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载药超声的靶向治疗是当前医药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载药进入血液循环后可迅速聚集于靶组织,在超声作用下产生的空化效应和声孔效应,能使其有效穿透血管内皮屏障,定点释放内部包裹的药物,使局部浓度大大增高,达到靶向治疗目的。本文就载药超声的分类、特点、作用机制、制备及应用等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微气泡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药物载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型多囊肝及超声分型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型多囊肝患者22例,均展开超声检查,并与MR影像加以对照.结果21例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1.4%,误诊率为28.6%;MR诊断符合率100%.经超声分型,Ⅰ型8例,Ⅱ型13例.结论虽然超声诊断型多囊肝的准确性不如MR,然而其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是该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关键词型多囊肝;超声诊断;超声分型Clinicalvalueofultrasonicdiagnosisandtypingofpolycysticliverdisease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valueofultrasoundindiagnosisofpolycysticliverdiseasewithpolycysticliverdiseaseandultrasonictyping.Methods22patientswithpolycysticliverdiseaseweretreatedbyourhospitalfromJanuary2003toJanuary2015,patientswithpolycysticliverdiseasewereexamined,andcomparedwiththeimageofMR.Resultsthediagnosticaccuracyratewas21in71.4%cases,themisdiagnosisratewas28.6%,andthecoincidencerateofMRdiagnosiswas100%.8casesoftypeI,casesoftypeII,weredividedinto13cases.ConclusionAlthoughtheaccuracyofultrasonicdiagnosisofsmallbubbletypepolycysticliverdiseaseisnotasgoodasMR,butithastheadvantagethatitcannotbeignoredisthefirstchoiceforthediagnosisanddifferentialdiagnosisofthediseaseK.eywordsPolycysticliverdisease;Ultrasonicdiagnosis;Ultrasonictyping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52-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导管血栓内注射对体外超声溶栓的增强作用。方法取新鲜人血血栓40份分为4组,每组10份,实验1组:血栓内注射尿激酶和超声,对照1组:血栓内注射尿激酶和超声假照;实验2组:经外周循环注射尿激酶和超声;对照2组:经外周循环注射尿激酶和超声假照,比较4组的溶栓率。超声频率1.0MHz,声压512kPa。另用超声激励MBDiO释放,观察治疗后血栓内荧光分布与强度。结果实验1组的溶栓率(37.70%±3.17%)显著高于实验2组(11.67%±1.13%)、对照1组(14.37%±2.22%)及对照2组(7.90%±0.68%,P〈0.05)。血栓内注射后,内可见大片强回声后伴声影,治疗后强回声区在血栓内有扩散。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实验1组治疗后血栓内可见大量明亮荧光信号分布,而实验2组治疗后的血栓内部基本无荧光信号。结论血栓内注射和尿激酶介导的超声溶栓率显著高于经静脉给药方法。

  • 标签: 血栓形成 微泡导入法 溶栓
  • 简介:摘要目前肿瘤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化疗是其中一种极其重要的治疗方式。然而,无论口服还是静脉等给药方式,化疗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导致药物利用率低、不良反应明显。超声联合介导药物释放是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靶向给药传递技术,在超声波脉冲驱动下,以每秒几十到几百米的速度振荡,可以偏转到血管壁或破碎成纳米量级的颗粒。同时,在聚焦的超声束作用下数百万的发生爆破,可以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靶向、无创、可逆地开放血脑屏障或血肿瘤屏障,从而有利于提高化疗药物的利用率、降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本文主要对超声联合介导药物靶向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微泡 肿瘤 药物治疗 造影剂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存空间不断压缩,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受到较大的威胁,肿瘤发病率也不断提高,对于肿瘤的治疗,一直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目前在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放化疗已经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有效遏制肿瘤的发展进程,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对一些正常组织细胞产生很大的杀伤力,降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不利于或者预后效果的提高1。近几年,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开始利用超声造影剂结合HIFU进行肿瘤治疗的研究,能够辅助药物分子进入基因组织,提高药效。

