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难以发挥出训练时的最高水平,很大程度上是与运动员的心理因素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针对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不佳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运动员赛前出现心理不良情绪的原因、种类,以及解决方法。

  • 标签: 赛前心理不良情绪分析解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骨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其不良情绪治疗效果的分析。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6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年龄在48~82岁之间,平均年龄65岁,其中住院时间在一周的22例,住院时间在两周的33例,住院时间超过一月的5例。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受伤程度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理干预组患者经心理干预护理后的不良情绪程度显著降低。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骨科患者不良情绪有明显改善作用,增加其治疗和康复的效果。

  • 标签: 心理干预 骨科患者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急诊医师工作中引起不良情绪的来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降低不良情绪对急诊医师在工作中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提高急诊的工作效率以及医疗质量安全,让急诊患者得到高效安全的救治。方法对孝感市12家有120急救站的综合医院急诊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及小组讨论了解其工作的不良情绪的来源并进行分析。结果急诊医师基本受不良情绪影响,并且平均得分都在3分以上,不良情绪分析可见,排首位的是医患关系的紧张,其次是工作本身风险高责任大。男女医师之间不良情绪源之间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我们在具体评分男医师和女医师还是有不同的侧重点,男性医师对职业发展可能有更高的期望,而女性医师受社会家庭因素的影响可能更大。结论通过从“工作风险大责任重、医患关系紧张、工作环境复杂、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家庭社会因素”五个方面分析急诊医师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并提出通过完善急救的抢救流程明确医生职责,减少急诊医师工作负荷;优化急诊的就医环境,让急诊医师感受到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细分急诊亚专业,要急诊医师要有专长;同时在工作中加强急诊医生的心理疏导干预,尽可能的缓解不良情绪,让急诊医师愉快的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让医患双方都满意。

  • 标签: 急诊科 医生 不良情绪
  • 简介:1、闻闻柠檬香。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最新研究证实,柠檬香味具有去忧、安神和止痛作用。研究发现,闻柠檬香确实能提升好心情,能使血液中的能量激素“正肾上腺素”的浓度增加。2、与宠物亲密接触。多项研究证明,抚摸猫狗等动物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平稳心率,进而降低心脏病等发病几率。

  • 标签: 不良情绪 俄亥俄州立大学 肾上腺素 柠檬 低血压 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人工流产女性不良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以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220,名成年人工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日期,将患者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110人。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与常规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手段。对照组采用以常规护理为主的护理手段。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实施前的SAS评分差异与SD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实施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较护理前有所改善,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评分优于对照组,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人工流产女性的抑郁情绪与焦虑情绪,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人工流产女性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胃镜检查患者心理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9月中50例胃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前后护理总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88%)。结论将心理护理措施纳入胃镜检查患者临床治疗中,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降低发生因检查所导致的并发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胃镜检查 护理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抑郁产妇心理护理对不良情绪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020年 期间收治的产后抑郁患者116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睡眠质量评分以及护理后的不良情绪评分,其中不良情绪分为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结果:(1)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评分,包括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理护理 常规护理 产后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不良情绪、病情的影响分析。方法:以我院2021年7月-2022年月10收诊的56例ICU重症患者为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护理后数据对比有差异,观察组患者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患者病情改善有较大帮助,可以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护理前没有差异,护理后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ICU重症患者采取心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和睡眠质量,患者对于这种护理措施满意度更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重症患者 不良情绪 病情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CT增强扫描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的160名检查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名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其余80名作为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人员不良情绪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显著减少接受CT增强扫描人员不良情绪发生率,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CT增强扫描 不良情绪
  • 简介:俗话说:“百病皆生于气”,“万病源于心”。临床统计数字显示:90%以上的肿瘤均与精神、情绪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在现代生活中,工作和学习上的长期紧张、工作和家庭中的人际关系的不协调、生活中的重大不幸是致癌的3个重要因素。人体免疫系统受神经和内分泌的双重调控,长期的精神紧张、抑郁、

  • 标签: 不良情绪 致癌 内分泌功能 人体免疫系统 精神紧张 中枢神经系统
  • 作者: 王敏(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河县中医院165200)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6期
  • 机构:手术做为一种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广泛应用内、外、妇临床各科室。无论是何种手术,它均做为一种刺激原对病人形成比较强烈的刺激,病人会因些而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心理反应。实践证明,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的病人较不良心理状态者术中顺利、术后切口愈合理想、康复需要的时间短、花费少。因此,护士应及时全面了解病人手术前的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病人的消极心理反应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的管理。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情绪调整的重要性,并掌握如何在接受诊断和治疗性手术的过程中调节情绪,消除不良心态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减轻病人的消极心理反应程度,使病人顺利渡过手术关,取得最佳手术诊断和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脑梗患者不良情绪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0月的50例患者,并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进行分组,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佳较高(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共情护理 心理护理 老年脑梗死 负性情绪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初产妇实施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对改善心理负面情绪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近年收治的40例初产妇按照护理方法的区别分成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2.12±3.21)分、(30.22±5.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初产妇 心理护理 不良情绪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净化(BP)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BP患者,通过采取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 标签: 心理护理 血液净化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不良情绪的干预研究。方法:研究着手时间与终止时间分别为2021年5月和2022年6月,通过电脑所编辑随机抽选程序作用下,在上述所提及这段时间内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探讨对象,对其进行了不同组别的划分,其中一组为共计42例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另外一组为共42例使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对患者最终所拥有的临床成效情况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结果:患者在接受干预前其所拥有的心理状态没有差异性(P>0.05),而在实施干预后患者的评估分值相对更低的一个组别为观察组(P<0.05)。最终对于治疗过程满意度更高的为观察组(P<0.05)。结论:针对于出现肺癌症状的患者,在其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施以心理护理模式完成相应的干预工作,能够让患者以更加稳定的心理状态顺利完成治疗,让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是一种值得临床实际推广与使用的护理干预方式。

  • 标签: 心理护理 肺癌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心绞痛患者中强化心理护理工作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院内的150例心绞痛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强化心理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不良情绪评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接受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整体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数据信息明显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绞痛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哮喘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年12月-2023年4月收治的老年哮喘患者40例,按照治疗时间的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抑郁、焦虑评分等临床指标,同时再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老年哮喘患者的抑郁和焦虑不良心境,改善其睡眠质量,增强其情绪管理意识的同时减少复发概率,利于护理依存,积极意义明显,值得应用。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不良情绪影响。 方法: 文章观察了 2017 年 5 月 ~2020 年 1 月期间我院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收治情况,对其中的 60 例患者进行分析,以数字法分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一组加用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不良情绪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 HAMA 评分( 12.4±2.5 )分, HAMD 评分( 10.2±2.8 )分,数据低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96.67% ( 29 例)高于对照组的 73.33% ( 22 例),组间差异性显著, P < 0.05 。 结论: 恶性淋巴瘤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可以缓解焦虑等不良反应,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恶性淋巴瘤 不良情绪 护理满意度