能有效提高患者痰菌转阴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支气管结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电子在双腔管支气管插管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进行胸科手术需要行单肺通气的80例患者,按照电脑产生随机数的方法随机分为各有40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用电子引导进行双腔管支气管插管,对照组先采用传统听诊法定位,再经电子软镜鉴定到位率。比较两组完成插管时间以及定位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较之对照组患者的DLT定位时间有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定位准确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总定位准确率为52.5%,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双腔管支气管插管定位中应用电子能够明显缩短定位时间,提高定位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电子软镜 双腔支气管导管 定位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旁可视电子支气管在重症医学科(ICU)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份间在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需行电子支气管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者被纳入研究,男35例,女16例,年龄平均(64.31±16.83)岁;创伤10人,内科疾病41人;101例次电子支气管操作。电子支气管应用肺部感染69例次(有效37例,有效率53.62%),肺不张25例次(21例,有效率84.00%),气道探查3例次(有效3例,有效率100%),咯血2例次(有效2例,有效率100%),困难插管2例次(有效2例,有效率100%)。总体诊疗有效率为64.36%。检查期间1例患者因心率减慢暂停支气管检查,8例血压下降,35例次(34.65%)在支气管检查过程中脉氧饱和度最低至90%以下。结论床旁可视电子支气管在ICU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临床应用较为安全。

  • 标签: 支气管镜 价值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电子支气管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小儿电子支气管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分析小儿电子支气管对患儿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以及患儿发病因素。结果小儿电子支气管在儿科重症监护室60例患儿中的疾病诊断例数为50例,诊断准确率为83.3%,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1.6%。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婴儿患有支气管危重症有25例,占比41.7%;婴幼儿发病主要因素为气道异物,共有36例,占比60%。结论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应用小儿电子支气管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与治疗有效率,适于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儿电子支气管镜 儿科重症监护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肺结核传统检查方法与电子支气管检查相比较,探讨电子支气管检查对于临床拟诊肺结核患者诊断的准确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拟诊肺结核180例痰涂阴患者进行支气管相关检查,常规行下刷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BALF)涂片及培养检查,支气管内可见病变着予病理活检,根据检查结果与常规痰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培养、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结核抗体实验、PPD实验等检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80例临床拟诊肺结核患者痰MTB培养阳性率为4.4%,斑点实验阳性率为21.7%,PPD试验阳性率14.4%;电子支气管检查刷检阳性率为26.1%,BALF涂片阳性率为27.2%。电子支气管检查阳性率高于痰MTB检查(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检查对临床拟诊肺结核患者相比常规痰查MTB、痰MTB培养检查,其检查结果更准确,具有明显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拟诊肺结核 痰MTB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使用纤维支气管57例(总例数66例)摘取不同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与胸透、胸片、冠状位CT的诊断比较,纤维支气管的检查效果更准确。异物都被取出,其中主支气管异物12例、左侧支气管异物27例、右侧支气管异物21例、双侧支气管异物6例。食物类异物57例(占86.4%),其他的异物主要为塑料类,共有9例(占13.6%)。其中有62例异物经纤维支气管取出,4例异物由硬取出,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维支气管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治,效果明显,安全性好,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镜 气管 支气管 异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支气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抗感染、体位排痰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支气管灌洗。观察患者治疗有效率、住院天数和痰菌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平均住院11±3.5天,痰菌检出率70%,均优于对照组有效率72%,平均住院15±4.3天,痰菌检出率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结合支气管灌洗能提高痰菌检出率,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支气管扩张并感染者疗程。

  • 标签: 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支气管镜 灌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儿电子支气管检查术前责任护士角色功能合理应用的重要性,能够减少医疗纠纷,缩短检查用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行电子支气管检查的婴儿104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前健康指导,观察组依据护士角色理论来对患儿家属进行指导;观察两组患儿家属的相关知识掌握度、检查用时、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相关知识掌握度、检查用时、术后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责任护士合理应用好自己的角色功能能够改善婴儿电子支气管检查的相关方面指标,缩短检查用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住院天数。

  • 标签: 婴儿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术前指导 护士角色扮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支气管哮喘误诊误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例支气管哮喘误诊误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分析,探究其中支气管的实际应用。结果支气管检查有助于发现患者的正确患病类型,有效的避免临床对支气管哮喘误诊误治。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需要严格的参照相关的诊断依据,不能单纯以喘息就判断为哮喘,对于支气管的激发试验为阴性的患者应当予以吸入激素治疗,同时配合进行随访,不能单纯以激素治疗有效诊断患者患有哮喘。临床应以支气管辅助检查诊断。

  • 标签: 支气管镜 支气管哮喘 误诊误治 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