  • 标签: HIFU 超声微泡造影剂 肿瘤
  • 简介:随着“超声分子影像学”概念在国内的首次提出,超声医学已成为分子影像学的研究热点。即经静脉注入带有特定配体的靶向超声对比剂,与要显像的靶组织特异性结合,使得选择性地聚集并较长时间停留于靶组织或靶器官而产生分子水平的显影,从而提高超声显像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子成像研究是借助于分子探针间接反映分子或基因的信息,目前我们使用的超声分子探针是超声(球)对比剂。现针对超声造影在疾病诊疗上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 标签: 造影剂 超声检查 分子探针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基因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基因转染率,基因转染载体包括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超声造影剂为一种新型非病毒载体,介导基因转染具有安全、靶向、目的基因转染率高等优点,本文对近年来超声造影剂介导基因转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学 微泡 造影剂 基因治疗
  • 简介:背景:国内外动物实验已证实超声联合能够显著增强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但对其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目的:通过超声体外作用于细胞,探讨超声联合能够显著增强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机制。方法:体外分别培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培养板中,随机各分为对照组、超声组、超声组。对照组不做干预,超声组以频率1MHz,输出功率1W/cm2,持续辐照90s;超声组加入5μL含氟碳气体脂质体超声(约2×10^11L-1),以同样超声条件作用90s。〈br〉结果与结论:超声组血管内皮细胞上清液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表达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超声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为与对照组无差异;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为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后CXCR4基因表达,超声组、超声组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强(P<0.01),但超声组和超声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超声(1MHz,1W/cm2)联合作用90s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同时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XCR4基因表达,是其增强移植干细胞归巢效应的机制之一。

  • 标签: 干细胞 移植 超声 超声微泡 血管内皮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摘要急性脑梗塞是神经内科的临床常见急症,快速溶栓治疗常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静脉溶栓是目前唯一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方法,但狭窄的时间窗限制了许多患者的治疗机会。1976年Trubestein等[1]首次使用血管内高频超声溶解血栓获得成功以来,低频超声溶栓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溶栓方法,其中超声+气泡辅助阿替普酶溶栓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溶栓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阿替普酶或阿替普酶+超声联合溶栓。本研究针对超声超声造影剂介导溶栓治疗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在前人的基础上与传统方法做临床对比试验,证实应用2MHz经颅多普勒(TCD)联合超声增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可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有症状脑出血的发生率。

  • 标签: 低频超声超声微泡阿替普酶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
  • 简介:低频超声(low-frequencyultrasound,LFUS)联合(microbubbles,Mbs)辐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近年来超声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机制主要是使低频超声空化效应明显增强,该效应从多个方面对肿瘤细胞产生影响而导致其凋亡[1]。本文对低频超声联合辐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基础、机制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肿瘤细胞凋亡凋亡是细胞最基本的生物学现象,在生物体的进化、

  • 标签: 低频超声 微泡 细胞凋亡 肿瘤血管生成 生物学现象 超声造影剂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超声联合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影响,为超声促进干细胞迁移的体内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超声联合组、单纯超声组、单纯组及空白对照组.超声探头频率1MHz,强度1W/cm2,进行脉冲超声辐射,采用transwell小室培养法,观察超声联合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运动的影响.结果空白对照组、单纯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能力较低,超声联合组与单纯超声组细胞的迁移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者比空白对照组、单纯组迁移能力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超声超声联合作用能明显增强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能力.

  • 标签: 超声微泡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介导的miRNA递送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以人肝癌HepG2细胞为样本,制备细胞培养基,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观察组应用超声介导外源性目的基因转染入HepG2细胞,对比2组细胞活性变化、细胞凋亡状况与细胞迁移能力。结果:观察组细胞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细胞凋亡数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灰度值与相对正常细胞的迁移率均低于对照组,细胞迁移能力更低,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治疗中,超声介导的miRNA递送可有效降低癌症细胞的活性,加速癌症细胞凋亡,抑制癌症细胞迁移,改善预后,增强恶性肿瘤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微泡 miRNA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控脉冲重复频率(PRF)探讨诊断超声的不同占空比对增强乏血供肿瘤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15只,于大腿内侧皮下建立Walker-256肿瘤模型,根据PRF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A组,PRF=50 Hz;B组,PRF=1.0 kHz;C组,PRF=2.0 kHz。每组荷瘤大鼠经超声联合治疗10 min,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4 h分别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各组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和肿瘤血流灌注面积。结果治疗后即刻,A、B组的PI、AUC值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治疗后4 h,B组PI、AUC值持续增加,优于治疗后即刻(均P<0.05),而A、C组PI、AUC值相对于治疗后即刻减少(均P>0.05)。治疗后即刻,A、B组肿瘤血流灌注面积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治疗后4 h,B组的肿瘤血流灌注面积持续增加,优于治疗后即刻(P<0.05),A、C组的肿瘤血流灌注面积相对于治疗后即刻减少(均P>0.05)。结论PRF=1.0 kHz的低强度诊断超声激励空化可产生较明显的肿瘤血流增强效应,且持续4 h以上。

  • 标签: 超声处理 微气泡 癌256,Walker 肿瘤,血管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六氟化硫超声造影的应用意义。方法:对本院在体检或内分泌科进行基本超声检查并确诊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施行六氟化硫超声造影,造影技术为连续超声、对比脉冲序列造影成像。分析患者在不同占位性病变情况下的CEUS特征性表现。结果:30例患者中,7例为乳头状瘤;5例为滤泡性腺瘤、8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数统计32个。结论:六氟化硫超声造影可明确诊断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于手术或保守治疗前提供较为明确的参考信息,诊断价值高,诊断优势为实用可靠,应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以磷脂杂化法制备系列仿生超声造影剂,通过检测其理化性质和生物效能,评估该方法制备仿生的可行性和广谱适用性。方法通过薄膜-水化、磷脂杂化、机械振荡等步骤制备仿白细胞(MBleu)、仿血小板(MBpla)及仿红细胞(MBery),采用动态光散射检测仿生的粒径、电位,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构,流式细胞计数检测MBleu、MBpla、MBery典型细胞膜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仿生所含相应细胞膜蛋白,并进行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检测安全性,超声成像检测离体和在体成像能力和稳定性,活体荧光成像检测在体代谢情况,超声分子成像检测仿生泡在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和急性肝炎模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仿生呈圆形、分布均匀、无明显聚集,细胞膜成功嵌于磷脂膜上。三种仿生的粒径与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电位低于对照(均P<0.05)。离体和在体实验证实仿生生物安全性良好。仿生包含相应细胞膜的主要蛋白。超声造影显示仿生稳定性及在体成像效果良好。活体荧光成像显示仿生膜主要经肝脾代谢。MBleu、MBpla在两种疾病模型中均有良好的靶向成像效果。结论本研究通过磷脂杂化法成功制备三种仿生超声造影剂,其安全性良好、性能稳定。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广谱适用性,是一种便于推广应用的仿生制备技术。

  • 标签: 仿生微泡 生物学特性 生物安全性 成像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以往的研究表明超声辐射力可以促进靶向的内皮粘附。在本研究中我们尝试用超声辐射力促进非靶向脂质泡在大鼠腹主动脉内皮的粘附。方法采用1MHz连续波超声在54.2kPa和73.9kPa两种声压下工作,用扫描电镜和主观评分分析泡在大鼠腹主动脉内皮的积聚情况。结果我们发现两种声压的辐射力均可提高泡在主动脉内皮细胞上的局部滞留。73.9kPa超声的应用可使了数以千计的泡在局部聚集。结论初步证明超声辐射力可促进非靶向的内皮滞留和粘附,以后可能实现通过增加药物负载的促进局部药物的释放。

  • 标签: 超声辐射力 微泡 内皮细胞 粘附
  • 简介: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超声介导的基因靶向治疗技术在心血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超声靶向破坏(UTMD)技术是通过各种物理、化学修饰携带各种基因在超声场强破坏作用下进行靶向治疗,具有无创,免疫原性低,毒性低,重复性好,时空目标特异性强等优点。本文对UTMD介导基因靶向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基因 靶向破坏微泡 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